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被虐致死的貓

被虐致死的貓

文/ 龍泉道人 首發/ 雲南道教網

本文共計1642字

閱讀本文大致需要7分鐘

.................................................

這是一位朋友給我發的案例。原本半個月前就答應他就此案例寫點啥,但一直沒有時間,今日深夜無眠,方想起此事。深感抱歉。

朋友說,他最近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按照他的說法,似乎已被心魔所乘,變得很殘忍,甚至抓住那隻陪伴自己多年的貓往地上猛摔,致使那隻貓被活活摔死。事後後悔至極,但已然於事無補。

他問我那隻貓當如何處理,我讓他好好埋葬,燒些紙錢,並誠心懺悔。最後不免就修行的問題叮囑幾句。朋友是修行人,但很顯然,他已偏離了軌道,不僅無法修出慈悲心,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心魔。不過,他能心生悔意,這是難能可貴的。

未曾修行過的人,總以為憤怒是人之常情,屬於七情之一,也是感情的宣洩。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人的感情需要一個出口,有些感情壓抑太久而得不到宣洩,會形成巨大的壓力,因而有的人選擇大聲吼叫,有的人則那什麼東西出氣。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講,這些方法也未嘗不可,只不過,若為了宣洩情感而傷及無辜,就趨近於殘忍了。

修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七情六慾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不是完全絕情去慾,而是學會找到某種平衡。這個平衡點往往是變動的,因此我們需要適時調整自己,便不至於偏離。而調整的方式,是去除不必要的慾望。

人體七情六慾所產生的能量往往是負面的,與信仰產生的能量不同。信仰產生的能量可以讓人振奮,但七情所產生的能量則使人產生更多慾望,慾望會反作用於七情,並形成一種莫名的壓力,使人堵心、鬱悶、沮喪、悲傷、墮落,或者憤怒、嗔恨,當這些情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我們便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一位朋友說,她最近已瀕臨崩潰,因為她從未得到過家人的認可,那怕一句稍帶肯定的話語,她也從未聽其父母親口說過。因此,她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無法與家人正常溝通,那些負面情緒慢慢在心中累積,卻無處宣洩,甚至產生過自殺的念頭。

我跟朋友說,不被家人認可,雖說問題在於父母,但與自己的期待有關。當我們一直期待來自別人的認可,我們就活在期待中,當期待得不到滿足,我們便會失落甚至沮喪。然而,當期待變得可望不可及,何不放棄期待,而以平常心待之,或許就沒那麽失望了。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期待某事的發生,這件事或許越不會發生。我不知道此間的原理究竟為何,但我知道,這似乎就是道。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反著來的。因此,當我們越憧憬美好的未來,未來總是不盡人意;當我們越想成為什麼,我們總是離夢想很遠。

正因為如此,修行人總是活在當下。須知,憧憬未來時,我們便活在未來;回憶過去時,我們就活在過去。過去的已然過去,不可追回,未來的尚未到來,而且未來總是未知的,對未來的任何一種憧憬都只可能是幻想,而幻想會讓人變得虛浮。唯有活在當下,經歷每一個當下,方才不至於迷失。

當下是動態的,持續發生著的。而當我們不再執著於七情,七情便不會形成過多慾望,慾望對七情的反噬力也會相應減弱。因而,當我們覺得自己精神壓力過大,往往是活在過去形成的。對過去的偏執,不僅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壓力,還會與當下產生的情感糾纏在一起,然後,任何一件不順心的事情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當我們談修行的時候,我們其實只是在學著掌控自己的七情而已,而能控制好自己的七情,就已經算是很好的修為了。至於能捨身為人,普度眾生,那已經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因此,若以此來理解修行,我們便會覺得修行二字變得親切很多,不再離我們那麽遙遠。

然而,學會掌控七情卻是其他修行的基礎,七情有節則欲不妄生,然後才能談各種功法,否則容易為魔所乘而言行難以自控。朋友虐貓只是一種情感壓力的宣洩,其實,除此以外,他也滿口道德金句,也能行善積德,只不過沒有處理好自己情緒,尚需精進修行。

那位瀕臨崩潰的朋友亦如此,只不過依然活在期待之中,明知那種期待得不到迴應,何不放棄期待呢?須知,當我們試圖改變別人時,我們似乎已經錯了。我們以為被別人傷害,傷害我們的人可能是自己。真正的修行不是改變別人,而是修正自己。其實,所有的問題都只與自己有關,與他人無干。修行,無非認清自己,修正自己而已。慈悲。

[2019.7.10 |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即刪]

·end·

—如果有所收穫,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以下為廣告本人經營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道教中的「九天」是哪九天?
清微雷法之掌心雷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