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聚焦《資本論》與新中國七十年

聚焦《資本論》與新中國七十年

7月13—14日,主題為「《資本論》與新中國70年」的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21屆年會在四川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資本論》的當代價值及文本研究、《資本論》與中國經濟、新中國70年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新時代改革開放等話題展開熱烈研討。

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林崗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角度出發,系統梳理了馬克思的經濟學分析範式。一是用生產關係必然與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來解釋社會經濟制度變遷;二是以生產資料所有製為基礎確定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三是依據經濟關係來理解政治和法律制度以及道德規範;四是在歷史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制約中分析人的經濟行為。林崗還以交易費用理論、資本理論、新經濟史、效用論為例,指出了西方經濟學若干理論錯誤的方法論根源。

武漢大學教授顏鵬飛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真信、真懂、真學、真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應做到「四個分清」,分清哪些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

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表示,學界應將《資本論》研究與新中國70年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緊密結合,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豐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四川大學教授周春結合自身研究,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分為五個方面,即中國特色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範疇研究、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研究、社會主義消費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內部矛盾研究。他認為,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要研究中國經濟建設的實踐與經驗,總結規律,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理論成果來指導中國實踐。

論及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南開大學教授何自力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前工業化、工業化、去工業化、數字化四個階段。當前,資本主義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的優勢已嚴重衰竭,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難以調和社會矛盾,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難以凝聚人心,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不再具有廣泛的示範效應,資本主義國家喪失了對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能力。

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振中認為,當前應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四川大學教授朱方明長期關注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問題。在他看來,深度貧困地區通常位於交通不便、市場規模小、信息資訊不發達的區域。這些區域的共同特徵是距離中心城市較遠、市場不發達。但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甚至中心城市,同樣存在深度貧困人口;在深度貧困地區,也存在一定數量比較富有的人。朱方明認為,造成深度貧困的直接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是在市場經濟中,各種可能導致深度貧困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貧困人口與中心市場的經濟距離較遠、市場交易參與度極低這兩個方面。因此,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應當縮小貧困人口與中心市場的經濟距離,在提高他們的市場交易參與度方面發力。

會議由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四川大學主辦,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動態》編輯部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7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2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地方立法監督:問題與路徑探索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批判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