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孝庄的遺言讓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好在雍正有辦法,38年完成任務

孝庄的遺言讓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好在雍正有辦法,38年完成任務

野史之中一提到孝庄都會杜撰她與多爾袞那段荒唐的情史,但是拋開這件事,孝庄其實還做了很多極為有意義的事的,她的人生用三言兩句都總結不完,孝庄的一生完整地經歷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與康熙四個朝代的興衰,她最被歷史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培養了被成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從這方面說,康乾盛世有孝庄的一份功勞。

孝庄於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病逝,享年75歲,這在當時來說算是高壽了。孝庄在臨終前曾有過半個月的患病時期,所以她有充足的時間交代遺言,她在臨死前曾對康熙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中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就將我在你父親的孝陵附近擇地安葬。」

孝庄的這句遺言雖然拐彎抹角地說了四五句話,但其實就是說了一件事,那就是交代康熙在自己死後一定不要把自己與丈夫皇太極(太宗)合葬在一起。孝庄的這句遺言很奇怪,按理說帝後合葬是規矩,強如稱帝的女皇武則天最後也選擇與自己的丈夫李治合葬,她孝庄為何不與自己的丈夫合葬呢?

有野史判斷這和多爾袞有關,當初福臨之所以能登上帝位,是因為孝庄向多爾袞妥協了,所以多爾袞才退一步,選擇福臨繼位。多爾袞雖然沒有稱帝,但還是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除了自封攝政王外還讓福臨叫他皇父。福臨在位多年卻始終接觸不到權力的中心,八旗軍隊的控制權還是在多爾袞那裡,支持多爾袞登基的呼聲也很高,孝庄見此很是不安,故而答應了多爾袞的要求,嫁給了他。

有些野史還把太后下嫁時的場面寫的十分真實,再加上正史中孝庄的這句遺言,所以孝庄不肯和皇太極葬在一起被很多人誤以為孝庄已經改嫁多爾袞,所以覺得對不起皇太極,無顏與皇太極合葬,但是關於太后下嫁的確鑿證據目前專家是沒有找到的,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可能純屬人們杜撰出來的,多爾袞選擇福臨只是因為他年紀小好掌控罷了。

那孝庄到底想葬在哪裡呢?孝庄說,自己和子孫的感情更好,所以葬的離他們近一些就好了。康熙百思不得其解,一下子就拿不定主意了,孝庄把他一手帶大,將她隨意安葬自己會良心不安的,但是她又不肯和皇太極同葬,怎麼辦呢?康熙一直到死也沒想出一個解決辦法,孝庄的棺材就一直被擱置在了一個清凈的地方。

好在雍正是個比較有決策力的皇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想出了一個辦法,孝庄放棺材的地方被命名為暫安奉殿,就在這個地方,雍正下令讓他們建一個單獨的陵墓出來,讓孝庄得以下葬,即如今的昭西陵。這時距離孝庄逝世已經過去38年了,如果不是雍正真不知道孝庄的屍體還要等多久才能入土為安。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昭西陵的話,不妨好好觀賞下,作為一代傳奇太后,孝庄生前受到的磨難還是不少的,死後亦遭到了不小的折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的親妹妹,沒有嫁給皇帝卻生下了皇帝,幫助慈禧當上太后
她侍奉過孝庄,撫養過康熙,為了見她最後一面康熙不允許她下葬

TAG:悟空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