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預測:哪個亞太市場將執5G牛耳?

預測:哪個亞太市場將執5G牛耳?

C114訊 北京時間7月19日早間消息(蔣均牧)Mobile World Live刊登了GSMA Intelligence的最新報告簡要,金融方面的資深分析師Alla Shabelnikova對亞太地區的5G投資作出預測,並點評了在該領域最具領導力的四個主要國家。全文如下:

未來七年,亞洲地區將成為5G的主要投資者,佔到下一代移動通信網路全球資本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三個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將引領該地區的5G演進,從2019年到2025年,他們總計將投資超過2800億美元。與此同時,2025年印度的5G應用水平將會低得多,但到時仍將擁有8800萬個連接。

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都對未來幾年5G的樣子有著自己的看法,5G實施的最佳戰略將取決於每個市場的具體因素。5G部署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網路緻密化,這意味著將在無線接入網(RAN)上花更多的錢。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運營商的優勢在於他們受益於國家廣泛的土地所有權,這加速了站點的獲得。韓國運營商們雖然競爭激烈,但仍選擇站點共享。與此同時,在日本,運營商之間的RAN共享協議,加上政府對在交通信號基礎設施中部署RAN站點綠燈大開,應當有助於降低網路緻密化的成本。

中國的產業5G雄心

我們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啟用5G技術後,中國將迅速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通過強調企業用例和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決心引領5G產業革命。中國政府聚焦於通過使用5G來支持其製造工藝的進一步自動化,鞏固其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的地位,這將尤其對該國勞動力成本持續增長(的情況)有所幫助。在2019年6月初獲得第一批5G牌照之後,運營商們目前正在進行試驗,並在計劃的10月份商用發布之前部署基站,其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各自以40個城市為目標,中國電信的目標則為46個。

到目前為止,中國模式有別於其他5G部署模式的一個關鍵領域在於,其所有三家移動運營商都宣布計劃使用獨立組網架構(SA)推出5G。在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中國移動宣布將在2020年將其核心網和無線接入網轉為SA,以支持超低延時應用並有助於降低5G終端設備成本。在中國進行SA部署為供應商提供了展示非獨立組網架構(NSA)中不可用的用例的良機,特別是當網路切片標準將在2020年發布時。需要(用到)網路切片的一個示例是智能碼頭。中國聯通和愛立信今年早些時候在青島港進行了試驗,但在網路切片標準就位之前,這樣的應用無法商用推出。這同樣適用於自動駕駛車輛。中國可以作為產業5G用例的供應商案例研究的榜樣,包括大規模物聯網和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應用,推動世界其他地區的下一波SA部署。

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中國5G大規模部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SA部署面臨的兩個主要挑戰是難以獲得緻密化所需的站點,和建設足夠的光纖基礎設施來支持5G RAN。中國在部署高密度網路以滿足低延遲應用方面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土地屬於政府,這使得站點獲取過程變得更快更容易。與此同時,中國現有光纖基礎設施的高覆蓋水準也將幫助中國移動網路公司以更快的速度推出SA,並且初始傳輸投資低於美國等其他主要5G市場。

韓國:消費者5G的先驅

韓國是全球首個推出商用5G的市場。在2018年12月推出有限覆蓋的僅限企業的業務之後,所有運營商都在同時在4月份為消費者推出了5G。與中國類似,韓國的目標是先推出5G,以避免重複與4G發布時同樣的情況,當時兩國都不得不追趕。

由於使用NSA在其他市場之前推出5G,韓國運營商們正在進行升級。缺乏初始覆蓋和終端設備是用戶對新技術滿意度的兩個主要抑制因素,特別是因為5G費率比4G高。儘管如此,韓國媒體在發布一個月後報道了26萬個5G連接,我們預測到2019年底市場上的連接總數將達到380萬個。

雖然運營商並未選擇採用網路共享作為加速擴大覆蓋範圍的方法之一,但已採用站點共享來降低網路緻密化的成本。

在確立了消費者市場的早期領先地位之後,韓國現在的目標是將5G的產業應用作為其戰略的下一步。4月份,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宣布了其「5G 」戰略,目標是「達到180萬億韓元(1529億美元)的產出,佔到全球市場的15%,到2026年實現730億美元的出口(和)60萬人的就業」 。

日本:打長期賽

日本也打算成為亞太地區和全球的5G領導者之一,但正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該國的運營商專註於確保5G上線後的服務質量。

GSMA對日本5G投資曲線的預測從2019年到2021年緩慢爬坡,但此後顯著加速。這反映了日本運營商對全押5G部署的謹慎態度,目前(他們)正在與多家供應商進行大量試驗。 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會及時啟動試運營,但只有在商業案例更加清晰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大部分投資。儘管如此,奧運會為日本運營商提供了展示其5G網路功能和展示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之外的用例的良機。

這些運營商們面臨著與世界其他地方5G RAN相同的緻密化挑戰。但是,正在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少資本支出。例如,KDDI和軟銀本月就5G RAN網路共享達成一致。可行性測試應將在秋季進行,並且還有關於5G合資信號塔公司的猜測,以使兩家運營商得以分擔在農村地區部署5G的成本。與此同時,NTT Docomo選擇了不同的策略,並投資了信號塔公司JTOWER,押注JTOWER現有的站點以有助於5G緻密化。

另一家新的市場參與者樂天尚未展示其在日本市場的能力,儘管它已經被引為低成本網路的一個例子——歸功於它的雲原生核心網,這也意味著更低的長期運營成本。現在推測運營商的定價還為時過早,但考慮到樂天現有的移動虛擬網路運營(MVNO)專註於低端用戶,可以合理地假設它將通過提供比三個競爭對手更低的費率來增加其5G用戶群,儘管仍然高於4G。

印度:財政挑戰下的強勁潛能

並非所有亞太地區的市場都將以同樣的速度發展5G。據預測,到2025年印度所有連接中只有7%基於5G。印度5G部署速度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幾年4G的投資和推廣模式。 Reliance Jio在2016年的出現推動了競爭並加速了4G的推出,但也意味著該行業的資本支出與收入之比超過了30%,超過了亞太地區不到20%的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競爭加劇驅使價格和收入的下降。因此,印度的移動網路在過去三年中變得更加實惠,導致印度成為世界上每個連接平均數據流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運營商們盡其所能增加4G覆蓋範圍。由於印度的每獨立用戶ARPU值顯著低於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且為全球最低的之一,因此印度運營商以與最終投資4G相同的規模來投資5G將是一項挑戰。

未來幾年5G終端設備的高價位也將成為5G普及的抑製劑。然而,預計印度仍將在2019年至2025年之間投資160億美元用於5G基礎設施,平均資本支出與收入之比為20%,並且投資步伐比亞太地區資本支出最高的市場(比如中國、日本和韓國)更為穩健。

正如GSMA Intelligence的《India: becoming 5G-ready》報告中所討論的那樣,有助於印度加速其5G普及的措施是更合理的頻譜定價,以及支持性的投資和稅收政策以改善移動行業的財務狀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114通信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將在美國啟動大裁員 規模或達數百人
中國移動:5G規模試驗全面進入衝刺階段

TAG:C114通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