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架先進戰機相撞 事故還沒解決完 德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被挖出

兩架先進戰機相撞 事故還沒解決完 德國不為人知的秘密就被挖出

據報道,德國有兩架"颱風"戰機在訓練中不幸相撞墜毀,雖然兩名駕駛員都成功啟動了彈射座椅,最後仍然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戰機墜毀後還引起了多處森林火災。出事的兩架"颱風"戰機隸屬於德國空軍第73戰術聯隊,該聯隊專門為德國空軍培養"颱風"戰機飛行員,是類似訓練中心的存在。

事後德國國防部調查發現,當日該聯隊派出了三架"颱風"戰機在該空域演練各種機動作戰動作,其中有一項就是被稱為"薩奇剪"的對沖科目,這個動作雖然在導彈時代已經無太大用處,但是可以訓練飛行員的駕駛技能與心理素質。可問題是,這個動作對於新手來說是充滿危險性的,其中兩架"颱風"戰機就是在演練這個動作時因沒控制好技巧而發生相撞。

在高強度、實戰化的演練中,戰機發生事故是很平常的事,根據西方統計的數據,戰機發生墜毀的機率為10%左右。以美國的F-16為例,截止至2015年總共損失了363架,占製造數量的11.4%。但是德國"颱風"戰機事故發生後,媒體開始挖掘德國空軍更多不為人所知的"秘密",經過媒體披露才讓我們對德軍乃至西方軍隊的現狀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原本德國有上百架的颱風戰機,但是完好的僅剩10架,剛撞了2架,如今就剩8架了。更嚴重的問題是德軍彈藥庫中的空空導彈比能飛的颱風戰機更少,因此只能裝備其中的4架戰機。這個重磅消息一出,立即在德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為何上百架戰機只有10架能夠使用呢?據了解,這是因為該款戰機上一個不起眼的小部件出現了技術故障,而生產這個特殊部件的公司早已不存在,因此想維修更換是行不通了。這個特殊部件安裝在"颱風"戰機的關鍵部位鴨翼上,是一種自我防禦報警系統裝置,能夠探測並預先提醒飛行員規避來襲導彈以及其它的攻擊。這個所謂"秘密"其實早已存在,只是德軍對此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而擱置了下來。

這個結論讓不明底細的吃瓜群眾很是不理解,德國的科技包括軍工技術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存在,怎麼連更換戰機上的一個小部件都一籌莫展呢?首先,"颱風"戰機並不是德國獨立自主開發的,它是由德英意西聯合研製的戰機。集四個西方國家的科研力量推出的戰機聽起來是蠻高大上的,但真實的情況是,西方各國在經濟與科研力量上已經無法獨立撐起四代以上戰機的研發了,只能採用這種湊份子的方式。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潛在的隱患,當時間跨度太久,當年參與國的眾多部件供應商就可能永遠找不著了,這給後續的維修保養帶來了困擾。

其次,自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之後,為免德軍再次被軍國主義利用,後來出台的一系列和平法律約束著德國不允許擁有核武器,也不允許發展進攻性的武器,在美軍的保護下德軍徹底的淪為美國的跟班角色。這個狀態已經維持了70多年,德國軍工業能做的就是極為有限的創新與研發,這些新式武器無一例外都是改變不了歷史進程的小打小鬧,根本無法與曾經歷史上的德國軍工相提並論。

雖然近年來德國"颱風"戰機因預警系統的問題而導致大批戰機閑置在庫,直接影響到德國空軍的戰備出勤率,但是德國方面卻沒有太多的危機感,也沒有想辦法自行研製替代的部件,畢竟有美國大哥與北約的保護,加上二戰的陰影與和平的安逸讓歐洲選擇了保持現狀、不思進取的生活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5.56mm槍彈將被替換!金屬彈成塑料彈,美新武器脫穎而出
遭遇空難,戰機飛行員尚可一逃,為何客機乘客連跳傘機會都沒有?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