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打擊忤逆不孝」,別因用詞不妥否定良好初衷

「打擊忤逆不孝」,別因用詞不妥否定良好初衷

近日,一份陝西旬陽縣《依法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的通告》引發輿論關注。據新京報報道,日前,旬陽縣委政法委員會發布通告,稱「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等,將重點整治六種忤逆不孝違法行為。

從通告看,這些行為包括:子女住新房樓房老人住舊房危房,與老人分戶另過、對老人生活不管不顧卻套取國家惠民政策或扶貧政策,霸佔老人「一折通」將政府發放的補助金、養老金據為己有等等。

在很多人看來,「忤逆不孝」是道德範疇的評價,這還是「家長主義」視域下的說法,而非法律辭彙,政府牽頭對此進行打擊,會不會管得過寬?而將「忤逆不孝」跟「違法」並提,也容易引發誤解:這是不是將道德失格跟法律問題扯為一談?

這份擔憂並非全無道理:現實中,確實有些地方動輒以紅頭文件、行政命令形式,對民間婚喪嫁娶等民俗作出強制性規定,這本質上就是行政越權和管理越位。而當地文件中提「忤逆不孝」也確實有待商榷,若改成「侵害老人合法權益」會更貼切。

但細看通告可以看出,當地「依法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不是將「忤逆不孝」全都視作違法行為,而只是打擊「忤逆不孝」做法中屬於「違法」的那些行為。這點尤為重要。

當地列出的被打擊行為,針對的都是很多突出且典型的不孝還涉嫌違法的行為,這頗具現實針對性。

非但如此,當地還援引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繼承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中的具體規定,逐條列出了打擊這幾項行為的法律依據;而打擊整治的方式方法,也是有梯度的、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來的。

由此可見,當地在出台通告時,至少就通告內容而言,是做了些功課而不是任性而為的。這也合乎「依法行政」的內在要求:「依法」的要求,既是律人也是律己的。當地「依法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時,是對民眾的約束,而「依法」本身也是對自身的約束。

本質上,道德和法律也會有「交會點」,不是所有道德層面的問題都無法「越格」升級成「法律問題」。拿不孝來說,跟老人發生日常爭執或許只是不孝,但若該贍養不贍養還對其侮辱虐待遺棄,那就越過法律底線,也該被依法打擊。

所以說,當地劍指虐老欺老的通告中,用上「忤逆」的字眼的確需要再斟酌,相形之下,用上法律語彙會更好。但不必因此否定其打擊違法的做法——只要其守住了「依法」的前提。

新京報 喻辛(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實驗2」科考船啟航赴珠江口執行「健康海洋」聯合航次
科學家展望以晶界調控實現材料素化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