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揚州八怪黃慎

揚州八怪黃慎

黃慎(1687—1768),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揚州八怪之一。

黃慎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並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歷史人物,也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多從民間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縴夫、乞丐,流民、漁民等下層人物形象,如《群乞圖》取材現實生活,描寫災荒年中,乞丐們流落街頭,受人欺凌的悲慘畫面,表現出他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畫神仙佛道如《醉民圖》,多操大幅,用筆設色,潑辣大膽,於迷離撲朔中見形象神韻。描繪文人生活的有《東坡玩硯圖》,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 結,墨公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

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書畫家的他,以其潑辣的畫風和開闊的意境聞名於世。出身貧苦的他一生以書畫謀生,他將詩、書、畫融為一體,生動地展現出民生本色,正可謂是「書畫界的杜甫」。

ARTISTIC LIFE

揚州八怪之黃慎

孤兒寡母

黃慎[shèn]原名黃盛,清康熙26年(1687年)他出生於武夷山附近。他的父親年輕時讀過幾年書,算是略通文墨。他的母親曾氏家中環境尚可,雖然也沒有閑錢來供黃慎讀書,但也能識文斷字。在他14歲時,他的父親客死湖南,隨後,兩位妹妹又相繼夭折,只留下他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黃慎花鳥畫作品

孤兒寡母的生活日漸貧苦,為了維持生計,黃慎的母親要求他開始學習畫畫,以為人畫像謀取生計。就這樣,年僅16歲的黃慎走上了繪畫的創作道路。

最初,黃慎師從畫家上官周。該時期內,他的作品多為工筆,畫風細膩。勤奮刻苦的他每日都在練習、作畫,技藝日益精湛,開始在當地小有名氣。

黃慎《漁翁圖》

據說有一次,端午節將至,他的母親說:「節日將至,你終日作畫,我們過節吃什麼呢?」黃慎不以為然,指著剛畫好的《水鴨圖》說道:「就吃這個。」他的母親哭笑不得:「這是你畫的鴨子,怎麼吃呢?」於是黃慎便讓母親提著畫拿到街市上去售賣。

黃慎《蘆花雙雁圖》軸,紙本設色,清

不一會兒,有人看上了這幅畫,隨即就用四隻鴨子交換了這幅《水鴨圖》。可見,黃慎雖年紀輕輕,但他的作品就已經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他的花鳥畫宗法徐渭,亦縱逸潑辣揮灑自如,如《瓶梅圖》、《菊蟹圖》等。他的山水雖「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畫有一定的造詣,大幅和小景都各盡其妙,瀟洒有致,山水代表作如《漁歸圖》,兩株柳樹,「姿態婀娜勁挺,聳立奇峭山岩,淡墨輕赭橫掃出沙灘,中景兩隻 漁船,一筆勾出船舷,船中人物,神態右辨,畫面左角草書題畫詩三行,詩、書、畫、印緊相配合,自然貼切。

「詩書畫」三絕

談到黃慎,就不得不提其在詩、書、畫三大領域內的成就,因為三者成就之高,世人稱之為「詩書畫三絕」。

黃慎《商山四皓圖》軸,紙本設色,清

在黃慎的畫藝越來越成熟時,他的母親有一次提醒他:「兒為是,良非得已。然吾聞此事,非薰習詩書,有士夫氣韻,一畫工伎倆耳。」而他的同鄉也點撥他:「子不能詩,一畫工耳;能詩,則畫亦不俗。」

黃慎《荷鷺圖》軸,紙本墨筆,清

一心沉迷於提升畫技的黃慎這才茅塞頓開:單會畫畫只能成為一名匠人,只有飽讀詩書,將詩歌的意境融入繪畫之中,才能成為真正的畫家。這樣的思想從此貫穿其一生的創作。

為了研讀詩書,勤奮刻苦的黃慎選擇離開家鄉,前往寺廟中閉關潛學。每到傍晚,黃慎就獨自來到佛殿,趁著殿中的長明燈讀書。古語有云:「一人不看廟,二人不看井」。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廟中的佛像神態各異有的相貌猙獰,一人觀看會被嚇到。而黃慎每晚就在這一燈如豆,四壁神佛的廟中寄居。心地純正的他不但不畏懼這些神佛,還在讀書的空暇仔細端詳,找出他們各自的特點加以臨摹。從而在之後創作出大量佛教題材繪畫。

對於這段經歷,他自己曾回憶:「十年容類打包僧,無怪秋霜兩鬢髡。歷盡南朝多少寺,讀書頻借佛龕燈。」

黃慎《詠梅圖》

家境貧寒的他無法負擔火燭費,於是總在深夜獨坐於佛龕燈下,借著佛燈的燭光苦讀學習。巡夜的僧人見他如此刻苦,特地給油燈添了一根燈芯,讓燭光更加明亮,還搬來了一尊石鼓擺在燈下,方便他讀書。久而久之,佛龕下的青石板上留下了黃慎夜夜踱步、長坐的印記。

黃慎《捧梅圖》

經過漫長的研習之後,黃慎早已不是當年的一位畫工,他成長為了一名真正的畫家。「以詩入畫」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別向詩中開世界,長從意外到雲霄」——畫作擁有了詩詞的底蘊,其開闊的境界便油然而生。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藝,黃慎決定要再拜一位老師。他選定的老師是同郡的著名人物畫家。因為無人引薦,想要見到這位名畫家並不容易,黃慎在門外苦苦守了幾日,才在門外遇到送客的畫家。學藝兩年,畫藝精進的黃慎人未到家,名氣卻已經傳到了家鄉寧化。

黃慎《鍾馗圖》軸,紙本設色,清

雍正三年(1725年),他來到了揚州。當時,揚州的經濟與文化都處在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聚集許多一流的文人畫家,想要在此地打開局面,並非易事。果然,黃慎精心繪製的畫作,居然無人問津。

而路過的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看出黃慎的畫功力非凡,只是略顯匠氣,缺少了一些文人氣,於是特意結識和他一起切磋畫藝。汪士慎又介紹了一位書畫商,他們一致建議黃慎改變風格,化工為寫,以適應時代風氣。

以此,黃慎想到「以書入畫」,開拓性地將草書與繪畫結合,開闢了「狂草入畫」的新形式。他將草書的運筆態勢用於繪畫之中,使畫面呈現出迅疾、洒脫、不羈的風格;同時,在他的草書作品中,筆畫之間盤根錯節、錯落有致,又帶有繪畫的節奏感與趣味。

黃慎《草書五律詩》軸,紙本,清

黃慎的草書雖學「二王」,深得懷素筆意,但卻與前人相比又大為不同,不受古法的約束。標新立異的他不講究章法,所有的抑揚頓挫均順從於他的心境,呈現出鏗鏘有力的節奏感與強烈的個人風格。

黃慎《草書七言詩》軸,紙本,清

將詩、書、畫三者融為一體,且各自成就均不可忽視的藝術家,唯數黃慎一人。詩歌的意境、書法的開闊、繪畫的細膩都在他的作品中彼此呼應、相得益彰。

四下揚州的「再世杜甫」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世時遊歷人間,發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而曾經四下揚州的黃慎,則是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下了民間疾苦,為百姓發聲。

黃慎《漱石捧硯圖》軸(局部),紙本設色,清

康熙58年,32歲的黃慎離開母親,獨自一人離家遠遊,他行走於全國各地,一邊遊歷山山水水,一邊以賣畫為生。「天下文人半在揚州」,受此影響,黃慎最終停留在揚州,廣交朋友。

在他的眾多友人中,數鄭板橋和他的情誼最為深厚。鄭板橋還曾為他作過一首詩:「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以此稱讚自己的摯友。而在黃慎的眾多作品之上,都有鄭板橋親自寫下的題詞

在揚州居住了短短兩年之後,黃慎牽掛自己遠在家鄉的母親,便親自回鄉接母親一同再次去往揚州。這一住,就是12年。在此期間,黃慎憑藉自己的「三絕」在揚州城內名聲大噪,世人稱之「癭瓢之名滿天下。」

黃慎《麻姑進酒圖》軸,紙本設色,清

落葉總要歸根。雍正13年,黃慎的母親思念家鄉,於是黃慎舉家遷回家鄉。直到母親逝世後,他才又重返揚州。

在這來回之間,黃慎不僅看遍了山水名勝,百姓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被他記在心頭,付諸筆端。他的人物畫多從民間生活取材,塑造了眾多縴夫、乞丐,流民、漁民等社會下層人物形象。這些民間百姓的形象栩栩如生,配合畫中的情景,真實地再現了該時期百姓們的日常生活狀態。

而黃慎悲天憫人的情懷也在畫中流露無遺。在作品《群乞圖》中,他描繪了一群乞丐於災荒年間流落街頭,受人欺凌的悲慘畫面。他用畫筆為百姓們發聲,控訴社會的不公與黑暗。

黃慎的啟蒙老師曾評價他:「吾門有黃生,猶右軍之後有魯公也。」黃慎的「怪」不再於其秉性或生活軼事之中,而在於他對詩、書、畫異於常人的理解與創新。勤奮刻苦的他能從一介畫匠蛻變為名垂青史的藝術家,正是因為他的創新與開拓精神。

附:

黃慎筆下的女性世俗生活

作為職業畫師,黃慎人物、花鳥、山水各科兼能,其中尤以人物畫最為著稱。在黃慎的人物畫創作中,彙集了眾多人物形象:既有賞菊出世的陶淵明,又有捧硯珍玩的蘇東坡;既有各顯神通的渡海八仙,又有辛苦勞作的農夫漁翁。在這些人物畫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一類表現女性形象的畫作,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一類是世俗生活題材畫作。

人物圖冊》之《絲綸圖》 天津博物館藏

圖繪了一位老嫗正與一幼童紡線的場景。老嫗居畫面左方,幼童居畫面右方,二人手中的絲線相連。老嫗盤腿而坐,頭戴青巾,頭髮蒼白,滿面皺紋,正悲戚而殷切的注視著孫兒。天真爛漫的孫兒坐在地上,頭梳朝天髻,手持紡輪,玩性正濃。在古代,「絲綸」代表著皇帝的詔旨。但在這幅畫中,「絲綸」作為古代婦女的必備本領,更象徵著祖輩與晚輩的生命傳續。

《雜畫冊》之老嫗 常州博物館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黃慎筆下,老嫗是經常出現的女性形象。乾隆三年(1738) ,黃慎《雜畫冊》中就有一開專門繪畫了一位老婦人。她手提竹筐,似乎剛從河邊洗衣歸來。黃慎以戰筆表現出老嫗滿臉皺紋,形容枯槁。

老嫗並不是畫家尋常喜愛的畫題,黃慎之所以熱衷於圖繪老嫗,很有可能與其對母親的情感有關。黃慎少年喪父,因家貧,奉母命拜師學畫。「某幼而孤,母苦節。辛勤萬狀。撫某既成人,念無以存活,命某學畫,又念惟寫真易諧俗,遂專為之。」「頻年饑饉,益無從得食。慎大痛,再拜別母,從師學畫。年余,亦能傳師筆法,鬻畫供母,自是免於饑寒。」

自康熙五十八年(1719)赴各地鬻畫為生,所得潤筆寄回家裡贍養老母及家人。黃慎自雍正二年(1724)來揚州寓居賣畫聲名漸起後,雍正五年(1727),便把老母妻兒接來揚州生活。後至雍正十三年(1735)春,因為老母年邁思鄉,黃慎又奉母攜眷離揚返閩。老母壽終正寢後,黃慎四處奔走為老母立節孝牌坊,積蓄傾囊而出。(見丘幼宣《癭瓢山人黃慎年譜傳略》)種種可見,黃慎與母親的感情深厚。作為孝子的黃慎,將奉母之情化為畫下老嫗加以呈現。

康熙五十九年《人物圖》冊之《家累》 天津博物館藏

此開圖繪了一位男子正束手縛腳的拉車,車上坐著二位女子和二位孩童。

男子裹頭巾,八字眉,眼角下垂,一臉苦相,上衣敞開由兩肩而下褪,肩背胸腹袒露,下著及膝短褲,裸足,腰及雙踝均由繩子拴住,正在使勁兒將木輪車向前拖曳。

車前端所坐女子似乎是不滿車速太慢,一手持繩,另一手正執竹枝欲鞭打拉車的男子。男子雙手緊握車繩,頭及身體稍向右偏,似乎在躲避主婦的鞭打。

車中還坐著一位更年輕的女子,正在埋頭縫紉衣物。二名幼童坐在車後端,探身向外玩耍車邊懸掛的玩偶與葫蘆。車上還放置著竹筐等雜物。

在中國古代社會,男尊女卑是家庭與社會常態,但黃慎此開《家累》似乎展現了家庭生活的另一面。其實,在看似男人主導的明清家庭生活中常會出現「河東獅」與「妻管嚴」。這一現象在明清野史筆記中多有記載,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便是怕老婆的典型。

其實,黃慎在《家累》之外,還圖繪過包含女性的家庭畫像。如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黃慎作《牛背醉歸圖》。

《人物山水花卉圖冊》之《牛背醉歸圖》 紙本設色 32.1× 32.2厘米 無錫市博物館藏

畫中白鬍老者酒醉騎牛,搖晃不穩,家中兒子兒媳孫子等皆來攙扶。畫中還有黃慎自跋:「兒女醉扶黃犢背,山花斜插帽檐歸。」

黃慎圖繪這些反應家庭中女性生活場景的圖畫,很有可能源於其自身對家庭生活的感悟。黃慎在父親歿後很久沒有成家,「歷十有餘年……慎受室」(見王步青《書黃母節孝略》)終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26歲之時,與張氏成親。後張氏去世,又續娶側室吳氏。有兩個兒子,名茂、茂瑸;一女兒,名字不詳。孫四人,名賢材、賢樑、賢棨、賢栞(見丘幼宣《癭瓢山人黃慎年譜傳略》)。

一妻一妾,二個黃口小兒,這不正是《家累》中車上所坐之人么?當然,黃慎在進行繪畫創作時未必完全從自身現實出發,畫家在繪畫創作時進行藝術加工是必然的,但可以想見,自身經驗的切身感受還是能帶給畫家很多靈感與啟發。

《人物圖冊》之《漁翁漁婦圖》 天津博物館藏

漁婦,是黃慎筆下的常見畫題。此畫漁夫居左,漁婦居右。

漁婦拱右膝坐地上身向漁夫,頭戴青巾,身前置一大竹簍,右手指向漁夫竹籃中的魚,似乎是剛從大竹婁中挑出來的。

漁夫椎髻虯須,手足踞地,躬身低頭湊近竹籃俯看籃子中的魚,面露驚喜。

畫中漁婦嫻靜優雅,漁夫質樸純真,濃郁的漁民生活情趣撲面而來。黃慎以兼工帶寫的畫筆描繪漁翁漁婦,在題材上和風格上都具有雙重新面貌。(見黃喬喬《黃癭瓢人物圖冊研究》)。

劉綱紀《初探》中認為此圖情景出自《詩經·小雅·采綠四章》:「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其釣維何,維魴與鱮;維魴與鱮,薄言觀者。」這是歌頌古代夫唱婦隨的真摯愛情詩章。

「其釣維何」以下的意思是說,婦人看到她所愛者釣到了魴與鱮,為朱熹注所謂「魚之美者」,這樣難得的好魚,就指給他看,叫他一起來觀賞。

類似的漁婦形象還出現在《漁婦攜筐圖》《漁翁漁婦圖》等畫作中。

黃慎《漁婦攜筐圖》軸 紙本設色 138×48.4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黃慎《漁翁漁婦》軸 絹本設色 120×59.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畫中漁婦頭包頭巾,碎步向前,手提鮮魚,回首側顧。這些畫作大多運筆疾迅,以草書入畫,具有潑墨寫意之風。

同時,在這些畫作上,通常還有黃慎的題詩。如乾隆八年(1743)四月《漁夫漁婦圖》上有跋:「漁翁曬網趁斜陽,漁婦攜筐入市場。換得城中鹽菜米,其餘沽酒出橫塘。乾隆八年四月,寫於燕水,寧化黃慎。」題詩與繪畫一同呈現出底層民眾樸實的勞作場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之 的精彩文章:

人間絕版蘇東坡
熬得住出眾,熬不過出局!

TAG: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