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陸金所停止網貸業務,P2P或成上市阻礙

陸金所停止網貸業務,P2P或成上市阻礙

又有一家金融機構熬不下去,準備放棄手上的P2P網貸業務了。這一次是行業頭部,平安集團旗下估值達到394億美元的金融平台陸金所。

7月18日,先是彭博社曝出陸金所將要放棄網貸業務。隨後陸金所官方回復媒體稱,這是配合監管部門的「三降」要求,存量產品不受影響。「三降」是監管部門為強化P2P行業監管而提出的「降餘額、降人數、降店面」的相關政策。

陸金所在2012年開展網貸業務,在2014年到2016年間一直是P2P網貸行業業務排名第一的平台。2016年出於合規的要求,將網貸業務服務剝離出來,交由旗下子公司陸金服運營。

放棄網貸業務,意味著陸金服將會停止手上的P2P業務,並對已有業務進行清理。而陸金所其餘的業務不會發生改變。

放棄網貸業務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P2P平台的監管風暴已經持續三年,「三降」導致整體行業營收和利潤大規模萎縮。這場本來預定在一年前結束的監管風暴,因備案方案始終無法落地而不斷延遲。最新的消息是,備案要在年底之前才會落地。

大量的P2P平台因為這場監管風暴不斷退出或者轉型,已經從最高的6000餘家下降到2019年6月底之前的800多家。一位P2P平台的CEO告訴36氪,樂觀估計平台最多能剩下兩三百家,悲觀的話甚至一家都剩不下。

陸金所的網貸業務也無法這場監管風暴中倖免。2019年關於陸金所網貸業務的傳聞不少,一種說法是它的網貸業務出現了較高的逾期率,另一種說法則是陸金服暫未列入監管部門的備案名單。兩種說法未能得到官方確認,但暗示了陸金所的網貸業務缺乏更多發展空間,甚至可能成為拖累。

其次,陸金所作為平安集團旗下四大獨角獸,在今年3月完成了C輪融資後,開啟上市路徑。此前平安旗下的平安好醫生在港股上市股價走勢不佳,金融科技獨角獸平安壹賬通從尋求港股上市轉向美股上市。

在宏觀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陸金所上市需要去除不穩定因素。因此,在P2P平台備案仍舊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它不得不忍痛拋棄網貸業務,以加速推動自己的上市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韓國每天賣出15000部的5G手機什麼時候發布國行?
蘋果發布獨立的iPad OS操作系統,讓iPad變成了一部小電腦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