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清朝高官,創建「巴黎紅樓」,中國一半文物流失海外都經他手

他是清朝高官,創建「巴黎紅樓」,中國一半文物流失海外都經他手

中國的文物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名譽,特別是在戰亂時期,八國聯軍,英法聯軍時,被稱為世界瑰寶的圓明園毀於一旦,裡面的文物也是流失國外,據說一個法國二等兵,因劫掠圓明園致富,被當地人稱為「中國的詹姆斯」。

這些人是明搶,而在當時還有一個人,那是暗地裡磨刀,專盯著流落在民間的文物下手,這些文物,也都被他販賣到了國外,這個人就是盧芹齋,又被稱為文物販子。

盧芹齋1880年出生於浙江湖州,自幼家庭貧困,從小他就被寄養在遠方親戚家中,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過,為了給家中補貼家用,盧芹齋被堂叔送到了南潯張家當僕人,張家大少爺,就是張靜江。

盧芹齋人十分機靈,深得張靜江的歡心,1902年,張靜江前往法國開設「運通」公司,負責售賣瓷器和字畫,來支援國內的活動,由於張靜江在國內的業務實在太忙,就將巴黎的公司交給盧芹齋來打理,他在清朝也算是謀的一官半職了。

盧芹齋起初為了經營好店鋪,四處跟古董商學習,隨著中國瓷器的流入,巴黎掀起了一場「中國熱」,剛好古董在熱賣時期,國內的革命結束了,「運通」公司也被關閉,不甘心就這樣結束的盧芹齋就離開了張靜江,自己在巴黎開了一家古董店。

憑藉著他鑒定文物的能力和商業才能,他的古董店受到了歐洲人的青睞,但由於張靜江不給他提供文物,他也是面臨著斷貨危機,於是他返回國內,而此時清朝土崩瓦解,故宮、圓明園裡面的文物四處流失。

盧芹齋就走訪民間,當時戰亂初期,文物在內地並不值錢,盧芹齋就利用這個優勢,以極低的價格購買了許多文物,在他手上的文物,基本上都是國寶級的,盧芹齋雖然離開張靜江,但他在跟著張靜江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拓展了一些人脈。

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盧芹齋很輕鬆的走私了一批文物,在文物緊缺的時候,盧芹齋還利用幾個朋友的勢力在民間前行搜刮,此後十年,中國的文物一直都在流失,據統計除了被西方列強搶走的文物外,被盧芹齋走私的文物是最多的。

1916到1917年之間,盧芹齋從中國走私了六駿「颯露紫」和「拳毛騧」,好在其餘四駿被北洋政府查獲到了,但其餘兩駿被他以12.5萬美元的價格賣了出去,在1926年時,剛好是販賣文物鼎盛時期。

他用販賣文物的錢,在巴黎建立了著名的「巴黎紅樓」,這座樓一共分為五層,在這五層當中全部展列了中國的文物,而「巴黎紅樓」更是被列為巴黎文化遺產。1957年,盧芹齋病逝,享年78歲,他被葬在妻子的家族古何貝瓦,在晚年時,他曾說,很慶幸走私了文物,正是因為自己走私,才能保護這麼多的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世上有一個國家很窮,但人們過得很幸福
二戰結束後,此國最痛恨日本人,進紀念館前要先踩日本國旗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