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張子楓,沒有人會不喜歡的寶藏女孩!

張子楓,沒有人會不喜歡的寶藏女孩!

每晚 21:21,小萌伴你成長

來源:刺蝟體驗

ID: ciweitiyan

最近,張子楓在《嚮往的生活3》里火了。

先是因為「毫無綜藝感」,不愛說話被網友群嘲,後來又被發掘出來很多優點:喜歡設計和做木工,會收藏石頭和拍照,幹活一點也不輸給大人,大家打鬧時在旁邊從不搶話……

出道12年的張子楓,被提名過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是獲得百花獎年紀最小的演員。人們說會演戲是她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她的與眾不同,卻是一份來自心底的熱愛和努力。

1

「戲瘋子」 的熱愛

2015年的最後一天,只要看過《唐人街探案》的人一定記住了結尾那個小女孩的笑。

那個笑從邪惡得令人後背發涼,一秒轉換到天真無邪,切換自如。為這一「笑」,很多人開始記住了這個叫做張子楓的小孩。

但這不是她的成名作,如果把時間往前推到2009年,電影《唐山大地震》里那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小女孩方登也是她。

她還是《快把我哥帶走》里的妹妹時秒,《同桌的你》里的少年周小梔,《宮鎖沉香》的少年沉香……

出道12年,只有17歲的張子楓已經塑造過26個角色了。

不知不覺,「有天賦」成為了人們對她演技的評價。在大家眼中,張子楓是為戲而生。

如果你問她為什麼喜歡演戲?她自己也回答不上來,只記得當年幼兒園老師問她喜歡什麼時,她說喜歡錶演。

從這個回答開始,張子楓就與演戲結下了緣。

4歲那年,老師建議她到市裡參加少兒歌手大賽,拿了獎被評委看中推薦去拍廣告,那時的她是北京廣告屆的小紅人。

之後她一腳跨進演藝圈,參演情景喜劇《電腦娃娃》和電視劇《龍鬚溝》,直到被馮小剛導演挑中參演《唐山大地震》,一夜成名。

她曾說:「我熱愛拍戲,因為劇本的一字一句都是精心策划出來的,它包含了所有人的投入與相信,我無法想像離開它我會怎樣。」

有時候,「熱愛」兩個字會讓人覺得空泛。這種「熱愛」到底有幾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並不能知曉。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在這兩個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樣子:青春期獨有的叛逆和年少時喜歡一個人的執拗。

我記得她在《小別離》里是和父母有恃無恐爭吵的朵朵,叛逆、懵懂,渴望著長大時,卻又有些脆弱;在《你好,之華》里是告白失敗的小之華,難過、傷心,被喜歡的人拒絕時,卻又有些不甘心。

能在別人塑造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大概懂了張子楓所說的那種對於表演的「熱愛」。那是一種對於角色的相信和投入,是讓觀眾成為人物,讓人物身上有觀眾的影子。

如果說熱愛是讓人敢於選擇的動力,那持續不斷地努力就是她對這份喜歡最大的尊重。

電影《你好,之華》的背景與00後出生的張子楓差了好幾十年,為了找到年代感,她去聽姥姥聊那個年代的故事,聊他們當時的學校,同學和當時的生活。很多在自己這個年代不能理解的事情,放到當時的背景下就完全能理解了。

不炒作,安安靜靜地演戲。就像知乎上的高贊回答一樣:「我認識她是因為她的電影,而不是她的八卦。」

2

讓她不安的「天賦」

11歲,成為百花獎評選以來年齡最小的演員;15歲,因為《同桌的你》被中國電影協會提名年度女演員;17歲,憑藉著《你好,之華》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不僅如此,只要和張子楓合作過的大佬都對她稱讚有加。

馮小剛說她是「戲瘋子」,徐崢說她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之一,導演潘安子評價她是祖師爺賞飯吃的演技……

有一段關於張子楓小時候的採訪視頻一直被人們稱讚。她在回憶《唐山大地震》劇情時,說著說著就哭了出來。那時的她直到拍攝結束還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救弟弟不救我?我也是媽媽的孩子。」

她在演戲這件事情上是有天賦的,不然怎麼會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有如此強的共情能力。

有時候,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帶著天賦出生的人,因為即使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他們也可以毫不費力就比普通人走得更快。

但其實,帶著這個詞語行走的人心裡也常有不安和焦慮。

張子楓把所謂的「天賦」認為是自己身上的特異功能。她時常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失去了這項特殊的技能,該怎麼辦?

她在一封寫給山下學堂(由周迅和陳坤創辦的演員課堂)的信中坦言:「小的時候狀態比較簡單,情緒自然而然就有。但是長大之後,我開始懼怕僅憑著熱愛和從小積攢的經驗,總有一天那個被稱之為『天賦』的東西會被耗沒。這個時間可能是某一天,也有可能是下一部戲。」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她一樣,一邊向前走,一邊又在暗地裡惴惴不安。

於是,張子楓決定去觀察生活,用體驗「坐公交」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世界。

她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這麼有趣:賣保險的青年、拎行李箱的年輕人、推著嬰兒車擠公交的父母,還有和她年紀相仿中學生……

她開始用局外人的視角去觀察他們,想像著如果有一天成為了他們,繼續他們的人生,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她還有一個專門的本子做人物小記。每一個自己演過的角色,她都把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寫下來。休息的時候,思考的時候,只要腦子裡一閃現關於這個人物的想法,她都會拿出這個本子寫寫畫畫。

在《快把我哥帶走》里,當確認哥哥真的變走了,時秒從懵到不知所措,就在大家都覺得妹妹會對哥哥的離開而傷心時,她突然開懷大笑。

這一系列變化就是張子楓在本子上「畫」出來的。她思考過時秒與哥哥的人物關係,想像當自己有一個愛惡作劇的哥哥會是什麼樣。

有的人常說著不安,卻從不曾去努力。但其實我們都明白,解決不安只有一種方式,就是把所有用來安撫這些情緒的時間拿來克制緊張。

當你去努力時,所有的焦慮和不安都會消失。

3

「我有一個自己的世界」

成為演員後,張子楓會感受到比別人更多的關注。但除去這個身份,這個小孩的笑容依然是17歲該有的模樣。

她會抱著喜歡的小狗不撒手,和崇拜的鋼鐵俠拍照,甚至是自黑扮鬼臉拍照。

她喜歡攝影。路邊的花草、城市的夕陽以及街邊獨坐的老人,凡是用眼睛能觀察到事物都定格在了她的鏡頭下

一個從小遠離同齡人的小孩,關於童年的記憶全是待在到處都是成年人的劇組。在片場的12年,她對這個世界的喜歡一直都很簡單。

想要考古、買了本書來研究開鎖、自己學著洗膠片,每天她都在嘗試新的東西。

《嚮往的生活3》里,她跟在潘石屹身後學做木活給剛出生的小鴨子做窩,去小河裡撈蝦時不停地撿石頭,站在溪流口觀察漩渦。

有人問過她為什麼喜歡撿石頭,她說不上來原因,只是無聊的時候想把它們都疊起來。

當她想要對這個世界有更強烈的認知時,就隨身帶著150倍的便攜顯微鏡,讓自己能隨時放大一切感到好奇的東西。她曾在採訪中說:「如果你不用顯微鏡看蒼蠅,你永遠不知道它有多噁心。放大後它全身都是毛。」

在片場拍戲早出晚歸,她就把顯微鏡換成瞭望遠鏡,她會在天台看日出,看樓下來來往往的人。

或許是從小演戲的緣故,她給了自己一個小世界,看上去好像是與世俗隔開,但其實還是置身在這個世界裡。

在這個小世界裡,17歲的張子楓帶著本就屬於這個年齡的好奇,用力汲取著周圍的養分。

她像是我們身邊那些一直堅定守護著自己小世界的年輕人。他們有著自己的熱愛,並願意為之付出所有的精力和心血。

或溫柔,或激烈,但最終他們將這份喜歡融進了生命。

除了拍戲,以後要做什麼?就要成年的張子楓自己也不知道,她猜想可能會去學設計和畫畫,還說想考北大的考古系。

她還有很多關於世界的疑問想去探尋。她想知道如何用木頭雕一朵花,想感受坐在堆滿廢舊汽車和輪胎的回收場,想躺在沒有人的馬路上睡一晚。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樣去面對世界?

你可以像張子楓一樣,帶著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去追尋一件不問答案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轉大學 的精彩文章:

你聽過最舔狗的話是什麼?
如何判斷一個男生成不成熟?

TAG:玩轉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