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曲鬢穴:清熱止痛、散風消腫

曲鬢穴:清熱止痛、散風消腫

曲鬢為經穴名(qūbìn)。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曲發。屬足少陽膽經。曲鬢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曲即彎曲,鬢即鬢髮,此穴在耳上鬢髮邊際的彎曲處,故名曲鬢。

【腧穴釋義】

特異性:曲鬢穴為足太陽、少陽之交會穴。

曲鬢。曲,隱秘也。鬢,鬢髮也,既為腎氣所主之物又為血之餘,此指穴內氣血為水濕而性溫熱。該穴名意指膽經經氣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質為懸厘穴傳來的天部寒濕水氣,在本穴的變化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雖與天部氣血相比而為寒濕,但仍為溫熱之性,故名。

足太陽少陽之會。本穴雖為膽經之穴,但其氣血的運行變化是受膀胱經外散的寒濕之氣而表現為冷降收引,故為足太陽少陽之會。

附註:足太陽、少陽之會。

【取穴位置】

耳前鬢角髮際後緣的垂線與角孫穴水平線交點處。

【穴位解剖】

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頂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止痛、散風消腫。

主治

1. 偏頭痛、齒痛、頷頰腫、目赤腫痛等頭面五官疾患;

2. 眩暈。

【穴位配伍】

曲鬢穴配風池穴、太沖穴治目赤腫痛。

曲鬢穴配下關穴、合谷穴、太沖穴治療頭痛、口噤不開。

曲鬢穴配太陽穴、頭維穴,有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刺灸法】

向後平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三叉神經痛等。針刺曲鬢,能明顯改善細胞聚集狀態,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液黏度。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由國聯商務網分享,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肝火旺盛,不僅是「愛生氣」這麼簡單!這些典型表現,千萬別忽視!
天牖穴:補陽化濕,清頭明目,通經活絡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