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颱風「丹娜絲」形成,將在浙江近海北上,會給我國帶來什麼影響?

颱風「丹娜絲」形成,將在浙江近海北上,會給我國帶來什麼影響?

2019年是厄爾尼諾年,暗示著極端氣候變化會更加異常,極端的氣候變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今年的颱風不會比往年更多,更強?

對於颱風,生活在北方的人們可能比較陌生,也只是在新聞報道上了解相關信息,可是對於生活在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們來說,颱風太熟悉了,每年進入7月份也就是颱風季的到來,7月到8月,颱風會頻繁發生,比如去年的颱風就像是捅了颱風窩一樣,幾乎一個接著一個來,沒有給人們一天的消停時間。

現在已經進入7月,海上颱風已經形成發生了四個,如今,今年的第5號颱風「丹娜絲」已經形成,將沿著東海繼續北上。今晨,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的中心距離浙江省舟山市大約255公里(北緯28.2度、東經123.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8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00-350公里。

那麼,第5號颱風「丹娜絲」未來會登陸我國,給我國帶來巨大的影響嗎?對於生活在南方的朋友來說,最關心的是颱風「丹娜絲」就否會登陸我國,從氣象台了解的信息來看,颱風「丹娜絲」不會登陸我國,它將沿著浙江近海北上,登陸目標是朝鮮。

雖然颱風「丹娜絲」不會登陸我國,但是它仍然會給南方帶來大量的降雨,同時也會影響我國大部分的地區。昨日,四川東北部、重慶東部、貴州南部、雲南東部及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分散性大雨或暴雨,重慶武隆、貴州黔東南州和黔南州、雲南曲靖、湖南常德等局地大暴雨(100~169毫米,最大小時降雨量50~92毫米);黑龍江中部和南部、吉林北部、河北東北部、天津中部、北京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黑龍江綏化和雞西、河北唐山等局地暴雨,黑龍江雞西局地最大點雨量110毫米。

到了今天,全國大部區地區已經是陰雨密布,就連山西這樣的北方偏遠地區,今天也是一直陰天,隨時都會降雨。由此可見,颱風「丹娜絲」的影響範圍是非常廣的,它雖然不會登陸我國,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它的破壞力。

當然,相比於颱風登陸,「丹娜絲」對我國南方地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非常小了。如果颱風「丹娜絲」是登陸我國沿海地區,那情形跟現在可就完全不一樣的了,我國會成為颱風的重要「照顧」對象,南方也將再次遭受巨大的損失。

目前,第5號颱風「丹娜絲以每小時28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維持或略有加強,並將於19日下午在浙江近海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20日白天在朝鮮半島南部沿海登陸。

不過,颱風「丹娜絲」只是一個小孩子,它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約為7級,這已經算是強風中弱小的存在了。相比於去年我國經歷過的登陸時的中心風力達10級以上的颱風,「丹娜絲」只能算是一個小孩子。雖然只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它同樣會給登陸地區帶來不小的破壞力,造成不小的損失。

當颱風來臨時,我們應該做好防範,尤其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更應該打起精神,除了要預防大風的破壞,還要預防隨時會到來的暴雨導致的洪水,該撤離要及時撤離,能夠躲在家裡最好不要外出,一切等颱風過去再說。人類是偉大的,有發達的科技,可人類同樣也是脆弱的,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的科技也無能為力,面對颱風,狂風暴雨,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及時規避。

當然,「丹娜絲」只是今年的第5號颱風,未來幾個月還會不斷有颱風生成,而更強的颱風還在等著我們。今年的颱風對比如何到底如何,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我們仍然要有去年在應對颱風時的精神。

隨著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未來全球氣溫還會不斷升高,而颱風的生成跟高溫天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我們不要期望未來颱風會變少減弱,它只會越來越強。只要全球的氣溫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麼颱風也就不會減弱。

雖然科學家也知道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斷的破壞,會發生更多的自然災難,但是我們卻無能為力。科學家也時刻在進行相關研究,世界各國也做出了很多保護環境的措施,但是2019年,地球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卻再創新高。

為什麼人類採取了很多的環保措施,仍然沒有讓溫室氣體的排放得到控制從而降低呢?事實上,這跟人類科技的發展有重要的關係,我們都知道,人類科技發展的步伐是不可能停上的,沒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

可是科技的快速發展需要快速的工業發展,只要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就很難減少,雖然現在工業的各種排放都經過了凈化處理,但是要完全消除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不可能的。而且工業的發展速度快,帶來的其它副產品也會很多。

就拿我們最熟悉的汽車來說,雖然現在已經是國六標準,但是汽車產生的尾氣排放降代了嗎?事實上完全沒有,不僅沒有降低,相比於10年前還大幅提高了,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汽車的數量在10年的時間裡暴增。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感受,10年前汽車是高消費品,能夠買得起汽車的人很少,所以汽車的數量不多。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的價格越來越低,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到了現在汽車已經不是高消費品,基本上有穩定收入的人們都可以買得起自己的汽車。

有可能幾十萬,上百萬的汽車你買不起或有點心疼,但是10萬以下甚至是只有幾萬或者不到一萬的二手車相信大部分是可以買得起的。所以現在的汽車相比於10年前,可能暴增10倍都不止,從每天上下班高峰不斷堵車就可以看出來,像北京這樣的城市,汽車多得讓管理層不得不採取限號措施,單雙號分期出行的制度。

汽車數量的暴增,即使排放標準不斷提高,但是數量的暴增仍然讓尾氣的排放不斷提高。除了汽車,其它像空調也會產生溫室氣體,現在空調也不是什麼高消費品,很多家庭里都安裝有空調,到了炎熱的夏季,沒有一個空調還真的不好熬。而數量暴增的空調使用量,同樣會產生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還有不少的科技產物,同樣會產生溫室氣體,而且它們都在走進千家萬戶,你說這樣的情況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能不創新高嗎。可能有人會說,將全球產生溫室氣體的工業停上,燃油汽車禁止上路,一切能夠產生溫室氣體的科技產品都停上使用,不就可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讓氣溫不斷降下來?

有上面這種想法的人們,雖然理論上可以,但是現實卻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將一切跟溫室氣體排放的科技產品都停上,那人類的科技也基本上停上了,我們需要重新回到古代的無科技文明時代。試想這樣的生活方式你會喜歡嗎?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腦,沒有電,相信誰都無法受得了。

更重要的是,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不可能停上,現在我們狠不得科技的發展速度再番幾倍,怎麼可能讓科技停下來,那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不允許的。只有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才能夠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探索這個宇宙。而地球生態惡化的問題,最終也需要靠科技來解釋,一個方法是人類研究出真正能夠替代的,完全無污染的清潔能源,比如可控核聚變。

另一個方法就是人類全面進入太空時代,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地球上所有的重工業移到其它星球上,比如移到月球上。地球只保留輕工業,沒有污染的工業。這樣地球的生態環境就會不斷轉好,而科學家的目標也是希望科技的快速發展能給人類帶來的新的希望,徹底解決地球不斷噁心化的環境問題。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浩瀚星空 的精彩文章:

一光年到底有多遠?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北斗七星都是什麼樣的星星?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TAG:探索浩瀚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