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捂灰之美:一半靠人,一半靠天

紫砂捂灰之美:一半靠人,一半靠天

要講紫砂壺的捂灰工藝,還得先從下面這個傳說講起。相傳紫砂名匠時大彬燒制了一批壺,待從窯中取出後卻發現全部花泥了,絕望之餘正欲全部銷毀。

一個年輕人卻將他攔下,聲稱自己可以補救,只見這個年輕人把碳粉放入匣缽內,緊緊包圍住壺身,又將紫砂壺放入窯中重新燒制了一遍。

捂灰井欄

出窯冷卻後一看,壺身色澤如墨,卻又有著別樣的美麗,捂灰壺就此誕生了。

故事的真假早已不可考,但紫砂【捂灰】工藝確實是古已有之。

有的壺友對捂灰工藝有誤解,認為用來捂灰的壺都是不好的次品。

捂灰茄段

誠然,古人或許是用捂灰來補救或是製作時由於「花泥」等原因引起的燒次變色。

捂灰流程

今人採用【捂灰】工藝,追求的更多的是火與自然的美。捂灰對火溫要求比較特殊,不是任何泥料都可拿來捂灰的。泥料差的,在捂灰後一般會產生「花壺」現象,捂不出效果來,只有泥料好的,才更好看。

朱泥結晶程度高,捂灰成功的幾率極低。段泥類的壺泥質結構鬆散,不可以捂。一次成功的捂灰分為兩步。

第一次先將紫砂生胚用低溫燒成,然後再將已燒好的紫砂壺,用稻穀的谷糠掩埋在匣缽裏封好,放在窯內再燒一次。

第二次入窯前在窯底撲上一些特殊的木炭或稻糠,或如松枝等特殊植物。

燒成時升溫緩慢,谷糠被引燃但因缺乏足夠的氧,而不能充份燃燒,谷糠中的炭分子被吸人壺胎里形成黑色。

捂灰扁玉壺

燒得好的捂灰,黑色猶如好的微墨,色黑而不板,有一種溫潤之感。達到「人為窯變」的特徵。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百科大全 的精彩文章:

紫砂壺代工現象屢禁不止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朱泥壺的一些誤區,以及如何看懂紫砂壺泥料好壞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