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海綿寶寶開播20周年,什麼樣的IP才會有生命力?

海綿寶寶開播20周年,什麼樣的IP才會有生命力?

"

1999年7月17日《海綿寶寶》在尼克國際兒童頻道開播,到今天這部動畫已經開播20周年了。

海綿寶寶里出現過的所有角色

海綿寶寶是一塊穿著短褲襯衫打領帶、暴牙大眼睛的黃色海綿,他生活在太平洋中央一片名為比基尼的海底之下。它的故事情節主要圍繞著主角海綿寶寶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鄰居章魚哥、上司蟹老闆等人展開。

為什麼這塊黃色海綿的動畫能多次獲獎,並成為美國電視節目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動畫系列片之一呢?

"

溫劍鋒

廣東世紀華文動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

大家好!

這個天線寶寶90後的會特別熟悉。

我是世紀華文的溫劍鋒,我曾經為以下幾個品牌工作過:天線寶寶、巴拉拉小魔仙、鎧甲勇士、火力少年王、豬豬俠等等。

我一直所做的工作,是把這些IP引進中國,推廣,找它在中國的一個商業機會。這種就叫做IP。

IP在大人看來,是知識產權,有知識體系才叫產權。動漫IP其實就是動漫品牌,這個品牌有人記得住才是品牌,如果沒人記得住,那麼它只是個形象。

給大家播這個視頻是想告訴大家,但小孩子看完了之後,他會主動地跟外界打招呼,說你好!你好!

其實這裡面他學習到一種對外打招呼的方式,對外擁抱世界的方式。你真不知道,12個月到18個月小朋友在想什麼,但是國外有一批人知道。

這裡面有你好文化,還有一個重複文化。很多大人認為,重複只是讓小孩子學習和模仿,實際上不是。實際上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重複這個行為可以讓小朋友獲得自信心跟安全感。

這種就是天線寶寶裡面的重複文化。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擁抱文化、喇叭文化、喜歡文化、體驗文化。

這些IP在構建它的時候,有一種知識體系融在裡面。

我們看看托馬斯,它講的是一個火車軌道。其實軌道也能給人安全感,托馬斯的魅力在於,小朋友通過它的這些演繹情節的變化,獲得了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建立,最後學習一種協作精神。

在我們小時候的時候,其實根本就離不開IP。成人所說的IP,對於小孩子而言就是陪伴他們成長的卡通形象。所有的這些IP,它一定會有一個最核心的東西,被人去所記憶,被小朋友所聚焦。這個核心給它提供一些相應的價值表現。

如果我們回想一下所有的IP,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表現。比如說日本的IP,它特別注重講故事;美國的IP,特別注重英雄的崇拜,像大電影一樣去拍攝;歐洲的IP,會特別注重啟蒙教育的實現。

咱們國內的IP,就特別注重搞笑搞怪的呈現跟一些英雄的崇拜。

所以這些IP本身,它一開始創立的時候,不會一開始就想:我能做到很大的商業回收。

真正的IP,一開始構建的時候就會找到精準的年齡層定位,因為0到3歲 ,3到6歲的孩子,每隔3歲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IP創立的時候一定會融入一個知識體系,讓這些知識能夠被傳播,能夠把研究出來的東西植入進去,這樣的IP才會有生命力。

大家有沒有印象,最近有一隻粉紅小豬,它在中國幾乎沒有播放,但是好多早教機構在找這個片子。它叫做Peppa Pig,就是小豬佩奇。

我們在不經意當中會為某一個IP買了單,比如說我們帶著小孩兒去體驗了一堂課,帶著小孩兒買了一個玩具,玩了一個嘉年華,參加了一個主題樂園,這些IP都在裡面。

實際上我們認可某一個IP,並不是因為我們喜歡那個形象,是因為我們接受了IP背後的價值,這種價值其實就是創造團隊向你傳遞的。你覺得給你的小孩子看,他能夠得到對應的價值觀。

真正的影響深遠的IP,它一開始一定不是以商業做導向。因為現在晚上的5點到10點鐘,是我們國內的國產動畫保護時間,所以會播放很多內地自製的火熱片子。但是大家知道它為什麼火熱嗎?

因為它把惡作劇方式的快感,用重複搞笑的方式,去演幾百次、演一千次,給小朋友帶來一種純粹因為惡作劇帶來的快樂。甚至有一些行為令孩子模仿、學習。

這種IP能夠很火熱、也能夠帶來衍生的價值,但是它不一定能夠實現品牌的美譽度。我們不會把一個自己精神上不接受的IP帶回家裡,跟小孩兒說:來寶寶,我帶你去看一個好的動漫。其實主觀上我們自己就能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IP。

在現在這個多元時代、多屏時代,小孩子根本不可能避免得了科技的影響,他們會有很多接觸IP的選擇。

我給大家講幾個案例。

這位是理查德(Richard Taylor),他來自紐西蘭的維塔工作室。可能你不一定知道他是誰,但可以告訴你,《阿凡達》、《霍比特人》 、《魔戒指環王》、還有《納尼亞傳奇》、《猩球崛起》、《金剛》、包括最近剛剛上映的《魔獸世界》,都是來自於他的工作室。他這個工作室做所有的動態分鏡、物理建模、特效、化妝以及故事版演繹。

我去過好多次紐西蘭,和他溝通合作。他告訴我一件讓我覺得難以置信的事情:在他女兒有一年生日的時候,他親手做了一列火車,送給他女兒,這條火車是可以燒煤的,可以真的跑。

後來他還告訴我,在女兒0到2歲、2到4歲、4到6歲的時候,他會比較用心地去找一些適合她的IP給她看。

有一次我問他,見過一個美國的片子叫Bubble Guppies嗎?就是泡泡孔雀魚。他立刻就告訴我「我當然知道了,我女兒6歲的時候她就瘋狂看這個片子。我自己覺得這個片子很吵,因為裡面全是唱歌。」他女兒看過什麼IP,他全部記得清清楚楚。

理查德他很忙,我們不一定忙得過他。但是我覺得在這種時代下,其實我們每個人其實還是可以學習他那樣,用心地做幾件事情:

看一下你小孩兒幾歲

看看適合他的有哪些IP

你能不能陪他去看一場電影,或者是帶他去玩一場嘉年華,跟他去玩一個主題樂園的一個體驗過程,或者上非常有趣的一堂神奇英語?

其實這些都是IP。

你只要稍微地用點心思,就能知道你小孩兒需要什麼,知道適合他的IP是什麼。這一點並不難。

比如80後這一代,我們懂教育嗎?懂各種知識體系嗎?都不一定懂,但是小孩在12歲之前根本避免不了IP在他的生活中出現。

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不能為他們細心一點點去發現好IP?

小孩子下課之後,你知道他們是怎樣的狀態嗎?他們有一種擺脫束縛的感覺。因為上課時裡面他能夠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咱們國內的課本能提供基礎的知識,但只要下了課,他回到家中或者周末去玩就會接觸到各種IP。

這個時候IP有了新的表現方式,有的IP做成了APP的運用,有的IP做成了嘉年華,有的IP變成了早教中心,有的IP變成了一個課堂;

這些其實都是小孩子感興趣的,這個時候不知不覺搭建起了一個課堂外的氛圍環境,這個環境不需要刻意去構建,它本身存在,只是需要你去發現。

全世界片子,我可以幫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英雄崇拜類,小孩子喜歡裡面的形象,因為充滿力量

比賽競技類,贏得滿足。

安全感的陪伴類,像《哆啦A夢》

搞笑搞怪類,這種最簡單,最典型的是《貓和老鼠》,貓永遠抓不到老鼠的故事。

啟蒙教育類,這也是最難的。但如果這一類運作良好,這種有著知識體系的國際IP,能衍生出數以億計的商業價值。

我給大家看一個片子,這個片子講什麼的呢?是講諾貝爾獎科普。我很快會把它引進中國,我和我團隊會去推廣它。

它每一集都有一個諾貝爾獎的科普知識點。我把這個片子遞交給中央電視台的時候,中央電視台選了兩集做審片,第一集是楊振寧講空間對稱,第二集是愛因斯坦講空間相對論。

讓小孩子看那麼深的諾貝爾知識可能嗎?但俄羅斯人真的把科普演繹成了一種娛樂,演成了一种放松,演繹成了一種教育。

他用特別輕鬆的方式,描述颶風怎麼形成,維生素有什麼作用,白化病是怎麼形成的。這些趣味的故事讓小朋友在看這個節目時,他不是旁觀者,突然間成為了一個科學的探索者。這種節目需要非常強大的早教專家,去做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刺激的研究。

這種IP就會有生命力。

孩子去選IP的過程,其實不是他選,而應該是你給他選。

我覺得咱們國內的電視節目,不是特別的安全。如果你跟小孩子說:「寶寶,我5點鐘給你一個小時,你開電視去找節目看。」實際上他找來找去,都是一些家長正在罵的片子。

但如果你給他他翻一下IPTV,數字電視、互聯網或者一些Ipad商店,你可以找到特別多的適合他的節目。你不用怕Ipad會讓他看壞眼睛,一天看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不會傷害他的眼睛,反而讓他的學習方式更靈活。

另外我再給大家看一個我們和紐西蘭就是馬上要合拍的一部叫《太空學院》的片子。我給大家看一下,我們這個片子的參考標準。

老實說,我自己拍不出好的IP,那怎麼辦?我找維塔工作室,我找大腕來跟我合拍IP,我們一起去投資,我們分享全球市場,希望帶給中國的小朋友有價值的東西。

這是合拍片里還沒有配音的裸片。這個片子只要在中國一播,它一定會徹底地改變中國小朋友對英雄崇拜的真正理解:真的不是所有的英雄崇拜都只會打怪獸。

看到這個微景觀沒有?這就是拍《霍比特人》、《阿凡達》的維塔工作室,用這種物理建模的微景觀去拍攝的標準。

國外的IP的創造者,會用一種對於IP的尊重去拍攝它,用一種大人的情懷去理解它,用去一種實現對小孩子應有的價值。國外拍攝的片子是啟蒙教育的公益片,要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

所以真的有這麼一群人在默默地為IP建設注入他的心血。

老祖宗都會講寓教於樂。真正的寓教於樂就是讓小孩子在玩中學,讓小孩子在玩的時候發現問題,在體驗的時候其實問題就被無聲無息地解決了。我們應該讓小孩子下了課以後去給找一些新的體驗方式。

我們作為大人,第一個要去發現一下IP的魅力所在,第二個就是要去感受一些IP背後真正的價值。或者你就是用無所不能的百度搜一下這個IP講的是什麼,你去理解它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我通過這個分享,希望大家能夠知道,其實很多IP走娛樂化教育,讓孩子在特別放鬆的情況下感受IP的作用。我們的生活離不開IP的,從小孩子出身到12歲以前,他的生活中充斥著所有的IP。

娛樂化教育,用一句話來理解,天線寶寶的作者,關於他創作天線寶寶的時候,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這個片子歸納出了它的真諦:

我只想孩子笑,孩子們笑了就會放鬆,孩子們放鬆了就會自信,孩子們自信了就會好奇,孩子們好奇了就會建立自己的行為習慣,也就是早期的世界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多重宇宙假說是怎麼被推導出來的?真空為什麼這麼空?
沒想到!木衛一上的這些亮斑竟然是活火山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