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腦洞大開,如果我們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會發什麼變化

植物的生活貌似比我們人類的生活簡單多了,整天沐浴在陽光下,看上去清新翠綠,在享受戶外天氣的同時,也能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合成營養物質來養活自己。

然而,人類作為消費者,卻在吃飯上面花費大量的時間。

專人培育植物類和動物類食材;

需要拚命賺錢購買想吃的食物;

為了食材的美味,需要自己烹飪食物;

不可否認,為了得到賴以生存的能量,我們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

與人類不同的是,大多數植物不需要吃任何食物,它們沒有嘴巴,輕鬆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通過光合作用,就能養活自己,如此「省錢」的生命,有些甚至比人類大得多、強壯得多。

如果我們也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會怎麼樣?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的過程。

光合作用不僅讓植物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人類,產生的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

眾所周知,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通過光能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能量的,這種特殊的功能是怎麼達到的呢?

答案就是:葉綠素。

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中有含有葉綠體,是細胞的食物生產者,它含有一種光合作用所需的感光色素,稱為葉綠素,能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一旦這些色素吸收了光,就會以ATP(三磷酸腺苷)的形式儲存起來。ATP是一種化學物質,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很容易地為植物提供能量。

換句話說,要實現人類的光合作用過程,前提條件就是細胞中都必須含有葉綠素

那我們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生活呢?

有了葉綠素,我們就能吸收光產生能量,但是由於葉綠素是存在於葉綠體中,而葉綠體是綠色的,所以我們的身體將呈現翠綠的顏色,就如同「綠巨人」。

我們攝取能量的方式會發生改變。

一個健康的人,不活動,每天也需要2000卡路里的能量來生存;

而一棵樹,在一天的時間裡,有良好的陽光照射下只可以提供200多卡路里。

相比之下,人類需要的能量,比植物需要的能量多得多。

原先我們的生存模式只有攝取,現在有了光合作用,我們可以自己提供一些,但是遠遠不夠我們開支,短期內,我們只能通過額外吃東西來補足,長遠來說,人類會向高效率的光合作用進化。

為了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人類也許會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身體上的輪廓特徵減少,身體會蓬起來,呈現更多的表面積來吸收光線;

乘坐交通工具時,就會出現搶奪靠窗位置的戰爭,特別當你很餓,希望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的時候;

我們每日的運動就是躺在陽光下曬太陽;

身體將不再喜歡流汗,因為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人體會利用每一滴的汗水;

人類身體可能會進化出觸角或葉子,呈現扁平的狀態,依次排列吸收光線。

如果你看到這裡,就請及時打住這種瘋狂的想法,因為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體細胞中不會產生像葉綠素這樣的感光色素,就算我們通過基因技術使細胞突變產生葉綠素,我們也不足以吸收二氧化碳來完成光合作用的過程。

綠色植物每一片的葉子上都有氣孔,而我們的人類氣孔有限,鼻腔吸入的空氣中,不足以提供有效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將成為人類光合作用項目最大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於0.05%,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就意味著人類的光合作將停止。人類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地球上其他試圖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體了。

如果大氣中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光靠陽光和水分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光合作用,那麼空氣中的含氧量也會降低,最終會有滅絕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羅科普 的精彩文章:

人類為什麼喜歡喝酒的科學史,喝酒為了生存!
為什麼明明晚上吃得更多,第二天醒來後反而會更餓呢?

TAG:怪羅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