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測試一下:你的足踝還好嗎?
跑步時,足踝作為支撐人體的基礎平台,每一次蹬地都承受著很大的地面反作用力。
如果它們出現功能障礙後,我們沒有及時發現,仍繼續跑步,就會導致傷痛的出現,中止我們的跑步計劃!
因此,在跑步前我們應該做足功課,這是決定我們能否健康跑步的關鍵!
足踝容易出現哪些功能障礙?
足前旋是足踝的結構出現排列錯亂後出現的功能障礙之一。負重時過度足前旋會對下肢和盆骨施加內旋壓力,這可能會增加對跟腱、足底筋膜、髕腱和髂脛束的壓力,從而引起足踝損傷。
除此之外,常見的足踝功能障礙還有足內翻和足外翻、關節活動度不足以及足踝肌肉薄弱等,這些將會造成錯誤跑姿以及崴腳等。
足踝功能障礙還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足部和踝部的結構如此複雜,一旦它們出現功能障礙,不僅會引起足踝的損傷,作為運動鏈的一部分,還可能極大地影響人體動作系統的其他部分。
例如,足部常出現的功能障礙之一:足內翻。它可能會導致跟腱損傷、脛骨損傷、膝蓋損傷,甚至是臀部損傷。這些損傷一旦出現,就會讓你在跑步的時候很痛苦。
因此,想要避開這些損傷,就需要提前知道我們的足踝是否出現了功能障礙。下面我們將分5個步驟,來教你判斷你的足踝是否出現損傷。
01
靜態姿勢評估
觀察正面足部和踝部:向前且平行,無扁平足或外旋。
觀察側面足部和踝部在中立位時,腿與腳底是否呈直角。
觀察背面足部和踝部:腳跟朝前,雙腳平行,無過度旋前。
02
過渡動作評估
做深蹲動作,看看是否出現外八字或扁平足。
03
動態動作評估
在跑步機上步行,從後面觀察是否出現扁平足或外翻的情況。
04
關節活動度評估
正常角度:20°
體位:
仰卧,膝完全伸直,距下關節處於中立位(距下關節內外翻均為0°)。
操作:
按照以下要求放置量角器:
軸心:直接放在外踝下方緊貼足底
固定臂:脛骨外側
移動臂:第五跖骨中線
握住被測試者足底表面,使距下關節處於中立位,然後在被動指引動作路線的同時,引導被測試者主動踝背屈至最初限制或代償處。應關注的最初代償是踝關節背屈時的外翻或膝關節屈曲,保持這個體位並記錄測量結果。
05
肌肉力量評估
脛骨後肌評估
體位:
被測試者呈仰卧位伸膝姿勢,踝背屈內翻。
操作:
測試者用手支撐小腿後側踝關節上方。
被測試者保持這個姿勢。
測試者另一隻手置於足背中間,向踝跖屈外翻方向施加壓力,並逐漸增加力量。
觀察是否有腳趾伸的代償動作或足外翻。
脛骨前肌評估及操作
體位:
被測試者呈仰卧位伸膝姿勢,踝跖屈內翻。
操作:
測試者用手支撐小腿背側踝關節上方。
被測試者保持這個姿勢。
測試者另一隻手置於足跖面中間,向背屈外翻方向施加壓力,並逐漸增加力量。
觀察是否有腳趾屈曲或足外翻的代償動作。
最後:
一旦發現功能損傷,一定要及時做糾正性訓練,或者尋找專業人員進行指導改善哦~
-END-
以上內容來自
《NASM-CES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糾正性訓練指南(修訂版)》
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夏天來了,聽說你準備拿水果當飯吃?
※教你如何糾正「烏龜頸」,美醜就在「一頸之間」!
TAG:跑不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