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科技再曝新進展,項目負責科學家,曾獲680萬現金重獎
知識
07-19
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院士憑藉在量子科研領域的先驅性實驗研究貢獻,榮獲2019年度伍德獎。據悉,這是自該獎項設立至今40多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的研究工作首次獲得這一榮譽。
眾所周知,中國之所以能夠如此快的登頂國際量子科研領域高峰,讓科技強悍如美國這樣的國家都必須甘拜下風,離不開潘建偉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的努力。甚至有消息稱,關於未來量子通訊的標準,也將會交由中國來制定。
儘管眾多海外國家對此很不服氣,但面對中國在量子領域頻頻獲得的突破性進展,也是毫不辦法。日前,中科院對外發布消息稱,中國再度領先全球順利通過實驗驗證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原理和特性。藉助相關理論,將會為中國實現遠距離光纖量子網路傳輸提供新的方法。而這項實驗,正是由潘建偉院士率團隊完成的。
此次試驗的主角量子中繼器,可以將原本較長的信息傳輸路,分割成多段短距離道路,從而讓量子態在衰弱之前,從中繼器中再次重現出發,能夠有效解決衰減,降低量子在傳輸過程的損失。此前,因各國都沒有辦法解決量子儲存性能低的難題,所以量子中繼器並不被國際看好。
如今,潘建偉院士再次用結果打臉西方,利用光子GHZ態等方式來實現不同管道中光子對接的任意鏈接,大幅提升了量子通信在糾纏態的分發成功概率。儘管當前的美國也在相關技術領域努力,但並沒有獲得值得可喜的成果。為獎勵潘建偉院士的付出,國家授予潘院士中國物質科學獎,獎金超680萬元。


※美國「天軍」專打衛星,這個軍種更牛逼!不費一槍一彈使敵國癱瘓
※40億石油滯銷,伊朗的經濟命脈被徹底切斷,未來該何去何從
TAG:軍迷圈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