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汪涵怒斥「媽媽粉」,現場高喊「xxx媽媽愛你」是不知廉恥嗎?

汪涵怒斥「媽媽粉」,現場高喊「xxx媽媽愛你」是不知廉恥嗎?

近日,主持人汪涵怒斥「媽媽粉」引發熱議。有網友爆料稱在《天天向上》錄製間隙,某男星粉絲現場喊「xxx媽媽愛你」,引發汪涵怒斥「粉絲是不是腦袋被門夾了」,並稱「不知廉恥」。有人認為,汪涵不懂飯圈用語「媽媽愛你」,態度、用語欠妥。隨後,現場錄音的曝光使得大量輿論倒向汪涵一邊。錄音中,汪涵原話為「大庭廣眾你們就不害臊嗎?怎麼了你們就媽媽就愛了,你們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嗎?」語氣稍緩,也道出大眾對如今網上眾多「媽媽粉」的不解:愛他,就要不顧年齡做他「媽媽」?

在一項網路調查中,大量網友對汪涵的做法表示認同? ?微博截圖

「媽媽粉」的誕生

如今,在網路上常看到「xxx媽媽愛你」「我家崽最棒」這樣的用語,但背後未必是真正的老母親,有許多年輕女性熱衷於使用這樣的詞語來表達自己對偶像的愛。

與女友粉關心偶像的顏值,經常在偶像微博下「尖叫」不同,媽媽粉的心態更慈愛,通常稱呼偶像為「崽崽」或「兒子」。「每次追星,始於顏值或業務能力,粉著粉著就關心事業發展,關心過得好不好,最後變成事業不太重要,過得開心就好,有一種媽媽的感覺。」網友「糖小虞」說。「今天吃飯了嗎?崽崽媽媽愛你!」偶像剛發了微博,90後白領沈亞就衝進評論區搶沙發,噓寒問暖,關心偶像的近況。「看到現在的鮮肉團體,就覺得這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吃胖點。」沈亞說,媽媽粉也經常吐槽公司「不照顧好小孩」, 「覺得愛豆(偶像)太累了,希望他們多休息。」

網路上關於「媽媽粉」的討論

據了解,「媽媽粉」一詞早已有之,但它的真正流行和當下偶像走紅年齡越來越小以及選秀之風盛行有關。以TFboys為代表的低齡偶像團體的興起,讓粉絲在審視偶像時,很難直接帶入仰望的視角。加上受打投、沖榜、應援等流行的飯圈文化影響,年輕偶像與粉絲間通常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供養」關係。網友「人間體」介紹,通常養成系偶像的媽粉比較多,許多偶像十幾歲便開始做練習生,粉絲一步步看著其成長起來,很容易帶入「媽媽」的角色。網友小陸也認為,媽媽粉是由低齡偶像粉絲群體開始使用,漸漸流行到整個粉圈,「『媽媽粉』也許經歷了從年齡上可以當媽,到心態上可以當媽的轉變,但『媽媽愛你這句話』已經用的很廣泛,並不是媽粉專屬。」

從事媒體工作的林克認為,媽媽粉之所以出現,其實折射了現階段我國娛樂產業的某些特徵。「產業還沒有發展得很成熟,市場就急於把一些剛剛展露特色的偶像推出來,他們比較像半成品,本身帶有青澀、不成熟、一張白紙的感覺。」同時,市場又對這類青澀的養成系偶像予以正向反饋,「資本嘗到了甜頭,養成系更吸粉,黏性更高,粉絲也對愛豆更有一種包容感,就像玩模擬人生一樣,以老母親的心態看著他們成長。」相較之下,走韓國成熟偶像培養體系出來的偶像,反而運營壓力更大,必須通過一張張EP、一首首作品來表明實力。正因如此,造星機制下的半成品偶像與護犢子的媽媽粉,成為飯圈中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粉絲行為要看場合

一句「媽媽愛你」,讓偶像與粉絲的關係再度成為話題焦點。除了媽媽粉,粉絲身份還有女友粉、妹妹粉、CP粉、事業粉、唯粉等各種分類,但在許多粉絲眼中,這些不同的角色屬性並不是不可兼容,甚至可以互相包含,隨時轉換。「比如媽媽粉、女友粉只是心態上的不同,角色代入視角不一樣,但粉絲表達愛沒有高下之分,也可以同一人在不同的心態間切換。」小陸說。在粉絲經濟的大環境下,年輕粉絲掌握了享受飯圈產品的主動權,他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樣的情感或視角去粉一位偶像。「我可以只欣賞你的顏值,或只聽你的歌,或粉CP,或乾脆是略有好感的路人。」沈亞說。

「媽媽粉」作為一種粉絲心態並無不妥,但喊「XXX媽媽愛你」的行為需要看具體場合。汪涵怒斥「媽媽粉」事件發生在節目錄製現場,如果作為觀眾不配合主辦方肆意喊叫,無論是大喊「媽媽愛你」還是「妹妹愛你」,都是欠妥的。「人間體」認為,在該事件中,應以現場是否影響到他人為評判標準,而不是某種粉絲屬性或心態是否合理。「不論是什麼屬性的粉絲,都要在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情況下表達喜愛抒發感情。不能因為想要獲得偶像的回應而影響到別人。」

這令人想到某偶像團體一年一度的「燈牌大戰」。隨著今年度演唱會官宣,對飯圈粉絲而言,又到了比拼團內人氣的時刻。粉絲幾乎人手一塊燈牌,不同的應援色代表不同的粉絲群,誰的「燈海」面積更大,就意味著人氣更高。然而,考慮到舞台及觀看效果,演唱會及場館方一般不允許帶燈牌,但粉絲私帶燈牌的行為卻屢禁不止。為了躲避安檢,不少粉絲甚至想盡辦法私藏燈牌。為偶像應援打call本無可厚非,但忽視現場環境,只為拼人氣,實際上本末倒置。

代際和圈層間溝通理解更重要

汪涵怒斥「媽媽粉」事件的爭議中,也讓人看到不同代際、圈層間觀念的激烈碰撞。所謂「飯圈」,實際上是粉絲圈地自萌的空間,一群追星女孩聚在一起,通過追逐偶像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感。如同其他小眾文化一樣,「媽媽粉」等飯圈暗語,事實上扮演了圈定群體認同的作用,通過「特定人懂」的運作方式,鞏固追星文化。在媽媽粉眼裡,這個頗為親昵的稱呼,並不意味著不尊重母親這一身份,而只是粉絲抒發關愛、愛護情感的一個辭彙。

同樣是某男星的「媽媽粉」,網友「諾仔」認為,在一個小女孩對著偶像表達愛的時候,當面說她「不害臊」十分不妥。「如果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大可先問一句為什麼說是『媽媽』,然後再來說教。」儘管未在現場,但成為輿論攻擊的對象,也讓她覺得頗為委屈。「其實我覺得汪涵事件歸根結底還是大家對粉絲群體看法的不同,追星實際上就是一個少女編織的夢,追星女孩可能沒意識到,他們並非多愛明星本人,愛的只是自己想像中的他們。」對於近期「入坑」某男星的網友阿超來說,自己在網路上雖然會稱自己是個「女友粉」,也看到過很多粉絲為陌生人花錢、在網上義憤填膺、喊出「媽媽愛你」等行為,雖然習慣了被誤解,但她認為,「只要這些行為在自己心裡說得通,並且沒有妨礙、傷害到其他的人,都沒有被指責的理由。」

「對追星這件事,大多數人還是存在很多誤解,一時半會難以去除。而追星又是非常容易產生族群的一件事,本身的排外性和內部鬥爭更容易讓追星女孩這個群體惹來爭議,甚至被簡單粗暴的污名化。」「人間體」認為,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展,族群集聚就會更明顯,想要「破圈」就會更困難,這也增加了誤會的幾率和溝通成本。

如果汪涵弄明白「媽媽粉」的含義,還會公開指責「不害臊」嗎?在該事件中,也許很難爭出是非對錯,但代際和圈層間的溝通理解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以人民為中心,從來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是不忘初心的標尺
梅雨的感覺還不明顯?強降雨今晚殺到!後期悶熱體感將加重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