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頂級女禪師苦尋春天不得,大徹大悟後寫下28字,流傳了千年

唐代頂級女禪師苦尋春天不得,大徹大悟後寫下28字,流傳了千年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是我們經常念叨的一句話,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出處。其實這是南宋文人夏元鼎一首名為《絕句》的七言律詩,全詩共28個字,這兩句是最後14字。其實前面兩句也是頗有意思的,詩為: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

夏元鼎尋訪道人來到湖邊,在歷經千山萬水後,才曉得曾經讀的萬卷書,是讓自己越讀越糊塗。到了此湖邊,才知道實踐得來的真道,竟是全然不費功夫的。所以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是勸誡後人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然而這個覺悟卻並非夏元鼎的首創,早在唐代就有位女禪師悟出過此道。禪師法名無盡藏,是我國第一位女禪師,是六祖的一位女弟子,她的無盡藏庵如今仍在廣東南華寺右側。當年無盡藏開悟時,千辛萬苦在山中尋找春天卻不得,在大徹大悟後寫下首28字小詩,不但字句絕美,而且充滿禪機,流傳了千年。但這首詩後來卻深陷版權之爭,讓我們來了解一二:

《嗅梅》

唐.無盡藏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詩的第一句「盡日尋春不見春」如劈空而來,道出了詩人的無奈。盡日說明她尋春時間之長,而尋春卻不見可見其內心是無比失落的。第二句「芒鞋踏遍隴頭雲」,是尋春的路途之遠。詩人用「踏遍隴頭雲「來形容,說明她尋春是進了深山的,而且山之高也令人嘆為觀止。這兩句寫用倒裝句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為找尋春天曆經的磨難。

三、四兩句筆鋒一轉,在山中尋不到的春天,卻在回到庵中有了意外的驚喜。春天早已爬上了枝頭的春梅上,詩人拈起一朵梅花,嗅著梅香,大徹大悟。第三句中,詩人連用了三個動詞,「歸「、」笑「、」嗅「將內心的一片欣喜寫盡;第四句中為了表達這份喜悅,則是用春在枝頭的比喻,將一片春風全賦在了這株梅枝上,頗有新意,再加上」十分「加強語氣,這份驚喜便躍然紙上。

全詩從整體上用的是欲揚先抑的寫法,從開頭的尋春不得,到意外之喜,曲折動人而又纏滿禪機。比起夏元鼎在《絕句》中的「得來全不費工夫」,少了說教意味,多了審美之趣,是難得的佳作。

這首詩被收錄在《禪師》里,詩名也叫《嗅梅》。但到了宋人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中,卻將此詩收錄為《悟道詩》,並標名此詩的創作年代為宋。詩名雖不一樣,但是詩句的28個字卻是一字不差,這也讓這首詩陷入了千年版權之爭,目前更多的學者認為此詩該是無盡藏女禪師所作,真相如何如今天也很難知曉了。不過無論如何,這首詩因為夠美也夠有意境,在禪詩中也是火了千年,這首小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砸缸的司馬光長大後寫情詞也有一手,句句絕美,更含兩個千古名句
從杜甫韓愈到余光中,誇李白的詩都紅了,但最懂詩仙的卻是辛棄疾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