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房間凌亂,長大以後沒出息?心理學家:讓孩子尊重秩序和規律

孩子房間凌亂,長大以後沒出息?心理學家:讓孩子尊重秩序和規律

朋友抱怨說「孩子的房間亂得不像樣,想要進去找東西,都要用腳踢一踢,實在是看不過眼!看到一些文章說『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感到深深憂慮!」

確實有很多文章在說「孩子房間凌亂,長大以後沒出息」,來源是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

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環境十分乾淨整潔;而不幸的人們,通常生活在凌亂骯髒中。

這句話的說法本身沒有錯,但是並不能從本質上說明家居環境越整潔人們就越幸福成功,家居環境越糟糕人們就越不幸。

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中的說法與哈佛商學院的結論背道而馳:

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擺放得規規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造力;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物,比如畢加索、愛因斯坦、扎克伯格、喬布斯等等,他們往往有著混亂的書桌,混亂更能激發創造力。

所以,「孩子房間凌亂,長大以後沒出息」並不是絕對的,可能對某些人的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可能會成就一些人的創造才能,所以不能把房間凌亂作為評判一個孩子有沒有出息的標準。

家長看到這個分析,肯定舒了一口長氣,心想「我家孩子看來還是「有葯可救的!」真的,就應該這樣想,孩子還沒有定型,不要過早否定他的未來。

那些房間凌亂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很多朋友分享了孩子房間凌亂的故事,但是事實證明後來也很有出息。

網友1:我女兒的房間凌亂不堪,但是頂級別學霸,她說這樣學習效率高。

網友2:我上初中時課桌抽屜全班最凌亂,卻是成績最好的一個。

網友3:我女兒的書桌上幾乎永遠凌亂,滿滿都是東西,可她學習應然很好。

網友4:我們樓有個女的,她妹說她在家奇懶,亂扔東西,一到單位就眼睛發光,20多歲就開始做生意,現在有一個億了把,深圳房子就八套,還有兩個公司。

網友5:有一個朋友的兒子比較邋遢,衣服能不換就不換,能不洗就不洗,房間也是亂糟糟的不成樣子,但是人家現在是清華的博士後,生活習慣是多少會影響一些學習習慣,但是專註力和好的學習方法才真正是學習好壞的主因。

從網友們的分享來看,幾乎是一邊倒,認為房間凌亂沒有影響孩子未來的出息程度,照樣都過得很好。最後這位網友的分析一針見血,道出了房間凌亂的真諦。當孩子特別專註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忽略身邊的其他事情。所以,雖然孩子的房間在外人看來很亂,但是並不一定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孩子為什麼不想收拾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認為不收拾房間很有理。

孩子們上學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忙碌,做作業可能會做到10點以後,甚至11點、12點。孩子們可能也有想收拾的想法,但是沒時間收拾。晚上做完作業就睡覺,如果遇到猛漲期,還想賴床多睡一會兒,睜開眼睛還要早讀,匆匆吃上兩口飯,就要去學校上學,空餘時間是很有限。

孩子的房間雖然很亂,但是但是什麼東西放在什麼位置,大概都是有印象的,你收拾了,反而不知道在哪裡,這可能就是一種學習習慣問題。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正是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的房間變得更加凌亂。

從小沒有養成愛收拾的習慣:孩子其實從1歲多就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打掃衛生,但是家長會說「你還下,等你長大了再干吧!」挫傷了孩子打掃衛生的積極性,孩子慢慢就不喜歡幹了。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收拾房間,也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定,家長們早已忘記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了。

大人總是搶著給孩子收拾:大人看不慣孩子的房間亂,一看到亂了就抓緊給孩子收拾,還不忘數落孩子不收拾。因為既然有大人在幫助收拾,孩子自然樂得做個甩手掌柜。同時,面對大人的埋怨,孩子會在心理上形成反抗,「我就是不想收拾,看你能拿我怎麼著」,「我的房間好好地,你非要來給我收拾,讓我找不到東西,真是討厭!」

家裡總體上比較亂:還有的大人本身就是不喜歡收拾的,也難以給孩子做出表率,既然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埋怨孩子有問題了。

孩子的房間凌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是一個或者多個原因的的結果,每個家庭也不完全相同,都有自己對應的原因。

但是面對孩子的房間凌亂,大部分家長還是非常頭疼的。擔心孩子把東西亂放,找不到還要重新買,又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擔心孩子因為房間凌亂導致思維不清晰,影響學習成績。即使看了上面的理論和實際案例,不用擔心孩子的未來,但是從感官上也不想接受凌亂的現實。那到底怎麼讓孩子喜歡收拾房間呢?不妨嘗試下面的方法。

怎樣讓孩子變得愛收拾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提倡「要讓孩子發展對秩序和規律的尊重」,不喜歡收拾房間其實就是沒有尊重秩序和規律。孩子必須體會秩序和規則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會受到影響。書中提供了幾個讓孩子喜歡收拾的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1、幫助孩子

家長可以定期幫助孩子一次,和孩子一起收拾房間,但是不要批評孩子「你太不愛收拾了」。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一起收拾,孩子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孩子慢慢發現,原來把東西收拾得整齊有序,東西更容易找到,空間也變大了,感覺更舒服,以後就會喜歡收拾了。

2、體驗雜亂

家長對於孩子的凌亂全當沒看見,還要故意給孩子添亂,孩子玩的玩具、吃剩的東西、沒洗的臟衣服都放到孩子的房間,當孩子想找東西找不到的時候,家長就說「很抱歉,我也沒辦法!」

當孩子想玩沒地方下腳、想睡覺床上堆滿了東西時,會不開心,家長就說「這樣不方便吧?」孩子就會體會到凌亂帶來的不便。順勢問孩子應該怎麼辦,孩子就知道東西應該收拾走,才能正常的玩玩具、正常睡覺。

3、承擔自然後果

如果孩子總是亂放東西,就把這些東西專門放到一個大箱子里,當孩子需要找東西時,就讓孩子到那個大箱子里去找。大箱子里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孩子找不到,就會著急,因此能體驗到自己亂放東西帶來的後果,浪費時間,讓自己不開心,孩子就會明白原來亂放東西後果這麼嚴重。

4、制定計劃

組織一次家庭會議,徵得孩子的同意,將收拾房間列入孩子的計劃,並且寫出來。每次孩子不收拾房間的時候,把這個計劃拿出來,給孩子看。不要訓斥孩子,就用堅定的目光看著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這種威嚴,必須去執行。這是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方法,效果很好。

針對每一個不同的孩子,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也不能總是使用一種方法,經常使用也會失效。要不斷發揮創造力,找出一些友善的方法,引導孩子尊重秩序和規律。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媽悟語 的精彩文章: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孩子在前家長在後,很多家長做錯了
想讓孩子30歲成為好性格的人,請從管理好他的2歲開始

TAG:凝媽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