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底沉寂30年核潛艇發生泄漏,輻射高出10萬倍,俄束手無策

海底沉寂30年核潛艇發生泄漏,輻射高出10萬倍,俄束手無策

核潛艇發生意外時,最害怕的就是發生核泄漏。這些沉睡在海底的核污染給人類和環境帶來的危害遠不是報道的數字能夠划上句號的,因為核輻射的潛伏期長達幾十年。蘇聯核潛艇從50年代至今,發生過120多起事故,而美國海軍有8艘潛艇因意外事故而沉沒或退出現役,儘管核潛艇在水下核泄漏的危害性很小,但是也很讓人擔心。海洋上發生核事故會很快影響各國,因此,核潛艇的核安全受到世界普遍關注。

近日挪威同俄羅斯專家一起搭乘""耶奧格.薩爾斯""號科考船,到""共青團員""號核潛艇沉沒地點進行勘察,這次勘察結果讓所有人感到意外。這次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艇上的核設施出現了泄漏,其輻射水平比正常海水高出10萬倍。

1989年4月7日,「共青團員」號在挪威海進行演習。7號艙溫度驟升至70攝氏度以上,軍官們意識到已經發生火災,遂下令控制火勢,但已無力回天,損壞的氧氣閥門成了爆炸源,在這次事故中,69名艇員僅27人倖存。但是該艇下沉前,反應堆已經關閉並沒有損壞,這麼多年來,經過海水的不斷腐蝕,反應堆出現了破損發生了核泄漏。而該艇的沉沒地,為挪威重要的漁場。對此俄羅斯也束手無策,如果打撈的話將耗費10億美元的成本,而且可能造成更大的泄露。

核潛艇退役後處理也是世界各國一直關心的話題。核潛艇艇體的許多部位,也帶有輻射污染源或受到污染的部位,必須進行符合規定的處理。整個過程工作難度非常大,要求規格高,耗費時間長,開支巨大。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國家採用了另一種處理廢棄核潛艇的方式——「以廢存廢」,即將退役核潛艇圍入廢棄軍港儲存。這也是美英俄法四國目前普遍採用的處理方式。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國處理核潛艇的方法更是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國採用多重防護技術,成功完成了強放射環境下燃料組件的卸出、封裝,各种放射性部件的切割、拆除及退役環境的去污和終態處理。僅此項工程,就取得了12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核潛艇的報廢處理對於人類來說,是一項長遠的工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像「共青團員」號一樣,沉寂30年依然會危害人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距人類最遠的航天器「墓地」,共埋葬260艘太空船,俄貢獻最大
黑人身體強壯,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建立強大的帝國?不僅是因為懶惰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