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重塑加密金融信任,區塊鏈數字身份如何給數字證券更多「安全感」?

重塑加密金融信任,區塊鏈數字身份如何給數字證券更多「安全感」?

作為KYC/AML/CFT環節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數字身份在數字資產的發行、交易、管理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根據最新預測,身份驗證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6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128億美元,預測期間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6.0%。身份驗證市場的快速發展,一部分原因是微軟、IBM等科技巨頭對數字身份應用的推動,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源於加密資產交易過程中的安全性受到嚴重挑戰。

市場上,許多交易平台運營不到兩年,沒有足夠的防範措施來防止黑客入侵,而網路犯罪分子使用的手段也越來越複雜。根據Chainalysis的數據,超過60%的黑客攻擊都是由兩個專業團體實施的。目前為止,這些組織共同盜竊了約17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此外,包括Bithumb、Coincheck和Zaif在內的前100家交易所中,很多都存在網路安全問題,比如用戶和伺服器的安全級別不高、缺乏提高安全性的必要程序等。雖然各大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都以高效交易、低手續費、豐富交易品類吸引用戶,但在數字資產安全面前仍然顯得蒼白無力。

中心化交易所用戶無隱私暗箱操作成最大詬病

40年前,互聯網被設計出來,在今天看來已顯示出老化的跡象。正如《紐約時報》所描述,互聯網架構中「未能包含一些關鍵元素,這些元素後來被證明對網路文化的未來至關重要。特別是沒有創建一個安全的開放標準,在網路上建立人的身份。」即使是「互聯網之父」Tim Berners-Lee也承認,他們錯過了核心架構中的某些關鍵內容,這些內容基本上都與安全有關。由於這些元素的缺失,導致了一些數字資產平台或黑客利用互聯網作惡的現象出現。

在互聯網時代,中心化機構控制了一切,從頒髮網站安全證書,到巡視網站訪問許可權,再到管理個人身份。這種集中控制使得這些公司能夠從所有互聯網用戶那裡收集大量的個人數據,這些數據存儲在可能遭到黑客攻擊的伺服器上,而個人數據集中在少數公司手中,增加了未來發生類似攻擊的風險。

傳統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基本都是使用資料庫存儲交易賬戶信息,使用不開源的代碼來實現功能,它的運行過程對於外界來說更像是一個黑盒子,不僅無法有效解決黑客攻擊的風險,在用戶資金的保管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

中心化交易所通過一些受信任的第三方,存儲並託管用戶的加密資產,他們將資金聚集到交易所的數字錢包之中,創建巨大的流動性池。當用戶使用中心化交易平台進行交易時,數字資產的管理許可權完全掌控在平台手中。比如交易所內部錢包的開發人員或拿到保存私鑰機器許可權的黑客,就可以挪用任何用戶的加密資產;交易和清結算模塊的開發人員或黑客,就能夠進行內部交易,甚至直接修改賬目進行非法資產轉移;交易平台本身也可以不受監管的製造假交易量影響市場行情。之前一些平台就曾利用宕機來造成用戶大規模爆倉,也有內部人員利用後台數據做老鼠倉。

另外,在中心化交易平台架構下,KYC也會成為一柄雙刃劍。在追查黑客和不法分子時,KYC預留的信息可以提供幫助,但在合法交易中,中心化交易平台通過KYC收集的用戶信息,會成為一種潛在的信息安全隱患,因為我們無法確保交易平台不會利用我們的個人信息作惡。

將交易控制權還給用戶數字身份全面解鎖數字資產流動性

作為交易與隱私之間最好的粘合劑,區塊鏈數字身份對用戶的數字資產進行確權,將資產交易的控制權從交易平台還到用戶手中,並通過提高資產可攜帶性將「鎖」在交易平台中的數字資產解鎖出來,用戶可將自己的數字資產攜帶或轉移到任何一個平台上,從而釋放更大交易流動性。

在身份驗證環節,通過鏈上 鏈下的驗證模式將法律要求公開的信息接入區塊鏈網路,區塊鏈將允許這些信息被複制到所有節點並永久保存,用戶就可以在不同場景使用同一個身份進行核驗,從而加快賬戶審查效率並解決敏感信息的隱私保護問題。這也為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了一個不可更改的審計軌跡。

如果將區塊鏈數字身份與0x協議相結合,就可以塑造出在不犧牲隱私性的前提下又能保證交易效率的全新交易模型。通過創建基於以太坊的標準協議,0x協議讓所有人都可以交易ERC-20通證和運營去中心化交易所。0x協議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解決去中心化交易的問題,它把交易訂單移出區塊鏈,在結算時才移入鏈內通過智能合約執行,從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費用。同時,0x並不收取任何使用協議的費用,由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創建者來決定自己的收費方式。除了為中繼方提供標準協議服務外,0x還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比如基於0x的OTC,可以讓交易雙方直接進行以太坊ERC-20通證交易,並且無須中繼者的交易所存在。

通過區塊鏈數字身份與0x協議的去中心化特性,讓所有交易都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將身份認證、資產託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都放在區塊鏈上運行,解決了中心化交易平台因人為因素產生的內部運營風險、商業道德風險、資產盜用等諸多風險。同時,用戶的數字資產可以自由轉移且無需任何人審批,也不用擔心竊取、丟失等問題發生,為用戶在數字資產交易環節增添更多安全感。

隨著加密金融的發展,用戶將擁有越來越多的數字資產,並享受更多平台提供的服務,這種情況下,能夠可攜帶的數字資產和跨平台的交易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整個金融行業仍然缺乏統一的解決方案來解決資產流動、數據安全、用戶隱私等問題,這將是加密金融亟需解決同時也最充滿潛力之處。

(作者:加密金融實驗室,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IDHub:KYC 與流動性破局
外媒爆料:Bittrex和Bitfinex或正加大用戶身份認證力度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