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想學怎麼夜觀星象嗎?這份秘籍快收好(二)

想學怎麼夜觀星象嗎?這份秘籍快收好(二)

想學怎麼夜觀星象嗎?這份秘籍快收好(二)

作者:靈椿八千

天(二)

說完了斡維,接著下句是這樣的「八柱何當,東南何虧?」這一句簡單的理解,是八根天柱在哪裡?東南為何有所虧陷?

八柱對應八方好理解,這東南之虧又是何故?就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了。

在今天,學過地理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局部上有凹凸,但是整體上是一個完整的球,這一點也很好理解,目前地球上發現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大概一萬多米深,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八千多米,這最高與最低的差也就是一萬八千米,在有海水的情況下,實際上也就不到一萬米的差值。

而地球的直徑是一萬兩千多公里,從地表到地核大約六千多公里,相比地面上10公里不到的差,相比地球本身的深度,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那麼古人的東南何虧又是從哪裡來的?

這裡首先要說古人對天的三種猜測。

在《晉書》里記載:「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先說渾天,渾天學說的代表是漢朝著名天文學大佬張衡,他在書中表述:「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其兩端謂之南北極。北極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則北極上規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南極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規七十二度常伏不見。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強半。」

在張衡的《靈憲》篇中,進一步的說道:「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將覆其數,用重鉤股,懸天之景,薄地之義,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總結一下,張衡認為天是一個天球,地是天球包裹中的小球,天球之外,未可知,無窮大,謂之宇宙。這個模型已經非常接近今天的地球模型,而且這位天文學家引述了很多道家思想,如《靈憲》篇中的,太素、混沌和「有物渾成,先天地生。」等道家概念。

後面如果講到天球、赤道、黃道等概念時,會重新回來講渾天,在這裡暫且按下不提。

蓋天說,其實是我們今天人最了解的古人以為的天地模型,就是那句「天圓地方」在《晉書》里提到了周髀算經中所記載的蓋天說:「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極之下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三光隱映,以為晝夜。」

簡單的說,就是天如蓋帽,地如棋盤般方,中央最高,即是北極,北極頂上是北辰,這裡會有極晝極夜的現象。

不過這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周髀算經》並不完全相同,今天看到的《周髀算經》中記載的模型,已經比這更進一步,到底是《周髀算經》唐後有過修改,還是《晉書》引用錯誤,便不得而知了。

不過蓋天學說,在漢以前,確實是主流的認知,回到問題的開頭,「東南何虧?」

在《淮南子》中是這麼說的:「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在大約同時期的《黃帝內經》里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在古人的觀念中,天地西北高,東南低,原因是共工怒觸不周山造成天柱折斷,或許有人看到這裡,心裡就跳出了「迷信」兩個字。

其實仔細看看淮南子這裡,就會知道古人之所以有這個認知是有原因的,在淮南子這一段里有說「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就是說,古人之所以認為西北高,東南低,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日月星辰的運行,另一個就是水的流向。

中國的大江大河,因為中國的地理構造,西高東低,從青藏高原到東邊的海岸,所以如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東流,再結合水往低處流的常識,那麼古人認為大地西高東低也是很自然的事。

那為何又是北高南低呢?之前說過北斗,北斗七星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還有一個比北斗七星更重要的星位,那就是「北辰」。

在以後的歲月里,這顆至高無上的星位,有很多的名稱,如北極星、紫微星、帝星、太一等。

在《論語·為政》篇是這樣講的:「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在今天,還有人打著某微聖人的名號來傳播一些末日理論,不過真正理清楚北辰概念的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大多數人只知道,有這樣一顆星,在北極點上,北斗七星永遠圍繞著這顆星旋轉,群星也都圍繞著這顆星,如同拱衛著這帝座一般。

在《史記·天官書》里說:「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勾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宮之屬也。環之匡衛十二星,籓臣。皆曰紫宮。」

其實嚴格來說,北極星不是固定的,永遠固定的是北極點的位置,用今天天文學來理解,就是地球地軸向外延伸出去的延伸線,這個位置,就是北極,而恰好在這個延伸線上能被人肉眼觀察到的星位,就是北辰。

因為晝夜的變化,實際上是地球自轉所帶來的,而地球的旋轉便是圍繞地軸轉動,而我們在北半球,所以到了夜晚,會產生群星環繞北辰轉動的感覺,如果在南半球,就會截然相反了。

當然,因為歲差和章動的關係,北極點會不斷變化,北極星的位置在人們眼中也會發生改變,在古人眼中,這便是帝星移位。

而歲差,是因為地球是一個橢圓的球體,在赤道的突出部分受日月等其他天體引力的影響下,會產生極小的地軸周期性的圓弧運動,大約兩萬多年一個周期,以人類的觀察能力,記錄了大約幾千年的時間裡北極星的變化。

在中國歷史上,晉代一位叫虞喜的天文學大佬第一次記錄了這個現象「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

後來祖沖之將其納入了正式的天文計算之中,只是在那時,還沒能準確的預測北極點周圍北極星的變化,畢竟兩萬多年的周期太過漫長。

北極點周期變化圖

註: 號代表公元多少年。-—號代表公元前多少年。

在漢朝時,還認為北辰星是獨一無二的,到了後來,發現了這種偏移,所以北極更多是指一個區域,在這個區域中,有北極五星和勾陳六星,其中北極第二星就是帝星,北極一是象徵太子的星位,勾陳則是後宮,帝座有時會遷移到勾陳中。

所以在《步天歌》里是這麼說的:「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後宮五天樞」

談到勾陳時,則說:「勾陳尾指北極巔,六甲六星勾陳前,天皇獨在勾陳里,五帝內座後門間。華蓋並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華蓋形」

在史記里,太一星位旁只有三顆星,勾陳只有四星,到唐朝時,晉書里已經說:「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乙之坐,謂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星,庶子也。中星不明,主不用事;右星不明,太子憂。鉤陳,後宮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北四星曰女御宮,八十一御妻之象也。鉤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抱北極四星曰四輔,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大帝上九星曰華蓋,所以覆蔽大帝之坐也。蓋下九星曰杠,蓋之柄也。」

和《步天歌》的內容已經一樣了,但是按照今天的天文學來看,當時的北極星其實已經逐漸移位,在公元前五百年,也就是孔子的時候,有一顆比較暗的北極二星曾經是北極星,這個觀念一直影響了很久,不過到近一千年,北極星變成了勾陳一星,一直會持續到幾十年後的公元2100年,勾陳一星會是這兩萬多年中最接近北極點的一顆星,一萬多年後織女星會成為北極星,會更亮,但沒有勾陳一這麼接近。

如果按照星相占卜來說,2100年也會是帝星入北辰,位正中宮的時候,具體意涵就不多說了。

不過看到這麼多星的名詞和數量,很多對道教與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會驚奇的看到一些東西。

例如「太一」出自何處,指的是什麼,又比如中天北極五星,一顆為帝星,四顆輔佐,與道教的北極紫微大帝與北極四聖應當是有所關聯的。還有勾陳為何是天皇,甚至華蓋等概念的來源,也都可以從天相上找出。

實際上在秦漢時期,北辰所代表的太一之座,被認為是天帝的居所,而北極五星、勾陳六星、北斗七星等都位居群星中最中心的紫微垣之中,在邊上還有太微垣和天市垣,外圍則是二十八宿。

這三垣二十八宿構成了中國古代占星和星相系統的基礎結構,在後面的內容中會詳細的解釋,在這裡僅引出其名。

說回到開始,群星拱北辰,則北辰所處之地,自然是最高的,在《周髀算經》里提到了極的概念,:「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極下常有日光,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極下常有日光,」

這一段,提到了北極點出現的極晝極夜的現象,春分之後,出現極晝,秋分之後北極點出現極夜,這一點,和現代的觀察是一致的。

接著,《周髀算經》還記載了:「凡日月運行,四極之道,極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萬里,滂沱四隤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萬里.」

這裡是說了北極點有一北極璇璣的天柱,高六萬里,接著說道:「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萬九千里,萬物盡死,夏至之日,去北極十一萬九千里,是以知極下不生萬物,北極左右,夏有不釋之冰…中衡去周七萬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長之類,此陽彰陰微,故萬物不死,五穀一歲再熟,凡北極之左右.物有朝生暮獲.」

一直到這裡,周髀算經準確的描述了極點應有的狀況,極晝極夜和夏有不釋之冰,甚至進一步描述了今天赤道位置的中衡,應當冬有不死之草。

極地探險,即使是今天也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事,而極晝極夜等現象和秋分春分的準確觀察,也絕不是到達看一下即可知曉的,而是需要長期觀察來驗證,但是古人顯然沒有能力到達極點進行考察,尤其是對極點高山的描述,也與現實不服。

當然在《周髀算經》中有過解釋:「昔者.榮方問於陳子曰:今者竊聞夫子之道知日之高大,光之所照,一日所行,遠近之數,人所望見,四極之窮,列星之宿,天地之廣袤,夫子之道皆能知之,其信有之乎陳子曰:然。榮方曰:方雖不省,願夫子幸而說之,今若方者,可教此道耶。陳子曰:然,此皆算術之所及。」

也就是說,周髀算經的作者,通過計算推出了北極點的極晝極夜現象,推出了赤道的谷常熟,這實在是神而明之,展現出超乎時代的非凡智慧。

今天的內容講了在中國歷史上佔據主流的蓋天和渾天兩種學說,字數已經過了四千,剩下的宣夜,就留到下一次再仔細的講述吧。

有朋友說還沒有提到具體的佔法,顯得有些枯燥,主要是我們今天接受的天文地理主要是以現代的認知為主,而想要去了解古人的觀天之法,首先要去了解古人是如何了解和認知的天地,又是為何得出的佔法,然後以古人的思維去理解才能對古代的星占真正有所了解。

例如今天所說的北極和帝星,為何會出現帝星移位等現象,而帝星和帝星周圍的變化,在古代便是象徵王朝興衰,皇帝是否賢明、壽數如何等的重要指向,當然具體的內容還是留待後面再詳說。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還是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順手轉發點贊,推薦給您的朋友,讓更多人能領略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古人世界的宏偉與廣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道教神霄派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道教神霄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