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50歲以後,身體三個地方「高」,長壽大有希望!

50歲以後,身體三個地方「高」,長壽大有希望!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靈樞》、《中醫診斷學》、《中華醫學望診大全》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咱們來談談適用於一般人的長壽徵象。這就是在年過50歲之後,身體三個地方「高」。

哪裡高呢?

第一個,50歲以後,鼻樑高。

很多人都喜歡高鼻樑。這除了美學原因外,也有一定的醫學道理。高鼻樑主長壽,這個在《黃帝內經·靈樞》裡面就明確記載。《天年第五十四》說得好:「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這裡面的「使道」,一說就是鼻腔、鼻竅。基牆,一說指的就是面部名堂部位,即鼻子。就是說,鼻樑高、鼻腔深長,這樣的人容易長壽。到了後世,這樣的思想也一直被繼承。比如明代的醫學家陸位就說:「十二官皆在於鼻,主壽之長短也」。「鼻樑柱端直,印堂平闊,山根連印,年壽高隆,准圓庫起」乃是長壽之徵。

古人為什麼會這樣的想法呢?原來,古人認為人的鼻腔,內應腸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皆走於鼻。高鼻樑的人,古人認為是三焦通暢、胃腸通降的人。這樣的人,氣機運轉自如,容易得長壽。此外,肺主鼻。鼻樑高,則肺氣通暢、宣肅有常。所以,古人把高鼻樑看做長壽之徵。

當然了,這只是中醫理論的一種認識。生活中矮鼻樑的人,不見得一定不得長壽。但是這些中醫望診上的認識,還是值得我們研究和體會的。

第二個,50歲以後,肩膀高。

50歲以後,如果肩膀能高高抬起,升舉如常,這就是長壽之徵。

我們常能看見,有些人,50多歲以後,腰彎了,肩膀低垂,或者傾斜。這樣的人,用中醫角度看,為督脈陽氣不充、心肺之氣不固所致。因為肩膀以下,為心肺所居。肩背部,為足太陽膀胱經、督脈循行之處。所以心肺之陽,以及一身陽氣之海,都和肩背有關係。如果一個人陽氣虛弱了,正氣不足了,那麼心肺之氣衰、陽氣之海虧虛,肩膀勢必傾頹歪斜。相反,那些50歲以後,依然腰板挺得很直,走路雙肩端正的人,就是正氣充足的表現,可以獲得長壽。

關於這個,我們可以觀察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他們在一定年齡之後,肩膀往往抬不起來。這就是肺氣虛的寫照。

第三個,50歲以後,說話的音量和音調還可以高。

咱們中國的老百姓講,有理不在聲高。甚至有人認為,說話聲音太大、太高,是沒有教養的體現。這雖然有道理,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人為什麼說話聲音高而洪亮啊?因為他氣足啊。氣足,就是身體好、年紀輕、身體壯的表現。

所以說,人到了50歲以後,如果在需要的時候,依然可以聲音洪亮地說話,音調還可以很高,那就是脾肺氣足的表現。因為人的聲音,就靠肺氣來托著。我們的肺,和聲音之間,有密切關係。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氣短懶言,說話聲音低弱,沙啞,斷斷續續。你看有些病人,為什麼說話氣若遊絲?因為肺氣不足。可是有些人身體好,人未到,聲音先到,洪亮而有中氣,這就是氣足,是脾肺強勁的表現。

因此,雖然高聲說話不禮貌,但是50歲之後,如果還能高聲、大聲地表達,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說明身體還算很好,有長壽的可能。

當然了,上面所說這些,也都是基於中醫診斷學和中醫基礎理論,而總結出來的經驗,並不絕對。這篇文說,權作給您的參考。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口臭之人,腳丫常常「不幹凈」!二三腳趾間最明顯
快去世的老人,會討厭一件事,說明「元氣」快沒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