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扭到腳了該冷敷還是熱敷?搞錯了加重病!這兩種方法要分清

扭到腳了該冷敷還是熱敷?搞錯了加重病!這兩種方法要分清

妹妹:姐姐,我的腳扭了,怎麼越來越腫,越來越痛了?

姐姐:怎麼了?扭傷以後你用了什麼方法?

妹妹:就是用熱毛巾敷了一下。

其實生活中像妹妹這樣的人很多,分不清什麼時候該冷敷什麼時候該熱敷。就憑藉著模糊的印象,然後直接按自己的感覺來,不僅起不到治療的作用。

反而是加重了病情,還不如不採取措施。為了不讓大家繼續弄混,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西院康復醫學科宋嘉茜治療師帶我們來了解一下冷敷和熱敷。

一、什麼是冷敷?

、冷療的溫度通常為攝氏0℃以上、低於體溫,通過寒冷刺激引起機體發生一系列功能改變,通常能達到皮下5cm。

冷療的作用和原理:

消炎:局部受到冷刺激時,可增強交感神經對血管收縮的衝動,使皮膚小動脈收縮。用冷可有助於控制出血、減輕水腫與疼痛。

止痛:冷能使神級的興奮性降低,傳導速度減慢。從而達到緩解疼痛作用。

退熱:冷可帶走熱量,達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止血:因冷療可使血管收縮、血流減慢,血小板聚集。

常用的冷療方法:

濕冷的毛巾、冰袋、快速噴霧式、硅膠類冰袋、冷療儀。生活中最方便的方法是自己做一個簡易的冰袋,用一個塑料袋,將冰水混合物,用1:1的比例裝好。

捆紮時注意把袋子里的空氣排掉,這樣更有利於充分的和皮膚接觸。

冷敷時間:15~20分鐘;每隔2~3小時一次。

冷敷禁忌症:

1.對寒冷刺激極度敏感者,冷敷可能會促發動脈痙攣;

2.中老年人動脈供血不全要慎用,可能加重缺血;

3.對神經組織癱瘓者絕對禁止使用,因為他們不能感覺冷熱,所以很容易凍傷;

4.冷敷和冰按摩也不應當用於有類風濕關節炎、雷諾綜合征、感覺損傷的區域;

5.皮膚有破損、炎症、出血和意識障礙者;

二、關於熱敷!

、熱敷的作用和原理:

促進炎症的消退和局限:熱敷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速度加快,促進組織中毒素的排出;血流量增多,白細胞數量增加,吞噬能力增強和新陳代謝加快。

止痛:熱敷可降低痛覺神經興奮性,又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致病物質和炎性滲出物吸收,解除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和壓迫,因而減輕疼痛。

使肌肉鬆弛:同時熱療可使肌肉鬆弛,增強結締組織伸展性,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減少肌肉痙攣、僵硬、關節強直所致的疼痛。

保暖和舒適:熱敷能增加機體的基礎代謝率,使體溫升高,熱敷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將熱擴散至全身,使體溫升高,並使患者感到舒適。

熱敷常用的方法:

熱水袋爽膚水、溫水浸泡、濕熱毛巾、烤燈、化學加熱袋。

熱敷時間:

每次20~30分鐘,一天2~3次即可,溫度一般維持在 40~50 攝氏度左右,需定時檢查熱敷部位,皮膚是否發紅,注意避免燙傷。

熱敷禁忌症:

1.皮膚感覺異常,如糖尿病足患者(如果溫度過高可能感受不到);

2.熱敷時間過久或者溫度過燙,容易發生熱灼傷;

3.有皮膚熱過敏史;

4.外周血管疾病,循環系統障礙(心血管患者,可能誘發急症);

5.急性創傷期使用會熱敷加重腫脹程度;

6.深靜脈血栓;感染;惡性腫瘤等;

舉例冷敷和熱敷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的用法:

1、扭傷處理:不少愛穿高跟鞋的女士和熱愛運動人士不可避免的出現踝關節的扭傷。常常因為處理不當,腳腫好幾天。

在扭傷的急性期(一般指受傷後的48小時內)應進行冷敷,以減少滲出液、出血及炎症的發生,達到消腫止痛、減輕損傷的效果。

48小時以後進行熱敷,此時患部毛細血管出血基本停止,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淤血及滲出液的吸收,達到活血消腫、通絡止痛的效果。

2、發燒:用毛巾泡在溫水(32~34℃)擰到半干,纏在手上,構成手套的形狀,按照離心的方向進行擦拭,當擦到腋窩、肘窩、腹股溝和手心處時,要稍加用力一些,同時擦拭的時間要稍長一些,保證良好散熱。

西院康復醫學科宋嘉茜治療師介紹:不是所有的慢性損傷都要使用熱敷,如屬於急性發作仍然首先選擇使用冰敷;

不是所有的急性損傷都要使用冰敷,早期腫脹、疼痛得到控制後可改用熱敷;選擇冰敷和熱敷要根據情況而定,最好在醫生或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編輯LostD。)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宋嘉茜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郴州老太攤上「冰凍肩」,半夜被疼醒!要命的肩膀疼該怎麼治?
闢謠:喝咖啡提神效果好?並非人人適用,「健康量」因人而異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