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爆冷!中國人死亡原因最新排名,頭號殺手竟然是它

爆冷!中國人死亡原因最新排名,頭號殺手竟然是它

如果問「什麼疾病最致命?」相信許多人都會回答:癌症

近些年,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奪走了無數生命。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預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這個可以防癌、那個多吃了會得癌……然而,被千防萬防的癌症,其實並非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而是它——中風。(註: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本文所指中風是指內風,又稱腦卒中,卒中等)

柳葉刀發布我國死亡原因排名:中風位列榜首

小微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援引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文章,可以說近年來《柳葉刀》發表了一系列有關中國人健康相關的研究文章,為了國人的健康生活、生生死死操碎了心。前不久,《柳葉刀》又發布了一篇重磅論文,文中稱,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風

這篇名為《1990-2017年中國及其各省的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一個系統分析》的文章,是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從282類致死原因中總結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什麼是中風?這個殺手有多可怕?

中風又稱腦卒中(stroke),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實質出血、腦室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腦卒中指多種原因導致腦血管受損,局灶性(或整體)腦組織損害,引起臨床癥狀超過24小時或致死。具有發病率、致殘率、複發率和死亡率高的特點。

根據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

我國現有中風患者1494萬,每年新發病率330萬人;

我國有10%~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歲之前就發病了;

我國中風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比美國的平均發病年齡早10年;

每年腦血管病死亡154萬,存活者中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中風患者中有近六成面臨高複發的風險,中青年患者複發風險更高。

可以說,中風給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帶來巨大陰影。

為何我國中風發病率如此之高?

研究發現,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地區就在東亞,高達38.8%。而具體到國家,我國則是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國家,我國居民中風的風險率達到了39.3%。同時,我國男性的中風發病風險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過了41%。

為什麼中國的中風發病率如此之高?導致中風的原因,基本和生活習慣、生存環境有關。吸煙、喝酒、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中風的高發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高鈉攝入。小微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高鈉(鹽)是最毀國人健康的三大飲食習慣。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現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的鹽應少於6克,但調查顯示中國人實際的攝入量約為12.5克,是推薦量的兩倍還多。多項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基因檢測讓您遠離中風的「魔爪」

不同於神秘的癌症,雖然中風是國人的頭號殺手,但它並非不可預防,事實上80%以上的中風是可以通過早期預防手段降低發病風險的。而基因檢測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早期預防手段。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除外傷外,幾乎所有疾病的發生與人類基因密切相關,而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是由先天的基因遺傳和後天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導致的。通過一次基因檢測就可以提前了解自己是否為中風的高危人群,並且可以根據檢測結果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

微分基因提供的《心腦血管疾病基因檢測》服務,通過檢測心腦血管疾病(其中腦溢血、腦血栓屬於中風的常見類型)相關易感基因和常用藥物吸收代謝相關基因,評估受檢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遺傳風險,預知受檢者對常藥物的療效和毒副反應。幫助受檢者根據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科學地調整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發生。如果不幸發病,指導受檢者選擇正確的藥物,規避無效用藥和有害用藥。真正做到發病前「提早預防」,發病後「精準用藥」的個體化健康管理,從而讓您遠離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魔爪」。

中風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一旦造成腦細胞死亡腦功能損傷的,多不能治癒,且後遺症多,甚至複發性也很高。因此,對付這位高居中國死亡原因榜首的「大佬」,越早知道自己的發病風險、越早進行干預,我們的健康就越有保障。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分基因 的精彩文章:

送幾瓶好酒就算盡孝心?這才是最貼心的父親節禮物!
吃水果拉肚是食物過敏?人家表示這鍋不背,該讓他來背

TAG:微分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