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瘋狂投遞簡歷後卻沒有OFFER,怎麼辦?

瘋狂投遞簡歷後卻沒有OFFER,怎麼辦?

職場上,有些求職者表現比較極端。其一,為了找到工作瘋狂投遞簡歷;其二,一旦遇阻,馬上否定自己;其三,當反思原因,解決問題的時候,竟然將所有問題都歸結於自己的情緒或者怨天尤人。

總體上來說,在面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獲取合適的職業機會上能力不足,在職場中基於問題解決的自我把控能力不強,面對問題理性思考尋找正確解決方法的問題解決能力不強。片面、激進和情緒化成為了個人的特點。有待改進。

一、求職選擇的道理和方法比較簡單,但是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心、梳理自己的職業路徑。

1.很多道理,大家都會說,也都說過。要想求職成功,需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

什麼是職業目標,對於求職者個人來說,就是要明確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俗話說,男怕進錯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識背景、職業需求和專業興趣,都有不同的個體特徵與優勢和短板,在求職之前,要明白適合自己個體特徵與職業需求的具體目標是什麼?要知道分析適合自己工作的區域與行業有哪些?要知道自己能夠滿足哪些崗位的職業需求?

沒有一個篩選、辨別和分析的過程,盲目投遞簡歷,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2.在實際的就業過程中,有太多的人沒有耐心,希望一蹴而就。但正是這種心態,讓他們功虧一簣。

因為個人財力、環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人在實際求職過程中,呈現這樣一個特點:

一開始不著急,眼光放得很高,一般崗位或者企業不屑一顧。但過不了多久,隨著財力的消耗和個人對於求職成功的渴望增強,開始由好高騖遠迅速轉變為只要有崗位需求就想參與、只要有就業機會就希望試一下。

一開始是過高的估計和定位自己,導致人為忽略掉很多不錯的機會,到後來就變成了盲目的撒網式求職。因為針對性不強,匹配性不夠,導致成功的幾率較低。這種相對不理性成熟的求職方式在很多求職者的身上都存在,最後好不容易湊合一個職位,入職後卻發現與自己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幹不了多久就要辭職。

有句俗話,叫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還有句俗話叫做「不打無準備之仗」。我理解相關求職者的心情,但是越是急躁、越是不理性的解決問題,越是沒有耐心,越是耽誤自己的機會和時間。

3.這種做法實際是在算一筆糊塗賬。

如果問起求職者的職業目標,絕大部分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找個工作。豈不知,工作的機會很多,但適合你的其實並不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能夠有的放矢。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都不知道,你連努力的方向都是稀里糊塗的。

很多求職者說,想要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這話沒錯,但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具體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能否勝任?連這些基本的問題都搞不清楚的話,想要求職成功就不容易。

要想求職成功,首先要靜下心來,戒驕戒躁,然後梳理自己的真正目標,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二、要知道,海量的就業機會,屬於你的就只有一個。

很多人忽略了人崗匹配的基本屬性在實際的人剛匹配過程中,有三個基本屬性是無法違背的:

1.量力而行

不是所有崗位都適合自己,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機會不一定是自己的菜。到底什麼崗位適合自己,首要的條件就是自己的特徵和實力。很多求職者忽略這一基本事實,漫天求職,結果換來的是很多泡沫的機會,甚至上當受騙。

現在有多少活生生的例子告訴大家,一些盲目求職的人最後掉入了不法機構的陷阱,或者連續失意而歸。但是很多人還是前赴後繼,不失敗一回,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的。

2.適可而止

什麼叫適可而止?就是在你求職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符合自己需求的崗位和機會,就要果斷抓住,而一旦面試成功就要堅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沒有機會的時候渴望機會,而一旦有機會的時候月不懂得抓住和珍惜,覺得可能下一個機會更好,而非常遺憾的放棄已經到手的職位。

適可而止本質上體現的是個人的目標穩定性和對於自我選擇的信心。如果對於自己的目標似是而非或者對於自己到底能做什麼或者不能做什麼沒有信心,那麼即使有機會在你面前,也不一定能夠認識到,即使認識到也不一定能夠抓住。

事實上,很多求職者不斷放棄到手的面試機會或者入職機會,而錯誤的選擇一個不適合自己或者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最可悲的是,最後後悔的時候都沒有認識到真正問題的原因是自己,而是繼續怨天尤人。

C.一人一崗

即使你的能力很強,即使你非常優秀,也擋不住一個基本的事實。在海量的機會面前,屬於你的只有一個。基於這個事實,求職者必須意識到,自己簡歷投遞和面試的崗位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漫無目的的撒網。哪怕一次你只投遞一個職位,如果成功了,你所做的就是對的。哪怕你把所有的崗位都投遞一遍,如果沒有合適的機會那也沒有用處。

一人一崗代表著你求職努力的方向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代表著求職的效率不是來自於海量投遞,而是精準投遞。

要想求職成功,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來進行精確選擇,而一旦有機會就要果斷出手。否則便會不斷的失敗,不斷的遭受挫折。方法越是錯誤,受到的挫折感越強,挫折越多,對自己的信心和判斷能力打擊越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三、情緒和自我否定是求職路上的兩大障礙。情緒的失控或者過度敏感是由於個人對於努力結果的不正確評價引起來的。

一開始的時候急功近利,對結果抱有極大的信心,非常的樂觀,但事與願違的情況下個人馬上轉變為悲觀。這種由盲目樂觀轉變為盲目悲觀的原因就在於「盲目」二字。

1.一開始是盲目求職,盲目判斷,脫離了對於目標企業、求職競爭、人力資源市場和自己具體匹配性的理性分析與冷靜判斷;之後,是對於階段性失敗的盲目悲觀,這悲觀的原因不是對於一個階段努力的否定,實際是對於個人未來渺茫的憂慮和擔心。

2.不從實際出發,不冷靜理性、不真正的反思自己,卻只把目光放在表面的得失與毫無意義的樂觀或者擔憂上,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感情浪費。

其實,還有不少求職者,失敗之後會繼續海投簡歷,然後繼續盲目樂觀,然後繼續失望和悲觀下去。這嚴重脫離了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等人才應具備的心理素養與思辨能力。情緒化越強,越是走向希望的反面。

正確的求職要注意三點:

1.要知道,失敗沒有關係,哪怕99家單位都不給機會,只要最後有一家單位給機會就夠了。

沒有哪個人在求職的路上一定是百戰百勝的。一方面企業的HR也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人才評估和選拔上也會出現判斷錯誤,也會浪費人才。哪裡有那麼多伯樂?如果失敗了,就當是自己沒有遇到伯樂好了。

但是,多數的失敗並不重要,為什麼呢?因為你只需要一個崗位和機會就足夠了。可能你連續求職三個月,也可能你被數百家單位放棄,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你不需要他們都敞開方便之門,也不需要他們的HR都欣賞你,假以時日,你只需要一家單位認可你就夠了。

所以,你應該苦苦尋找的是那個在某個時間等待你出現的單位和機會,而不是迷失於林林總總的無數否定掉你的企業。

2.定向求職是最重要的

千萬不要海投簡歷。一方面,跨區域的海投簡歷,基本不會被單位接受,尤其對於一個「資歷」平平的普通求職者,異地單位會基於工作穩定性和入職可行性的考慮直接斃掉你;另一方面,把一家單位所有崗位都投個遍,你一定會被否定掉,作為企業及其招聘人員最厭惡的就是這樣的求職者。

要在梳理自己求職意向的前提下,有選擇、有目標的投遞相關企業的相關崗位。

3.不要把大量時間消耗在簡歷投遞上,而是花在簡歷的準備上

簡歷投遞只是你求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為了保證建立投遞的效率,要在投遞之前具體了解目標單位、目標崗位的信息,結合自己的客觀實際,實事求是的評估投遞的可行性。

同時,分析大量的招聘信息,就自己感興趣的崗位類型的任職要求和崗位職責進行統計分析,然後有針對性的優化自己的簡歷,突出簡單信息與目標崗位的匹配針對性。如果沒有一份有效的簡歷,你就是投遍所有崗位,都不一定有OFFER給你。

作為年輕人,幾次失敗並沒有什麼。就連馬雲這樣的人才,當年求職不也是處處碰壁嗎?

基於實際來說,簡單的簡歷投遞,背後滲透的是客觀的自我評估、職業的路徑選擇、客觀理性的做事態度,以及基於「有備無患」和人崗匹配的簡歷優化、有的放矢與自我堅持。如果你做到了這幾點,就不會過度自我否定,也不會情緒化,OFFER也會隨之而來。

PS.尋找濟南或泰安區域自媒體運營的合作夥伴。有意請直接微信聯繫「黃藥師」。由自媒體粉絲或內容運營經驗或者由電商推廣運營經驗都可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相忠 的精彩文章:

有多少人工資能達到5000塊?
老闆喜歡遲到加班的員工還是暗示上下班的員工?

TAG:黃相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