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經典?神器……?No,它就是長板dancing
在印度,有這樣一種古老又神秘的舞種
這種舞以打擊樂伴奏為主,由多名舞者共同演繹,抖腿、跳躍、轉圈
身著盛裝,歡快無比,充滿強烈的儀式感和異域風情
它的名字叫Bhangra(幫噶)
看過寶萊塢電影(尤其是歌舞片)的朋友可能會說,印度舞不都是這種畫風么,Bhangra又有什麼特別的?
這裡賣個關子,想了解Bhangra的特別之處,首先...
首先要把視角從東方古國切換至大洋彼端的美利堅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天使之城洛杉磯
我們沿著巴洛那溪蜿蜒貫穿城市的脈絡,行至距離入海口不到7公里的地方,岸邊有片普普通通的廠房
廠房的主人你大概猜到了
小編剛接觸長板時,品牌還不多,在板店見到的產品一水兒進口大牌
loaded那幾款外觀素凈的產品陳列其中,簡直低調的...
低調的不能再扎眼了...
再一問名字,什麼tantian(丹田?氣沉丹田的丹田?)
什麼sama(撒嗎?一定要用疑問句的上揚音調才對)
還有什麼ceviche(腌魚???)
好不容易,碰到了名字正常一點的vanguard(先鋒)
但是板型不太正常,腳感更像是玩蹦床...
總之,這個品牌從板面設計到產品取名,就給人一種有點兒假神秘,有點故弄玄虛,有點不明所以的調性...
十分吸引人
所以後來我抱著那塊叫Bhangra的板子回家時,一點兒都沒好奇這是什麼鬼名字
今天,借著盤Bhangra的機會,小編更想聊一聊非對稱板型與dancing之間微妙的關係
從哪來的頭和尾?
你是否思考過,長板(滑板)為什麼分頭尾?
顯而易見
因為衝浪板有頭尾,延續過來的滑板/長板理所當然是分頭尾的
在滑板這一大概念中,隨著玩家對技巧功能的需求變化,逐漸演變出了對稱設計的街式滑板(這麼說不太嚴謹,事實上雙翹板的頭尾也會有細微差異)
當然,板型進化不代表淘汰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經常看到復古單翹滑板出現在碗池中
說回長板,如果拋開衝浪文化在魚型復古板上的傳遞,以及外觀美感的品味,非對稱板型究竟有什麼功能&體感的特別之處?
在速降中體現的最明顯
通常如子彈一般具有指向性的板型,可以提升速度感(這一點在諮詢速降玩家時一度讓我覺得downhill是玄學)
同時,越向後越窄的設計,使heel/toe兩個方向的slide腳位,具有更靈敏更方便的調整反饋
圖片來自網路
而在dancing玩法中,如果將支架視作槓桿支點,那麼踩在更寬的部分意味著更長的力臂和更強的PU受力,carving的角度也會更大
窄的部分反之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使用非對稱板型玩dancing,不同動作,不同速度,不同組合踩到不同位置上,得到的轉向體感和carving節奏都會有所不同
一言以蔽之:充滿變化和互動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又很難被察覺到的體感
就好像你覺得一道菜好吃,如果不刻意思考或去問一問廚師,就不會知道具體哪裡好吃又哪裡不同
當然你會記得它好吃
主流趨勢中的「好吃」
細看長板平地裝備的發展趨勢,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隨著玩家水平的提升和平花技巧的豐富,市面上定位在dancing的板面,幾乎全部設計成頭尾對稱的樣子
對稱式dancing板型的設計趨勢,是不是重走了一遍滑板進化史?
是,又不是
圖片來自網路
不同於滑板以技巧為核心的運動體系,長板dancing這一玩法更強調以carving為核心,更要突出的是變化節奏和律動,是所謂線的風格和美感
對稱板型的好處在於,無論你轉了多少圈,都會獲得完全一致的體感,方便且易於操作
玩家習慣在影響&引導著市場中的產品設計方向
而這樣的主流設計趨勢,從未影響過Bhangra
作為一款起點級裝備,Bhangra曾經是樹立運動新概念的始作俑者
時過境遷,在新世代玩法與習慣的流行趨勢下,依然保持著非對稱式的傳統設計,在此之上...
誕生了全新的Bhangra V2
內部使用玄武岩纖維全面提升板面結合度,優化重量與耐久,不分層不變形
延續一如既往的板型設計,由一代野性十足的人臉圖案更新至頗具未來感藝術感的幾何圖形,不禁增添些許「涅槃重生」的味道
圖片來自網路
不跟隨潮流,不迎合口味
我從沒覺得Bhangra定義了dancing
我覺得,它本身就是dancing
題外話
對稱與非對稱沒有好壞的差別,也不存在偏見
長板運動,除了玩技巧,玩動作,享受快感和掌聲,還可以玩裝備差異帶來的體感變化
然後發現那款與自己最心有靈犀的產品,並成為你心中的神器
說的玄一點,人與板是可以「溝通」的
有些長板能說話,而有些長板會唱歌
※史上最難的單板滑雪高難度動作一覽 快來一飽眼福吧
※據說 每天騎車6公里 能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降低一半?
TAG:野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