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十年前的冷門好片,至今還在教國產電影做人

十年前的冷門好片,至今還在教國產電影做人

老有人說國產好片少。

其實很多都是被我們自己忽視了。

看了下面這部冷門國產片,就會明白,為什麼《銀河補習班》那麼不好看——

《童年的收音機》

Radio in My Childhood

這部8.4分的國產高分片,看過的人卻僅有800多人。

沒有著名的童星,沒有強大的宣傳。

老老實實地講了一個孩子們的故事,卻意外地觸動人心。

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

生活在同一個大院的小眼鏡、柱子、新剛,是玩得非常要好的三個夥伴。

在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連電視機都沒有的年頭,和朋友們在一塊嬉戲,就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事了。

斗拐、滾鐵環、踢毽子、打彈弓……

每天的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

玩得大汗淋漓後,再來一碗甜滋滋的糖水,就可以幸福得上天。

小時候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純粹。

一天,新剛邀請小眼鏡、柱子到他家喝糖水。

在新剛家,喜歡看書的小眼鏡意外發現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

別說,這在當時可是個十足的稀罕物。

小眼睛愛不釋手,但又擔心新剛不肯出借,於是動了點歪念頭,把書本藏進衣服里,順走了。

當然他並不是想佔為己有。

而是先斬後奏,打算看完就立刻還給對方。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十萬個為什麼》中一段關於如何組裝礦石收音機的講解,讓小眼鏡深深著迷。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動手組裝一台收音機。

現在的孩子可能很難理解收音機的意義,也不明白這個行動的難度。

趙本山在小品《實話實話》里曾有一句經典台詞:

「結婚時我還有一件家用電器呢——手電筒唄!」

引來觀眾陣陣笑聲。

在六七十年代,電視還沒有出現的那些年,收音機算是唯一的家用電器,也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消遣。

那時結婚講究「三轉一響」。

三轉是指自行車、手錶、縫紉機,一響就是指收音機了。

由於價格昂貴,只有少部分人家裡才能擺上這麼一台收音機,堪稱是身份的象徵。

小眼鏡所在的院子,沒有任何一戶人家擁有這件奢侈品。

礦石收音機算是收音機中的低階版本。

但組裝它卻也要集齊鐵盒、吸鐵石、墨盒、銅絲、礦石等稀缺材料。

更別說是在無人教導的情況下,跟著書本依樣畫葫蘆了。

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動手DIY一台礦石收音機,難度可以說堪比今天自製一部iPhone。

但深切的渴望帶來力量,機敏的思考指向方法。

小眼鏡這個機靈鬼,做下決定的那一刻,就已經根據組裝所需的材料,盯上了各個小夥伴家裡的寶貝。

漆包線好辦,自己就可以搞到手。

墨盒、銅絲也比較好借到。

唯獨鐵盒、吸鐵石與礦石,頗費了小眼鏡一番力氣。

這部分也是電影的最大看點。

所謂人小鬼大,為了達成目的,小眼鏡可是使出了三十六計

他首先從柱子身上下手。

柱子的爸爸有盒寶貝的鞋油,盒子正是鐵制的。

為此小眼鏡拉攏柱子入伙,以有收音機可聽的好處引誘他,讓他想方設法拿到鐵盒。

暢想著有了收音機,就可以聽歌、聽故事、聽電影,還能成為所有孩子羨慕的對象。

實心眼的柱子開始天天給爸爸擦皮鞋,恨不能把三年都沒用完的鞋油擦光。

大人都誤以為他長大懂事了。

好不容易搞到了鐵盒,他們倆一起將目光調向了小麗家的吸鐵石。

小麗是個喜歡踢毽子的女孩,對漂亮毽子情有獨鍾。

那個年代的毽子做法原始,需要從公雞身上取羽毛。

為了投其所好,小眼鏡與柱子計劃以物易物,做一隻新毽子來換吸鐵石。

可問題在於,院里公雞的羽毛已經被拔得差不多了。

公雞的主人,一個暴脾氣的老奶奶,已經不允許其他人靠近它。

聰明的小眼鏡又想到聲東擊西

他讓柱子去給老奶奶唱樣板戲,吸引她的注意力。

自己則偷偷拔走公雞屁股上最後的幾根毛,並且畫上紅色顏料作掩飾。

好慘一公雞。

這下子徹底禿了屁股,抑鬱得不打鳴,也找不到母雞壓蛋了。

組裝收音機的最後一道難關是取得礦石。

這樣東西大家手裡都沒有,只有商店可賣。

而售價是對孩子們而言如同天文數字般的

五!毛!錢!

要知道在那時,一根冰棍才只要一分錢。

為了這五毛,小眼鏡、柱子和新剛,開始想盡辦法地開源節流

放棄美味的冰棍,冒著挨打的風險到商店櫥櫃下摸錢,還賣掉所有大老皮,與收廢品的討價還價......

東拼西湊,最後也還是差兩分錢。

小眼鏡壯著膽子,帶著一堆零錢來到商店,趁著店員數錢的當口,扔下兩根黃瓜就跑了。

兩根黃瓜抵作兩分錢,這是只屬於兒童的肆意妄為。

很難想像,年僅八九歲的孩子們,就能有這樣的智慧,過關斬將般收集材料、排除萬難。

這一方面是由於物質匱乏的年代,小孩子也懂得喜歡什麼只能靠自己爭取、創造。

另一方面,只怕是我們一直以來小看了兒童的智力、想像力與動手能力

影片中的這支收音機組裝團隊,小眼鏡毫無疑問是首腦兼智囊。

他熱愛學習,能夠憑自學看懂組裝線路圖。

他機敏狡猾,能不動聲色地驅策同伴。

他還很有領導能力,因為他才有了整支隊伍。

而他麾下的柱子、新鋼等團隊骨幹,也自有一股為目標堅持不懈、拼盡全力的精神。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團隊協作、眾志成城,一群小孩子,才能組裝出整個大院都沒有的收音機。

這部電影拍攝於2009年,講述的是上世紀的故事。

今天,一提到懷舊,不是金曲串燒,就是拿電視節目交代時代背景,泛濫成災的套路,毫無新意可言。

相比之下,這部影片的對那個年代風貌的還原,顯得極為真實。

滿街滿院的「忠」字報、毛主席語錄,貼滿牆壁的「打倒資本主義的當權派」、「跳樑小丑批倒批臭」等標語。

處處都彰顯了人們對領袖狂熱的崇拜。

這樣的大環境下,孩子們不知甚解,已耳濡目染的將各種口號掛在嘴邊。

發誓時,拍著胸脯說「我向毛主席保證」。

玩耍中,「瓦西里,快去報告列寧,布哈林是叛徒」,這樣的紅色台詞也是張口就來。

還有各種充滿時代回憶的畫面,大到主人公住的老磚房、穿的舊衣服。

小到家裡座鐘上的南京長江大橋,以及牆上的樣板戲年畫。

這些細節看在80、90後眼裡,仍然泛著來自遙遠童年的懷舊光影

而這部片子最讓魚叔深思的是。

在那個如今看來教育資源嚴重匱乏、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落後時代。

孩子們就已經可以靠著獨立思考、優勢互補,做到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反觀今天的教育,卻反倒一味停留在紙面上了。

不止學校將分數看得高於一切,家長們關心的也只是升學結果

流傳於網上的對輔導小孩課業的花式抱怨,早已經成為了段子。

在孩子最對世界充滿好奇,也最樂於探索的年紀,本正是引導孩子思考、發散他們思維的絕佳時刻。

可現實中,更多人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打擊他們的求知慾,抹殺他們的想像力。

學習成了任務,而且是一項不堪重負的痛苦的任務。

有時候不得不懷疑,獨立思考的能力、包容有愛的耐心,是否早已被拋棄在了應試教育之外。

在當今這個唯效率、唯功利至上的商業社會,還有多少孩子,願意為了一樣心愛之物,如電影中的幾位主人公般,那樣絞盡腦汁、全力以赴?

他們習慣了便利和舒適,習慣了向父母伸手要錢買,而全然忘了動手和創造樂趣。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孩子學會思考,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去面對世界,面對未來的人生。

其意義是伴隨一輩子的。

這不是幾個數字就能衡量的。

成績或許可以帶給你名校、榮譽,但那絕不是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不需要外界的評價,而是你內心可以感知到的。

自己是知道答案的。

那是種純粹的,不帶雜質的快樂和滿足。

就像這部影片最後,小眼鏡、柱子、新剛成功讓收音機發出聲音的那一瞬間。

他們是成功的。

絕對意義上的成功。

伴隨著簡陋的機器里傳來美妙的歌聲,他們笑著、跳著大喊「我成功啦」。

聲音飄散在空中,一如我們的童年。

點「在看」,想起記憶中最甜的童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衰了十年,終於等到男神最好的回歸之作
為了孩子陪睡校長,請別拿這電影洗白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