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頭伏氣溫不高,貼「三伏貼」還有效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頭伏氣溫不高,貼「三伏貼」還有效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來臨,可偏偏不巧遇上了梅雨季,時間已經進入三伏天,而「梅姑娘」卻依然留戀不肯離開,這還鬧起來脾氣,暴雨伺候,還不願讓位,隔三差五雨水嘩啦啦下一整天。

雖然天公不作美,連續下了好幾日的大雨,氣溫也不高,但仍舊抵擋不住大家前往醫館敷貼的熱情,很多市民朋友一大清早就了趕了過來排隊等候敷貼。

(據數據統計,頭伏敷貼的人數近900人次)

一樓大廳,三樓小兒敷貼室都擠滿了前來敷貼的家長和小孩。人群中還有不少年輕的面孔,近年來,冬病夏治」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寵」,很多小年輕也逐漸成了「主力軍」。他們不光自己來,還帶著全家一起來,就因為前一年自己貼了三伏貼,感覺一個冬天幾乎沒感冒,抵抗力變好了,所以今年把親朋好友們都帶來了。

每年冬病夏治期間,在醫館總能遇到很多熟面孔。其中最常見的是抵抗力差易感冒,患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患者,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過來貼「三伏貼」。

頭伏天氣這麼涼快,還可以貼「三伏貼」嗎?

敷貼現場,一位貼了兩年的老顧客在和小編閑聊的過程中說起了自己的顧慮:「我連著兩年都來醫館貼三伏貼了,頭兩年伏天的氣溫都很高,像今天這麼涼快還真蠻少見的。天氣這麼涼快,對三伏貼的治療效果有影響嗎?」

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顧慮,小編就這個問題諮詢了醫館敷貼專家金曉東教授:「入伏的日子是由農曆和干支時間確定的。曆書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從夏至節氣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庚』是古代的『天干地支紀日法』中的第七位。簡單來說就是夏至之後的第21天就是入伏。所以無論天氣熱不熱,到了這天就是入伏了。既然入伏了,當然可以貼「三伏貼」。

氣溫不高,貼「三伏貼」還有效嗎?

「沒有問題,是有效的。」金曉東教授說了其中的道理,中醫有「天人相應」的原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其次,三伏是一個時間段,並不是一天。有些患者提前一天或者推遲一兩天來貼都是有效的。雖然氣溫不高,但是人體陽氣是充足的,氣血通暢,藥物容易深達穴位經絡,一些冬季易複發的疾病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這樣涼快的天氣,敷貼膏藥不僅對療效不會有影響,反而還有好處。因為敷貼膏藥後,敷貼部位的皮膚會產生灼熱感,涼快的天氣會幫助人體更好地耐受。

金教授建議,天氣涼爽,貼敷時間可以適當延長(需注意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切忌自行延長)。貼敷完之後不要運動,要避免出汗,防止葯貼脫落。貼敷後會出現發熱等感覺,不要馬上進到溫度很低的空調房裡,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

錯過頭伏,還可以貼「三伏貼」嗎?

其實錯過頭伏也不必懊惱,三伏天(從農曆夏至的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止)是一個時間段,並不是一個時間點,貼敷時間不必拘泥於每一伏的頭一天,在頭伏、二伏(頭伏後10天)、三伏(二伏後20天)期間的任意一天各貼敷一次即可。此外,若錯過了頭伏,也可從二伏開始貼敷,總體時間往後順延10天,連續貼三次,也可取得不錯的效果。

哪些疾病可以貼「三伏貼」?

呼吸系統疾病: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

疼痛性疾病: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虛寒所致的頸、腰、腿痛等。

婦產科疾病:痛經、產後頭痛、產後傷風等寒症。

小兒疾病:小兒體虛易感冒及反覆呼吸道感染者(如:咳嗽、哮喘、各類鼻炎;消化不良、厭食、遺尿等。

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慢性腹瀉等。

其他:四肢寒涼怕冷、易長凍瘡、免疫力低下者。

神農中醫館三伏貼,一切只為專業!

1、診斷專業:名老中醫把脈開方,一人一方;

2、治療專業:專業人員敷貼,選穴精準,操作規範,嚴謹細緻;

3、研發專業:古今名方,百年經驗,經我館數名老中醫研究改良,更符合現代人的體質;

4、用藥專業:甄選道地無硫藥材,有效成分高,療效佳。

5、服務專業:貼前開穴,打開全身經絡,貼後義診,跟蹤調養效果。

三伏貼敷貼時間

三伏貼初伏時間:7月12日至7月21日

三伏貼中伏時間:7月22日至8月10日

三伏貼末伏時間:8月11日至8月20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農聚友會 的精彩文章:

神農中醫館端午500份香包、艾草免費送

TAG:神農聚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