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最慘的4位好漢,宋江明知他們的弱點,卻果斷派他們去送死

梁山最慘的4位好漢,宋江明知他們的弱點,卻果斷派他們去送死

《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之上有群好漢,他們替天行道,他們好打抱不平,他們個個身懷絕技,且都忠心於朝廷,似乎這是絕大多數人對於梁山好漢這一群體的固有印象,這無疑是一種誤讀,而之所以絕大多數人對梁山好漢有如此誤解,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書中那些正面宣傳的典故流傳太廣所致,比如「武松打虎」、「武松替兄殺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衝風雪山神廟」、「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等橋段在知名度上甚至超過了《水滸傳》原著本身,而這些橋段所塑造的梁山好漢大多是正面形象,這才造就了讀者的誤解,如果讀過《水滸傳》原著便會知道梁山之上不全是好漢,而各好漢之間的關係也不儘是親如兄弟,甚至就連「梁山好漢都身懷絕技」這說法也是不準確的,確切的說梁山上其實還是有不少混子的,甚至就連宋江也十分昏庸。

要證明梁山好漢之間存在矛盾其實並不難,只要了解秦明、盧俊義、徐寧、扈三娘、朱仝等人上山的經過就可以知道,梁山好漢常說自己上梁山是被逼的,然而這幾位卻不是被朝廷逼上梁山,而是被宋江和吳用逼上梁山,所以這些被賊寇毀了大好前程的人又怎麼會不恨宋江呢?事實上梁山好漢們跟著宋江混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宋江這人其實沒多少真本領,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梁山之主乃是因為他樂善好施,說白了也就是捨得花錢,這些個綠林好漢難免會有手頭不便的時候,宋江正是常常干這種「雪中送炭」的活來收買了人心,才讓其他好漢有種「吃人嘴短」之感,尊他為大哥,否則以他的武藝、智商來看,他有啥資格坐這寨主之位?

宋江武藝低這一點是公認的,原著中他只有兩次出手的機會,一次是真動手,另一次是要動手沒打起來,沒打起來的那次是面對「小遮攔」穆春,這傢伙就是個混子,仗著大哥穆弘的威名作惡,而宋江也只敢動這軟柿子,另一次真動手是在征聊時打了賀拆,不過那賀拆也同樣是個關係戶,實力平平,再看宋江收的倆徒弟孔明、孔亮是啥水平也就知道他這師父也就只是半桶水罷了,那麼宋江智商低又是如何體現的呢?那就不得不提到本文的4位好漢了,他們完全是被宋江坑死的。

宋江作為梁山的老大哥,對於自己手下的一眾小弟自然是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的,這一點從他在大聚義後為各位兄弟安排不同的職位就能看出,此時的他還是顯得知人善任的,不過到了打起仗來他就真的是毫無經驗了,別說梁山的軍師是吳用,其實仔細讀原著就會發現吳用在後來的征戰中幾乎就沒有貢獻過啥計謀,說白了他也就能坑坑自己人罷了,多數時間做決定的還是宋江。

在原著第一百一十三回中,梁山軍(宋軍)是攻到了常熟一代,而此戰宋江是派三阮帶著孔亮、施恩等人去打的,這一戰是水戰,梁山好漢雖然以水泊梁山為大本營卻不意味著每位好漢的水性都好,其中這施恩和孔亮就是不識水性的人,施恩本就是個混子,宋江不會不知道,孔亮就更不用說了,是宋江的徒弟,宋江豈會不知他幾斤幾兩?然而原著卻道:「數日之間,統制等官各自分投去了。水軍頭領都回蘇州,訴說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崑山,折了孔亮;石秀、李應等盡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識水性,一時落水,俱被淹死。宋江見又折了二將,心中大憂,嗟嘆不已。武松念起舊日恩義,也大哭了一場。」這三阮被派去執行水戰任務沒毛病,但施恩、孔亮明明不會游泳也被派去打水戰,這不是送死?

再看看原著第一百一十六回,同樣的戲碼又在段景住和侯健身上上演了一次,侯健是個裁縫,在梁山上就是負責製造衣物的,而段景住是個盜馬賊,這兩人怎麼樣都和水戰聯繫不到一起,然而宋江又發昏了,派他們去打杭州,原著道:「眾將都到城中歇下,左右報道:『阮小七從江里上岸,入城來了。』宋江喚到帳前問時,說道:小弟和張橫並侯健、段景住帶領水手,海邊覓得船隻,行至海鹽等處,指望便使入錢塘江來。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得回來,又被風打破了船,眾人都落在水裡。侯健、段景住不識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眾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

侯健和段景住兩個不識水性的人就這麼稀里糊塗的被派去打水戰,還因此喪生了,再加上前文提到的孔亮、施恩,宋江這大哥可真是會坑兄弟啊,梁山一眾好漢跟著他混真是倒了血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最愚蠢的2位高手,本有機會一統中原,金庸卻不敢這麼寫
金庸筆下4次筆誤,造成了4位穿越者,4人皆是主角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