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翻譯|如 今

編輯|姬政鵬

除了《玩具總動員4》之外,這個暑期檔看起來將成為好萊塢主流大電影公司創意產品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低點——過去50年中的情況如何呢?

好萊塢在世人印象中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小鎮,但是今年夏天的好萊塢從發行影片上來看,就像是這個國家最保守、深陷泥潭和最缺乏想像力的地方。

自從5月的戛納電影節以來,美國評論界的關注點跟隨上映的影片回到了續集類影片或者翻拍影片上面(很大程度上是疲憊的)。除了一個例外——《玩具總動員4》,其他的大多不好,審美疲勞,完全沒有新意,淪為賺錢機器。其中有幾部甚至連錢都沒怎麼賺到。

除了皮克斯《玩具總動員4》的貢獻之外,從5月份到7月中旬的續集類影片有:《疾速追殺3》(John Wick: Chapter 3 —Parabellum)《阿拉丁》(Aladdin)《哥斯拉: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黑鳳凰》(Dark Phoenix)《愛寵大機密2》(The Secret Life of Pets 2)《黑衣人:全球追緝》(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夏福特》(Shaft)《安娜貝爾3》(Annabelle Comes Home)《鬼娃回魂》(Child"s Play)《蜘蛛俠:英雄遠征》(Spider-Man: Far From Home)和《獅子王》(The Lion King)。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2019年 《玩具總動員4》

從今年暑期檔的情況來看,由於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過去十年左右創造的許多重磅續集類影片要麼已經正式完結,要麼正在逐漸減少,因此缺乏創作力。難怪觀眾想從其他渠道尋找其對視聽產品的熱情。

很多美國的「電影狂」,或者說「大銀幕忠誠者」們,都有些擔心。今年足夠體面的戛納電影節堅持了這樣一種觀念,那就是世界各地仍在製作充滿活力和有野心的電影,而且我們都知道,現在正在製作的許多嚴肅而且非常有趣的影視作品在小熒屏上比大銀幕上要多。

儘管如此,「好萊塢」作品所帶來的是缺乏想像力又大膽的感覺,在「主要」電影公司的製片數量被削減的情況下,規避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企業風險。除了迪士尼之外,各家大電影公司「應該擁有一個自己風格」的想法已經隨風而逝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評論家會想念過去很久以前豐富的暑期檔,以及在「有冷氣」的電影院中逃避夏天炎熱的美妙夜晚。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2019年 《獅子王》

回顧過去幾年,他們從對電影的記憶中進行一些審視,是會有啟發性的。在過去50年的暑期檔中,美國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了什麼,會不會讓他們在過渡期間獲得了某種懷舊的感覺?他們如何評價今年暑期檔他們貢獻了票房的影片?

為了評估是不是理想化了對過去暑期檔的記憶,就得回過頭來審視一些電影——好的、壞的和丑的——從1969年開始,在過去50年中,以十年為單位,看看每十年的最後一年,暑期檔發行的影片。其實並不是都很美好。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1969年

1969年對於西部片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夏天,特別是因為新、舊西部片因為有《大地驚雷》(True Grit)和《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這兩部影片相隔一周上映——形成了真實而鮮明的對比。

在該年的5月底和7月,分別有《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和《逍遙騎士》(Easy Rider)上映,不久後伍迪·艾倫熱鬧的處女作《傻瓜入獄記》(Take the Money and Run)也上映了。然而,在該年暑期檔發行的其他影片,只證明了好萊塢與觀眾口味的改變脫節了,並且無能為力。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1969年 《傻瓜入獄記》

在50年前的那個暑期檔中,最令人驚嘆的慘敗是傑里·劉易斯(Jerry Lewis)的《異想天開》(Hook, Line and Sinker);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切·格瓦拉》(Che)奧馬爾·沙里夫(Omar Sharif)在該片中擔任主角;以及福克斯公司幾乎同樣荒謬的《主席》(The Chairman);喜劇主持人組合羅文和馬丁試圖通過《The Maltese Bippy》走進大銀幕;也許把《The Gay Deceivers》這部影片遺忘是最好的選擇。

1979

十年之後,在1979年,好萊塢大電影公司和市場營銷專家已經對電影策略進行了調整,而該年暑期檔的電影質量以及這些電影所引發的廣泛影響都值得注意。

這個夏天裡有兩部對現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科幻恐怖經典《異形》(Alien)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讓人期待已久並令人咋舌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1979年 《現代啟示錄》

在這兩部影片中間,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混合片單:蒙提·派森(Monty Python)瘋狂而又靈性四溢的《萬世魔星》(Life of Brian),通俗喜劇片《肉丸》(Meatballs)和《妙親家與俏冤家》(The In-Laws),里程碑式的恐怖片《鬼哭神嚎》(The Amityville Horror,最終成為該片年度票房第二的影片),邦德影片《007之太空之城》(Moonraker),《鬼追人》(Phantasm)和《帕特里克》(Patrick),受歡迎的續集《洛奇2》(Rocky 2),兒童片《大青蛙布偶電影》(The Muppet Movie),強大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逃出亞卡拉》(Escape from Alcatraz),大明星主演的浪漫喜劇片《奪標妙女郎》(The Main Event)和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瘋狂的恐怖獨立影片《電鑽殺手》(The Driller Killer)。在一個暑期檔你還想要什麼?

1989年

再過十年,來到1989年,續集類影片已經在觀眾的概念中變得根深蒂固,就像大電影公司所期望的那樣。

這個夏天最成功的電影,事實上是第一部《蝙蝠俠》影片,並且也是當年年度票房冠軍,現在仍然能看到這個系列的影片。其後是《奪寶奇兵3》(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捉鬼敢死隊2》(Ghostbusters II)《致命武器2》(Lethal Weapon 2)《龍威小子3》(The Karate Kid Part III)《星際旅行5:終極先鋒》(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 《十三號星期五8》(Friday the 13th Part VIII: Jason Takes Manhattan)和第18部詹姆士·邦德影片《007之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1989年 《死亡詩社》

考慮到是在短時間內看到所有這些影片,也是令人生畏的。在該年暑期檔上獲得成功的非續集類影片是《當哈利遇見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其次是《死亡詩人》(Dead Poet"s Society)。

還有兩部影片就像兩道明亮的光,預示了即將到來的電影業新氣象:斯派克·李(Spike Lee)的《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和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的《性、謊言和錄像帶》(sex, lies & videotape),它們逃離了流水線式製作。

1999年

1999年的暑期檔是上世紀好萊塢電影票房的高潮,但是幾乎沒有一部影片值得考慮回頭看第二遍,從《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Star Wars: Episode 1 — The Phantom Menace)開始就消耗掉了觀眾的熱情。暑期檔排名第二的影片是驚喜而來的《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第三名是《王牌大賤諜2》(Austin Powers:The Shay To Shagged Me)。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1999年 《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

但除此之外,有沒有人在懷舊時會談論甚至還記得當時受觀眾喜歡的《木乃伊》(The Mummy),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主演的《冒牌老爸》(Big Daddy),迪士尼的動畫影片《泰山》(Tarzan),《美國派》(American Pie)《鬼入侵》(The Haunting),《太空木偶歷險記》(Muppets From Space)或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難以想像的《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於7月問世,讓人們不太清楚該說些什麼,幾乎沒有什麼拍攝成本的《女巫布萊爾》(The Blair Witch Project)的票房是《大開眼界》的三倍以上。也許逃離到2000年似乎在當時是一種解脫。

2009年

然後是2009年,但新世紀實際沒有太多新的改變,事實上,暑期檔有7部影片躋身年度票房榜單前十名——《X戰警前傳:金剛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冰川時代3》(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變形金剛2》(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星際迷航》(Star Trek)和《達·芬奇密碼》(Da Vinci Code)。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2009年 《金剛狼》

該年6月份《拆彈部隊》也上映了,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動;在當時的時代,一家發行公司是希望奧斯卡能夠在9個月之後關注這樣一部電影嗎?這非常可疑。然而,除了皮克斯的《飛屋環遊記》和《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之外,這個暑期檔少有富有創意或喜劇元素的影片了。

要了解今年美國暑期檔和之前的差異,可以對比上文所總結的,觀眾去電影院100多年的歷史裡,大家去電影院在坐滿了陌生人的房間里進行觀影體驗。最近美國電影評論界被未來觀眾去的是不是電影院,看的是不是「電影」的猜測所淹沒。

比較常見的論點是,有新穎敘事,多樣化的故事,令人興奮的新編劇、導演和演員以及受歡迎的驚喜之作在家庭熒屏上隨處可見,但大多數在影院中放映的內容都是大投資且「安全」和熟悉的。

然而,正如上述評估所顯示的那樣,幾十年來,主要的電影公司在夏季大多數時候一直保持安全策略;只是現在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謹慎(雖然結果不一定可靠)並且沒有表現出會增加新穎和富有想像力的想法。

美國暑期檔50年流變:2019暑期成好萊塢低點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