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搶救你的學習力(一)目的篇

搶救你的學習力(一)目的篇

若說地球上的天然資源漸趨匱乏,這是不爭的事實,世界上甚多國家的專家學者,無不積極開發替代性及再生性資源,以應付未來的需要。而人類也由傳統的勞動力,逐漸朝向知識力的追求,普遍感到貧乏的已經不再是生理上的營養源,而是回歸到心理本質上的學習力。信息的無限膨脹遠超過人腦容量的負荷。記得我在87年剛考上大學的時候,買了第一台286AT級的微型計算機,那時候的硬碟只有20兆,已經可以讓我泡上一整天的時間盡情使用。到了互聯網時代,硬碟升級的速度比CPU還快,可是我對硬碟裡面到底存了哪些東西,卻實在越來越沒有印象。太多海量、速成的資料,充斥著所謂專家的看法、嘩眾取寵的報道,淹沒了我的思考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同感?在知識經濟時代,個人的學習力決定了處在企業中的位置與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則是面臨整個組織學習力的競爭,誰能快速精確掌握了知識的行動力,就能以創造性思維提供給顧客更大的終身價值,並擁有市場的超額利潤。因此,終生學習改變了終生僱用制度,不學習則終生難被僱用,欲成為未來的3Q搶手人才(IQ、EQ、AQ),則必須由「學會」變成「會學」。同樣地,成功企業總裁的最大風險是拒絕學習。拒絕學習的根本體現在於拒絕自我否定,往往過去的經驗豐富和業績突出表現,反而成為總裁們學習的兩大障礙,所以,拒絕學習的總裁是企業的最大風險,而背叛自己的經驗、傾聽別人的意見是成功的企業總裁難以做到又必須遵守的學習原則。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習:內在的財富》一書中明確指出,終身學習是人類進入廿一世紀的一把鑰匙。21世紀所需的人才是具有創新與思考的學習力的員工,而非勞力員工。企業必須隨時轉型,進入新的產業或調整產業結構,除了原有員工的知識和技術可能變得不適用之外,從彼得原理也可以知道每一個人在組織中都會不斷地晉陞,一直達到能力不及的位置,因此,企業必須鼓勵員工終身學習與多元學習。目前從企業對培訓投資力度的持續增加情況,可以看出正朝著這個趨勢前進,培訓著重在培養員工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去蕪存菁後,才能將劣勢提升至優勢,也因此人力資源的訓練與發展變成非常重要的工作。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若有人問你怕的是什麼,有人說變得衰老,有人說怕生了一場大病,也有人說怕死亡,尤其是天人永訣,然而,這些我認為都是表露於外的心情感受,其實人真正內心感到恐懼的是兩件事:「未知」與「改變」。未知不是無知,無知可以活得很開心,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未知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該作什麼?為什麼作?反倒是如何作的方法容易取得。渾渾噩噩的生存,不是每天一早從睡夢中被自己嚇醒,就是上床入睡前輾轉難以入眠,長期困擾於心的沉重壓力,好比走進了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叢林,無助且脆弱。改變是瞬間的手足無措,不曉得該向左還是向右,該拿起還是應該放下。人生難免面臨抉擇,但是如果外界頻繁的改變,甚至不期然的改變,會變化得如何?我在什麼位置?我該往何處去?不變不會感到擔憂,一般人困擾的是無預警被迫的改變,逼迫自己拋棄慣性、重新適應,這比起自發性的改變更來得膽戰心驚。要克服與戰勝上述的兩大恐懼,學習是唯一能預知未來、順應變化的最佳方式。語言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是發生在一切學習中的能力變化的範圍,不管我們進行什麼課程的學習,也不管學習的形式如何,通過這些學習所形成的能力結果都無外乎這五種技能。然而,如何有效地學習上述技能呢 ?就是本文所要談論的重點了---「學習力」,學習力就是注意力、記憶力與思維力。這些學習力隨著人類生活的提升,卻一天一天的衰減,表現在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消退,可以琅琅上口目前發生的社會現象,但是卻無法表達自己的有力觀點…既然學習力這麼重要,我們該如何及早搶救自己的學習力呢?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腦魔法師 的精彩文章:

學會逆向思維法
告訴你一個記得牢的秘密

TAG:全腦魔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