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紅軍攀崖奇襲青龍關,爬上崖頂一看:守敵正在抽大煙

紅軍攀崖奇襲青龍關,爬上崖頂一看:守敵正在抽大煙

作者:李金鍚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很難想像,一個隘口就可以決定一支部隊的生死,直到石達開遇到了大渡河。紅四方面軍的戰史里也出現一個類似的地方:在四川萬源的南天門和石人坎之間,有一個叫青龍關的險要之地,一度關乎紅軍命運。

這裡是扼守川陝交界的咽喉之地,青龍關四周基本都是懸崖絕壁,從遠處望過去,活像用刀削平的屏風,徑直插入雲霄。1934年,紅四方面軍翻過秦嶺,在四川建立了通南巴根據地。隨後,四川軍閥聯手對紅軍進行「絞殺」。紅軍在連續粉碎田頌堯38個團的圍攻之後,還活捉了指揮馬存原,以劉湘、楊森、劉文輝為代表的幾個軍閥都很震動。

他們聯合起來,由劉湘負責,憑藉天險死守青龍關,企圖堵住紅軍的出路,同時又集中了70多個團的兵力,向紅四方面軍實施進行大包圍,然後慢慢向里收縮,企圖全殲紅軍。

這一來,根據地越來越小,部隊越來越集中,糧食供給也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別說敵人的進攻。即使不打,也會把人活活餓死在這裡。面對這樣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只有打開青龍關向別處轉移。

可是,青龍關的山頂整天籠罩在雲霧裡,只隱隱聽得見敵軍在上面吆喝,根本看不見敵人在哪。從山腳到山頂,除了一條只容一個人通過的又陡又窄的石階路外,其他地方都是峭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紅軍連續進攻了好幾次,都以失敗告終,同時包圍圈越來越緊,後勤補給也愈發得困難,眼看到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地步了。關鍵時刻,徐向前總指揮親自出馬。

很快,攻打青龍關的突擊任務交給了274團2營。接到任務後,副營長陳金玉帶著幹部一起去看地形。實地看了後,大家也一籌莫展。這樣的地形,莫說敵人有機槍、迫擊炮,就是用一堆石頭也能把路封住,只有一條梯子一般的羊腸小道,進攻部隊也無法展開。

陳副營長也愁得皺起了眉,來回不停地走動。過了很久,他把目光停留在那面最陡最險的峭壁上,向帶路的老鄉問道:「這裡能上去嗎?」

「能上去,就是太危險了。」

越是險要的地方,才能攻敵不備,而且現在也只有這個辦法可以一試了。為了隱蔽,部隊選擇在夜晚行動。可是爬山的任務必須在天亮前結束,否則會被敵人發現。

這次任務的難度在於:一是青龍關的峭壁不好爬,十分容易發生危險;二是只能晚上爬,這麼高的山根本上不去許多人,那麼上了山頂之後的戰鬥,會因為人少而非常吃力。而上面有足足將近2個旅部署的守衛力量!

來不及多想,當夜,陳金玉便安排好了從正面進攻的隊伍,由他親自率領著戰鬥力最強的第5連實施攀爬。

青龍山的石壁就像一堵牆,基本沒有落腳的地方,上面還滿是苔蘚滑溜得厲害。陳金玉選擇第一個上,下邊的人用肩膀頂著往上爬。

幸好身邊不時有些藤條和矮樹,戰士們可以藉助它們減少一些攀爬困難。等上去的人站穩腳後,再從腰上解下事先帶好的繩子,扔下去把下面的人,一個接一個拉上來。

可是到了後來,什麼都沒有了,落腳的地方也越來越窄,只能勉強站一個人,連人梯也搭不成了。此時天際已經顯示出魚肚白,還到一截才能爬到山頂。如果天大亮之前還上不去,那麼正在爬山的5連就全完蛋了。

這可咋整?陳金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用發抖的手在山壁上亂摸,忽然摸到了一條石縫。天無絕人之路!

陳金玉趕緊把紅纓槍的矛頭插進去,抓住槍桿繼續爬。那時候紅軍的武器短缺,幾個人分不到一條槍,所以大刀、長矛這種冷兵器成為了必備品。

正是因為有了長槍,讓這次攀爬在逆境中變得順利。下面的人一個緊接著一個,都把自己的紅纓槍遞給前面的那個人,讓他先上去了,自己再跟上。這樣,在天快大亮的時候,他們終於偷偷地摸上山頂。

果然不出陳金玉所科,山上的敵人只在山路口擺了幾挺機槍,周圍連哨也沒放,大家正東一處西一處躲在草棚里,一面吸大煙,一面瞪著眼睛瞎吹牛。

費一晚上勁爬上來的戰士,抽出手榴彈就準備朝敵人扔,陳金玉卻壓低聲音喝住:「沒有我的命令,不準亂打。趁敵人沒發覺,先搶佔制高點去!」說完便帶頭繞開敵人的草棚,向制高點衝去。因為上山的紅軍人少,敵人眾多,如果不搶佔制高點,敵人集中力量往下壓,結果就是前功盡棄!而搶佔了制高點,就可以為主力上山爭取到時間。

隨著一聲令下,戰士們將子彈、手榴彈就像雨潑似的投向敵軍的草棚,在火光和黑煙中敵人亂成一團,亂跑的亂跑、投降的投降,甚至還有著急跳崖的。

可是沒多久,驚慌失措的敵人慢慢冷靜下來,聽槍聲發現上山的紅軍並不多,於是便扭轉頭組織火力進行反撲。一陣攻防戰之後,5連的戰士因為寡不敵眾漸漸難支,陣地被敵人先頭部隊突破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山下的大部隊潮水似地涌了上來,青龍關上飄起了紅旗。

戰後,274團2營領被授予「夜襲長勝軍」錦旗一面,雄赳赳地向著下一站——劍門關前進。這一仗的艱難程度和意義,堪比紅一方面軍的飛奪瀘定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軍官削減13萬,裝備更新70%!俄最大規模軍改四大變化
大名鼎鼎的德械師從何而來?79%的鎢礦給了德國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