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真的是一位仁君嗎?寬厚愛民只是虛偽外衣,狠辣程度超出想像

劉備真的是一位仁君嗎?寬厚愛民只是虛偽外衣,狠辣程度超出想像

在小說《三國演義》之中,蜀主劉備給人的最深刻印象便是禮賢下士、寬厚愛民,縱觀其一生來看,倒也稱得是一代仁君。然而事實真就如此嗎?要知道,受明代「忠君愛國」思想影響,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之時故意將蜀漢政權視作「正統」加以描寫,為此大肆拔高蜀漢眾人,甚至不惜貶損魏吳兩國以突出蜀漢集團的合法性。

關於這一點,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有過精闢論述,他評價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戰亂時期,但凡能夠成就一番大業的,幾乎沒有一人是仁慈之輩。否則這與宋襄公之流又有什麼區別?事實上,看似仁政愛民的劉備,真實野心大到難以想像,那些仁政愛民的假象,不過是他用來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首先,劉備的野心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在他少年時期。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劉備少年時期,家門口有一株高大的桑樹,遠遠望去,像是王公貴族出行所用的傘蓋。劉備早在少年時期,便立下了日後出入必有「羽葆蓋車」的遠大志向。可以說這是兒童戲言,也可以說這是事後附會,但可以證明的是,劉備對於改變自己的身份並實現階級跨越,是有著明確目標的。

其次,劉備是否真的仁政愛民?答案是否定的。之前子淵在講劉備經費從何而來時,曾經特地講到過劉備通過強行發行劣幣的方式,從百姓手中榨取錢財——劉備在進入益州之時,便縱容將士們去四處搶掠,不少百姓都因此遭受損失。除此之外,劉備為了湊足軍費,甚至不惜從民間榨取採取。《三國志》注引《零陵先賢傳》曰:「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倘若劉備真的愛民如子,他還會做出這種損害百姓利益來填補軍費的事嗎?

最後,劉備究竟想不想「興復漢室」?答案是肯定的,但他想興復的「漢室」並非漢獻帝劉協,而是自己。劉備進位漢中王后,一直在等待曹魏方面殺死漢獻帝,以便自立。誰知曹魏方面只是將其降封為山陽公,人身安全無虞,這下高呼「興復漢室」的劉備無話可說,只能掩耳盜鈴般地宣稱漢獻帝已被殺害,然後才「勉為其難」地接過漢家江山,登基為帝。

當然,小說中肯定不能這麼寫。在演義里,以許靖、諸葛亮為首的蜀漢重臣都曾勸說劉備稱帝。不過劉備卻再三辭讓之下,最終才無奈接受百官勸進。然而在歷史上,這卻是劉備暗中默許的。當然,有人肯定,必然也就有人反對。不過反對劉備稱帝的雍茂、費詩和劉巴三人,均在事後遭到劉備清算。費詩的結局還算好,他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時,就已經開始反對了,不過情節不是很嚴重,最後也只是被貶出朝廷中樞,「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相比之下,劉巴和雍茂就比較慘了。

《三國志》注引《零陵先賢傳》曰:「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茂。」人微言輕的雍茂,在此事之後直接被劉備處死,而曾為劉備穩定益州立下大功的劉巴,也遭受到殘酷打壓,「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由此可見,劉備稱帝野心昭然若揭,手段也非常狠辣。綜上所述,不少讀者單純把劉備看做是一位仁政愛民之人,這其實是有些片面的。與其說劉備是一位仁君,不如說他是一代梟雄。

參考文獻: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零陵先賢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本是曹氏第一猛將,鬚髮顏色異於常人,去世享受帝王級別待遇
此島國建立四月就滅亡,聯合國為其斡旋十餘年,今年十月或將復國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