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陸金所回應退出P2P消息: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

陸金所回應退出P2P消息: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

7月18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背靠中國平安、中國最大的在線財富管理平台之一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陸金所對此向雷鋒網AI金融評論回應稱:「陸金服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網貸業務正常運營,存量產品與客戶權益不受影響。」

在退出原因方面,報道稱,有消息人士表示,陸金所退出P2P,是由於監管方面的障礙,其背景是中國監管層近年來整治相關行業以遏制可能出現的更大範圍的金融風險。

消息人士稱,自2016年以來,陸金所一直難以滿足P2P貸款機構向地方政府註冊的要求,因而導致其放棄P2P業務。

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到,不久前,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明確了網貸專項整治時間表。三季度整治工作將加大良性退出力度,四季度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不難看出,P2P整治加速進入快車道的整體形勢成為不少互金機構加速轉型的催化劑。

在具體業務調整方面,消息人士表示,他們並不確切知道陸金所的P2P業務何時會被關閉,或者如何處理未完成的業務,但該公司已經開始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而陸金所的消費金融業務重點將以平安集團銀行部門平安銀行作為中心,原有P2P員工也將被納入一個專註於消費者金融的新部門。

公開資料顯示,陸金所,全稱為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由平安集團於2011年以P2P平台的形式成立,註冊資本金8.37億元。成立之初P2P一直是其核心業務,2015年陸金所P2P業務以交易量排在國內同業第一。

但後來隨著行業野蠻發展和監管逐漸收緊,陸金所逐漸進入了業務調整期。

2016年陸金所轉型成為「三所一惠」——即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平安普惠的「大陸金所」綜合財富管理平台架構,P2P被剝離至旗下子公司,且佔比迅速下降至低於10%。

2017年,陸金所在新加坡成立陸國際,專註海外線上財富管理服務,陸金所控股「三所一惠」擴容為「四所一惠」,財富管理、消費金融、機構交易平台等功能被突出,P2P業務繼續保持低調。

中國平安2018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陸金所平台註冊用戶數達4035萬,較年初增長19.3%;資產管理規模為3694.14億元。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企穩回升,2018年12月末資產管理規模較2018年9月末增長2.1%。同時,2018年年底時,陸金所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償還貸款達到了3750億元,同比上升30%。

事實上,對於此次陸金所放棄P2P業務和轉向消費金融的消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可能會使陸金所再次衝擊上市的道路變得順暢。據了解,由於P2P監管存在不確定性,陸金所曾推遲了2018年上半年的香港上市計劃。

截至目前, 陸金所已完成三輪融資,2014年完成由平安創新投資基金2.92億美元A輪融資。2016年完成B輪12.16億美元融資,其中包括B輪投資者9.24億美元投資和A輪投資者行使認購期權投資2.92億美元,當時估值達到185億美元。

今年3月,中國平安披露,旗下陸金所控股完成C輪融資,而投後估值也達到394億美元。 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高空拋物」問題後續,AI 安防能做些什麼?
三星預測第二季度利潤將遭腰斬,存儲晶元持續疲軟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