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住於寧靜,不得中道

住於寧靜,不得中道

住於寧靜,不得中道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3年獲得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2000年後,遵照母音老人的傳法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

原文: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

釋義:

寧靜無念的狀態,只是一個寧靜相,而不是未發之中。未發之中,不是中間的中,而是這個良知心體,而是這個覺性靈明。一切現相,一切發用,皆從良知心體而現,皆從良知心體而發。

試觀自己的喜怒哀樂,喜從何來?滅向何處?怒從何來,滅向何處?哀從何來?滅向何處?樂從何來?滅向何處?無不從中而發,無不歸還於中。佛家有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這個法界,即是未發之中,這個法界,即是良知心體。未發之中,能發喜怒哀樂,能發一切神通妙用。而這寧靜無念的狀態,卻不是未發之中,卻不是生髮萬相的源頭。

寧靜無念的狀態,不能生髮喜怒哀樂,不能生髮神通妙用。何以故?因為生髮喜怒哀樂的時候,那個寧靜無念的狀態便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既然寧靜無念的狀態已經消失,那麼,這個喜怒哀樂又是從何處發生的呢?又是從何處而起的呢?可見,寧靜無念的狀態,不是生髮喜怒哀樂的「中」,不是生髮喜怒哀樂的「源」。寧靜無念的狀態,不是生髮喜怒哀樂的「中」,不是生髮喜怒哀樂的「源」,那麼,生髮起喜怒哀樂的這個「中」,究竟又是個什麼?

我們的無相真心,即是生髮喜怒哀樂的「中」,即是緣起一切妙用的「源」。若無此心,誰來喜怒哀樂?若無此心,誰來見色聞聲?若無此心,誰來起心動念?若無此心,誰來言行舉止?只是此心,是生髮萬相的「中」,是生髮妙用的「源」,所以,陽明之學,以此心為宗,故稱心學。

寧靜無念的狀態,不是「中」,也不是求「中」的功夫。住在寧靜無念的狀態之中,以為這樣住下去,住得時間久了,住得功夫深了,便能致良知,便能致中道。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這樣做功夫,一直做下去,則永遠不能致良知,則永遠不能致中道。何以故?住在寧靜無念的狀態上,這正是人慾,應當破除。

問:如何求得「未發之中」?

答曰:要心存這個致良知的大願。今日未致良知,明日接著干。明日未致良知,後天接著干。乃至明年又明年,只是要致良知。猶如佛家云:「菩薩修行,如求頭燃。」自己頭上著了火,哪有閑工夫管閑事、說閑話?他只是要滅了自己頭上的火,方得有個活命處。

這個要致良知的大願,便是求未發之中的大願,也是致良知的功夫。待到致了良知時,方知這個良知,便是未發之中,便是萬物之源。

佛家有許多的求「未發之中」的方便法門,皆可借來一用。譬如,持名念佛的方法,秘密持咒的方法,禮拜懺悔的方法,皆是格物的方法,皆是致良知的方法,也是致良知的功夫。然而,若欲行持這些方法,必須借著祖師的開示,必須借著聖賢的教導,方可扶正見地,方可如法用功,方可達成致良知的宗旨。若不然者,一切法門,皆可令人精神錯亂,皆可令人誤入歧途。

住於寧靜,不得中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無毫髮之修正,無剎那之馳散
密法為世尊最後度生之一法,非具大福德善根者,無此因緣也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