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9年「中國闡釋學理論與實踐」高級研修班側記

2019年「中國闡釋學理論與實踐」高級研修班側記

2019年7月13日,「中國闡釋學理論與實踐」高級研修班結業儀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闡釋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江教授為完成學習和研討任務的每一個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本次研修班歷時一周,旨在培養中國闡釋學研究的中堅力量,打造當代中國闡釋學學派。國內闡釋學領域9位權威學者先後為學員授課11次,開展專題討論2次,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史哲不同學科的40餘位青年學者參加了學習和研討。研修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文學批評研究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闡釋學高等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承辦。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在簡短的結業儀式上,張江教授表示,以中國理論闡釋中國經驗、以中國道路印證中國理論、創建具有新時代特質的中國闡釋學派是一項崇高的事業,開辦闡釋學高級研修班是推進這項崇高事業的重要舉措。今後,要就闡釋學的一般理論問題與學科專業問題集中研討,切實把當代中國的闡釋學研究推向深入,以切實的學理研究成果貢獻於新時代。他希望學員回到工作崗位後,在教學研究過程中,能夠自覺運用科學的闡釋學原理和方法,把當代中國闡釋學普及開來,以之為推手,從而推進當代中國的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在晚間舉行的座談會上,學員們暢所欲言,對參加這次研討班的收穫給予了充分肯定。

古今中外闡釋學理論的匯通與融合

研修班所邀請的老師來自不同學科背景。他們有些古典學養深厚,有些西學造詣精深;有些擅長理論建構,有些精於文獻考據,代表了闡釋學豐富的學術面向,為學員打開了古今中外跨學科、跨領域、跨時段的寬闊學術視野與思想空間。

瀋陽師範大學趙耀認為,張江教授從「闡」與「詮」的詞源學考辨出發,強調中國闡釋學要從中國文化傳統出發,為中國傳統學術資源的現代更新指明了方向,為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理論建構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原創理論獲得世界的接受與認同提供了可能。

揚州大學於琮提出,張江教授提出的「強制闡釋論」是對當下文學評論的重要警醒。詞學研究專家施議對先生批評學界或者力證易安為愛國詞人,或者以有色眼鏡將其作視為艷詞,這種強制闡釋是在「詞外討生活」,是「『知人論世』之現代化操作」與「『以意逆志』之機械化運用」。他建議關注文本話語,「從知音作者入手」,從「造語與鋪敘」細細研究,探尋「易安體」,為李清照其人其詞歷史定位。

國防科技大學王勉對李春青教授將《孟子》「以意逆志」的思想解讀為建基於主體間性的對話深有觸動。李春青教授對朱注「逆,未至而迎之」進行了創造性的解釋。「迎」並非讀者對於作者意圖的單方面探尋,而是作者與讀者的相向而行,這意味著藉助於闡釋,過去的作者與現在的讀者之間建立了對話,兩個主體之間展開了平等的交流。

西南大學張雨談到李紅岩研究員的「通人」之說對他的觸動時說,闡釋學當然是方法,但這是指向「真實」的方法,而不是只指向「事實」的方法。闡釋學可以進入歷史、進入文學、進入藝術,最根本的是,闡釋學是理解世界的方法,決不能只停留在碎片化的知識上,而是應當「闡」與「詮」相結合、理與事相結合、詩與史相結合,從而真正打通知識壁壘,實現人類理性的升華。

多學科視野中的闡釋學方法

研修班的學員來自不同學科,彰顯了闡釋學發展蓬勃的活力和作為一般方法論的廣泛適用性;人文學科的不同領域與分支都應當高度重視闡釋學,注意闡釋的一般規律性問題。

江蘇師範大學溫德朝從事的是文學空間敘事理論研究,他認為,闡釋理論的空間性特徵至少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讀者與作者、文本的交往對話,二是同一文化圈中不同讀者的交往對話,三是跨文化語境中的交往對話,第三種情況因語言翻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意識形態等方面的限制,更容易產生「強制闡釋」。正視闡釋學的空間性特徵,有助於更好地把握作者意圖,進而編織無限豐富開放的文本意義之鏈。

山東師範大學張利增找到了闡釋學與自己的研究領域——哲學諮詢的結合點。闡釋學尋求對文本的理解和解釋,這裡的文本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文本,也包括自我與他者的關係、語言及世界。哲學諮詢通過闡釋學方法揭示來訪者生活經驗的意義,使來訪者達到對自我和世界的理解,從而幫助來訪者解決和應對其問題,由此,哲學諮詢是一種闡釋活動。

南寧師範大學顏小芳從自己研究的符號學的角度看待闡釋學方法,她認為,從哲學角度看,符號學具有深刻的解釋特性,符號學已不再停留僅對意義形式做靜態描述,而是走向人的主體、精神與價值領域,與解釋的流動性相融合。闡釋學要想成為科學的方法論,其結果也將會越來越靠近符號學,甚至藉助符號學的力量,完成它的科學論轉變。

北京大學博士生徐俊菲主要研究中西方戲劇舞台空間的差異,通過幾天的研修,她對闡釋學的框架、研究思路和理論建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她發現,對中西方舞台差異的解讀可以從「闡詮辨」的角度切入,對中西方哲學觀、戲劇戲曲文本、時空觀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也許會開拓出一個全新的視野。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王雨蕭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研究,她認為,闡釋學是中國哲學很重要的一種研究路徑,中國哲學史的發展進程即是在不斷的闡釋與創新中得以發展的。中國哲學離不開「概念」二字,而對概念的研究則需要闡釋學的知識。例如「吾喪我」中的「吾」和「我」是否不同?如何不同?「學而時習之」的「學」與「習」是否不同?如何不同?張江的文章對此均有具有啟發性的拈示。中國哲學的研究過程可以說是對中國闡釋學的一種實踐。

構建與發展當代中國的闡釋學

研究闡釋學,追蹤辨析古今中外豐富的闡釋學資源,探討闡釋的一般規律性問題,揭示「理解」的內在屬性,凡此種種,最終的落腳點在於構建與發展當代中國的闡釋學。在科學的闡釋學視野與學理支撐下,古老的中國智慧會煥發出當代的神采,豐富的中國實踐會彰顯出創造的光輝。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張向榮認為,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闡釋學也是建立在詩性的基礎上。然而,它一點也不缺少問題意識、生命價值和人類思想。中國闡釋學包容而富有張力,融匯了西方闡釋學的方法論優勢,又蘊含中國詩學的宇宙智慧。因此,中國的闡釋學發展必將在強調民族詩性審美要義的基礎上,與西方方法論攜手走向更加融通的思想共同體。

西北大學李有軍提出,構建與發展當代中國的闡釋學是基於中國本土場域的話語生產與理論建構,立足中國闡釋學的主體性存在,才能構成與西方闡釋學對話的可能。中國自古有巫史、巫覡、巫儺等文化傳統,構成了早期神人對話的最早「闡釋者」。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巫史等漸次演變為具有現代意識的「人文知識分子」,成為闡釋並建構世界意義的主體。在張江教授從文字學「闡」「詮」基礎上,可進一步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傳統中巫能通鬼神並傳諭於人的文化傳統,構成中國闡釋學學術研究的增長點。

華中科技大學邵華認為,中國闡釋學要成為一門學問,必然具有普遍性,為此需要廣泛地借鑒國外闡釋學已有的成果,尤其是翻譯研究長期受到忽視的方法論方面的著作,另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對中國傳統的闡釋學思想進行總結提煉。中國闡釋學的建構應該立足於當代世界學術發展的背景,緊密結合闡釋實踐,借鑒中西傳統闡釋學的概念、範疇和思想,提出新的創見,在中西古今的對話中推動闡釋學事業的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闡釋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張江教授 本網記者張雨楠/攝

張江教授總結說,闡釋學作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基礎性方法,對各個學科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一個人有了闡釋學的理論自覺,就會對話語的生成、傳達和接受的過程有明確的意識,在從事具體學術研究時,眼界和方法上就能上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有了闡釋學的眼光,對於學術、世界乃至人生都會有新的看法和認識;只有經過母語的思維,闡釋學才能在中國獲得真正的生命,才能成為中國的闡釋學;要在方法意義上把闡釋學在各個學科展開,從而實現它的哲學生命和本體論生命。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李紅岩研究員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本次研修班的導師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李紅岩研究員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了詩與史、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歷史撰述中真實性寫作與事實性寫作、創想與擬想、表現與再現等範疇的關係,凸顯了闡釋學在歷史闡釋中的重要作用。他藉助於張江對於「闡」與「詮」的研究成果,認為「闡」與「詮」不僅可以說明孔子以下的中國思想史,而且足以將孔子以前的中國思想進路貫穿起來。西漢今文經學為「闡」,東漢古文經學則為「詮」;乾嘉漢學為「詮」,但皖派為「詮」中之「闡」,吳派為「詮」中之「詮」;在《春秋》學中,公羊為「闡」,左氏為「詮」。「闡」與「詮」兩條路線貫穿於中國思想史中,也貫穿於中國學術史中,成為考察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基本線索。他認為,當代中國的闡釋學應該形成大闡釋學的格局,亦即以哲學闡釋學為核心,形成文學闡釋學、法學闡釋學、史學闡釋學、科學闡釋學、醫學闡釋學等等環繞的同心圓結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執行院長張跣教授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執行院長張跣教授代表研修班的承辦單位對大家能夠在酷暑中完成研修表示了祝賀,他勉勵學員不忘學術初心,為構建中國闡釋學而努力,在其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和學術生命。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張雨楠/攝

2019年「中國闡釋學理論與實踐」高級研修班與會學者合影 王華/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青年馬克思如何走近「三大理論來源」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