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瘋狂的 ETC:一場關於賬戶的戰爭

瘋狂的 ETC:一場關於賬戶的戰爭

1

最近,ETC 到底有多瘋狂?

7 月 9 日,A 股上市公司萬集科技發布的 2019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 2019 年半年度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 40%-50%,其中,ETC 業務收入增幅較大。報告期內,ETC 電子標籤銷售總額增長超過一倍。

而另外一家同樣以 ETC 業務作為主營業務的 A 股上市公司金溢科技,也在近期發布了 2019 年半年度業績預報的修正公告,修正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200-4800 萬人民幣,較 4 月時發布的 800-1300 萬的盈利預期有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這兩家公司的股價分別較年初時上揚了 140% 和 220%。

兩家公司扭虧為盈,且實現業績大幅上揚,成為了 2019 年上半年各方爭奪 ETC 市場的一個縮影。事實上,他們的活躍其實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到,銀行以及新金融巨頭們才是這一輪 ETC 市場爭奪戰的主角。

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微信已有 50 多個小程序支持 ETC 服務,微信城市服務的 ETC 服務也覆蓋了 8 個省份共 118 個城市,更多城市正在接入中。支付寶則攜手中國郵儲銀行提供全國的 ETC 服務。兩者的共同特點在於硬體設備免費、高速通行費打折,而且動用自己的入口與流量不斷加大推廣力度

這很難不讓人想起去年此時,移動支付巨頭們在公共出行領域的爭奪戰,一城一池地「攻佔」,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銀行的參與感和推廣力度似乎比前兩者更大。

過去一段時間,朋友圈、公眾號、車站、加油站 …… 各種線上線下場景里,銀行的 ETC 的營銷活動層出不窮。一些在銀行的朋友說,和鄰居打招呼第一句話都變成「辦 ETC 了嗎?」

2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 ETC 會在此時爆發?

當然,一個直接的動因是兩個月前下發的一份文件——交通部印發《關於大力推動高速公路 ETC 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中提到:到 2019 年底,各省 ( 區、市 ) 汽車 ETC 安裝率達到 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 ETC 使用率達到 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

而截至 2019 年 5 月底,國內的 ETC 用戶約 8367 萬人。換言之,從 6 月到 12 月,要完成一個億的新增用戶。

天風證券整理的數據則顯示,2018 年底,中國 ETC 用戶滲透率僅為約 32%,這意味著,到 2019 年底,需要安裝 ETC 設備的車輛總數要超過 1.4 億輛,這個數量比過去四年的增長的總和還要多。

從短期來看,這是一個已經規劃好,靜待爆發的市場。而從長期來看,「智能汽車」、「智慧交通」甚至更廣泛意義上的「智慧城市」也決定了城市交通重要的發展方向——電子化、無人化和智能化。

事實上,ETC 如今的服務相較於於十幾年前其剛剛問世時,確實有了很多進步。

比如硬體設備的造價不斷降低,從之前的數千元降低至如今的幾十元,而且在大力營銷之下,基本上實現完全免費,與此同時,線下到銀行網點安裝、激活的環節也逐漸簡化,硬體門檻被基本抹平。此外支付,、卡、凍結資金、圈存等複雜、僵化的金融服務也有了改善。

用戶的接受程度要比以往更高,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前提。

而從銀行和新金融巨頭的角度出發,一個被頻頻提及的觀點是,它們可以利用這一項新業務提升發卡量(尤其是信用卡),綁定優質車主作為持卡人,進而增強客戶黏度,帶來存貸款等業務的增長,甚至藉此機會將業務鏈條延伸,切入交通系統 、布局產業互聯網。

一個最為直接的例子其實來自貨車 ETC 領域(區別於小汽車的 ETC,貨車的高速收費模式需要稱重,流程更複雜)。

一家提供物流匹配的互聯網平台貨車幫(現已與「運滿滿」合併為滿幫))曾經聯合地方交通部門和銀行,為貨車司機提供 ETC 服務。並在積累用戶、數據之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引擎提供 ETC「白條」、消費金融等一系列基於場景和細分人群的金融服務。

當時在線上、線下的大力營銷之下,貨車 ETC 的發卡量猛增,ETC「白條」累計貸款量也迅速增長。

3

前述政策的規劃、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的發展,確實使得 ETC 成為了一個即將爆發的市場,但是從場景到獲客,再到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甚至切入產業互聯網,這個條路真的有這麼容易走通嗎?

尤其是對於銀行而言,相比於互聯網巨頭在流量、獲客方面的強勢,ETC 又能否真的為所謂場景和生態帶來加成?

目前來看,ETC 確實給了銀行一個機會將自己推向台前,並且催生了金融需求,包括銀行發卡、押金、支付等等 ……

但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終究還是有差距的。對於用戶而言,私家車的 ETC 其實並非像貨車 ETC 一樣是一個高頻的場景,用戶的需求與使用頻次遠不及後者。

事實上,這也是困擾了 ETC 行業多年的問題。從 2007 年 ETC 進入市場到如今,許多車主沒有動力辦 ETC 的根本原因在於需求沒有那麼強烈——每年走高速的次數屈指可數,節假日時還是免費的,如果需要付出高昂的硬體成本、完成複雜的線下流程,顯得格外得不償失。

如今,這個問題其實依然存在。即便是在客觀環境的推動下,車主主動完成了硬體升級、並成為了銀行的持卡用戶,在低頻的需求之下,這張卡片對於連接銀行和用戶之間到底能發揮多大的價值呢,其實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更何況,眼下對於銀行而言最關鍵的問題,其實並非是發卡。以此前發展最為激進的信用卡業務為例,央行一季度數據顯示,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 6.90 億張, 環比增長 0.63%,人均持卡量保持不變。

銀行卡發卡量持續增長,但環比增速跌入個位數,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信用卡正在進入存量時代。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許多為銀行提供 to B 服務的公司都接到了銀行相似的需求——激活休眠卡,提升用戶的活躍度。

從某個角度來看,ETC 之於銀行,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的開始而已。

來源:未央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唯品會29億收購杉杉,用2年利潤大手筆收購,唯品會意欲何為?
The Void又一輪融資,默多克兒子領投2000萬美元,高通、迪士尼跟投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