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9款雷蛇Blade Pro 17遊戲本 雷蛇的最高水準

2019款雷蛇Blade Pro 17遊戲本 雷蛇的最高水準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雷蛇經過重新設計的Blade Pro筆記本終於姍姍來遲。該系列上一個版本還是在兩年前發布,而這次雷蛇帶著重新設計和更新的內部配置,讓包含13英寸、15英寸和17英寸的三款產品重新與用戶見面。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2019年了,英特爾和英偉達都更新了新一代的產品,因此我們期待著雷蛇能在新產品的設計上比之前的一代有所改進。不過我們今天評測的不是Blade 15的直接繼任者,而是選擇了屏幕又大了一號的雷蛇Blade Pro 17,採用了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和英偉達的RTX顯卡。

所有版本的新一代Blade Pro 17標配了我們之前測試過的全新六核酷睿i7-9750H處理器,而顯卡方面則提供了三個版本,分別是RTX 2060、RTX 2070 Max-Q或RTX 2080 Max-Q,不同的配置取決於你的預算。而這次我們的評測版本配備的是中端的RTX 2070 Max-Q顯卡,並且提供了16GB的雙通道DDR4運行內存,提供了512GB的PCIe存儲空間,並且支持升級擴展。另外還有一塊17.3英寸1080p解析度144Hz刷新率的顯示屏。

配備RTX 2060顯卡的入門版售價為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7155元),如果想要RTX 2070或2080顯卡版本,價格將分別上漲到2800美元(約合人民幣19214元)和32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959元),至於哪個版本更值得購買,我們將在文末討論。

我們相信選擇購買雷蛇筆記本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它的設計。2019款的Blade Pro 17和以往一樣採用了簡潔的設計,做工精良,外殼和上蓋都採用了觸感非常優秀的金屬材質。而這種極簡主義的全黑設計讓Blade Pro 17成為了很多用戶青睞的原因,並且讓自己成為了最輕薄的筆記本設計之一,至少從視覺效果上看非常讓人滿意。雖然這種金屬材質容易沾染指紋,但看起來視覺效果很有震撼力,並且與它並不算低的價格也比較相符,看起來很高級。

雷蛇現在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專註於產品的大小。雷蛇已經意識到,想要實現自己制定的目標,就算不可能成為市面上最薄或最輕的遊戲筆記本,但Blade Pro 17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不算笨重。但按現在的標準來看,它約0.75公斤的重量只是平均水平,而20毫米厚的機身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在功能方面,我們非常喜歡Blade Pro 17採用的全新鉸鏈設計,不僅堅固而且很順滑。在顯示屏周圍的邊框很窄,攝像頭也在常規的屏幕頂端位置,並且支持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登錄系統,使用起來很方便。對於介面方面,Blade Pro 17配備了2.5G的千兆乙太網,這在遊戲本上並不是常見的配置。另外Blade Pro 17還有三個USB 3.2 gen 2 Type-A介面,一個Thunderbolt 3介面,一個USB 3.2 gen2 Type-C介面、一個HDMI 2.0b介面和SD讀卡器。

不過Blade Pro 17全新的鍵盤設計並不能讓我完全滿意,鍵程距離不算長,整體的觸感也不是很好。按鍵的布局感覺有點窄,因為空格鍵被人為截短,主要是為了適應方向鍵的設計。不過Blade Pro 17的鍵盤背光我很喜歡,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適合重度文字輸入的鍵盤。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遺憾是沒有數字小鍵盤,畢竟大多數17英寸的筆記本配備了這個部分,而雷蛇則為了給兩側的揚聲器預留空間,取消了數字小鍵盤的設計。Blade Pro 17的揚聲器效果很棒,觸控板的尺寸也很大,看成是筆記本上最好的觸控板之一。

性能

說到性能,首先我們要提到雷蛇通過Synapse軟體提供的不同模式,其中默認模式是平衡模式,與配備了標準45W的i7-9750H相比,默認模式實際上是讓CPU處於低功率的35W TDP模式。雖然CPU報告的PL1和PL2的限制分別為60W和80W,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僅限於35W的PL1和45W的PL2兩種情況。至於顯卡,而在90W的配置中搭配了RTX 2070 Max-Q顯卡,因此與常規的RTX 2070 Max-Qs相比,默認情況下它的主頻要高一些,而英偉達在這些顯卡的命名上其實已經可以看出區別。

在平衡模式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動或手動調整風扇速度。雖然在這兩種模式下並沒有看到太大的性能差異,但如果你選擇限制風扇速度來降低噪音的話,顯卡主頻通過GPU Boost的情況也略有下降,而這是我們用風扇調節功能唯一真正實現的改變。

另一個模式是自定義的性能模式,它為CPU和GPU提供一個低、中或高三種不同的選項。中頻是默認選項,所以如果把它調高的話,事情就開始變得有趣了。CPU的功率限制被顯著提高,大約為54W PL1和75W PL2,與其他i7-9750H處理器的遊戲本保持一致。而這種模式下的GPU在核心和內存上都有一個100MHz的超頻空間。

作為性能愛好者,我們採用的是標準的做法,設置了雷蛇Blade Pro 17為高性能模式。說實話,我們並沒有注意到在這種模式下的噪音有明顯增加,風扇的噪音音量似乎並沒有比自動模式下風扇的噪音增加多少,但性能卻帶來了顯著提高,所以我們建議所有玩家在遊戲時都使用這種模式。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專門詳細的討論了酷睿i7-9750H處理器,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只通過摘要的方式Blade Pro 17的CPU性能。而對於各種任務的全面性能問題,可以回顧之前的CPU評測文章。

好消息是,Blade Pro 17在高性能模式下的表現與我們之前看到其它的i7-9750H處理器筆記本表現類似。也許在部分測試中,它的速度稍微慢一些,但是這種差異會隨著測試的不同而出現波動。因此總的來說,它接近測試誤差的邊界水平,而我們認為雷蛇Blade Pro 17的性能表現與我們的預期相符。

與我們的平均酷睿i7-8750H測試結果相比,Blade Pro 17大約快了6%。因此,與上一代機型相比,在性能上這是一個小幅度的進步,但由於筆記本之間的性能確實存在不同的差異,因此不能保證第9代處理器一定比第8代處理器產品提供更有意義的升級。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寧願更謹慎的下結論,並建議如果你在考慮從第八代升級到第九代的話,還是不要期待有什麼明顯的提升。

和之前一樣,這裡還有一組快速比較,老款四核筆記本使用的酷睿i7-7700HQ處理器,而新一代Blade Pro 17使用的是6核的i7-9750H處理器。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多線程任務的性能被提高了50%以上,單線程性能提高了兩位數,如果這是你想要看到的升級幅度,那麼這種升級就比較值得。

顯卡才是讓事情開始變得更非常有趣的方面。我們過去一直對RTX 2070 Max-Q這款顯卡持批評態度。在採用RTX 2070 Max-Q顯卡的產品跑分表現中,成績要明顯比桌面版差了很多。因此最終的結論是,雖然它的名字帶有RTX 2070字樣,但在性能表現上要比桌面版顯卡速度慢了足足30%,而且老實說,它並不比上一代的RTX 1070 Max-Q顯卡有多少提升。

但雷蛇刀片Pro 17遠非你典型的RTX 2070 Max-Q筆記本電腦。它使用更高的時鐘90W版本的GPU默認,然後通過設置GPU使用其高性能模式,它獲得額外的100兆赫超頻。

當你把所有這些提升加在一起考慮,那麼GPU的額定主頻為1405MHz。這明顯高於標準RTX 2070 Max-Q的1185MHz,略低於RTX 2070筆記本版本的1440MHz。但這一表現仍然比桌面版顯卡表現低了13%,但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改進,尤其是與比默認的RTX 2070 Max-Q相比。

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用戶怎麼會知道Blade Pro 17與這個超頻版2070 Max-Q之間的區別?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遺憾的是,80W和90W的版本經常混淆,而且提供了不同級別的性能表現。

就實際性能而言,Blade Pro 17的表現還是令人印象深刻。平均而言,它提供了與RTX 2070筆記本相同的性能表現。因此,儘管屬於Max-Q系列,但這個系統在其最佳配置下提供的性能表現不會因為Max-Q就出現節流、限制或主頻過低的影響。對於那些擔心Max-Q顯卡筆記本的性能會低於普通RTX 2070版本的用戶來說,完全不必有這種擔心。

為了證明默認RTX 2070 Max-Q與Blade Pro 17的超頻版2070 Max-Q 90W之間的差異有多大,下面是有針對性的性能分析,顯示出了大約20%的優勢。沒錯,兩款名稱基本相同的顯卡差異居然有20%。這對於需要在不同筆記本之間進行選擇的人來說,絕對容易搞不清狀況。但對於選擇了購買這款筆記本的用戶來說卻是個好消息,因為Blade Pro 17的表現要比我們想像中好得多。

我們對這款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性能也感到驚喜。一年前我們評測過的雷蛇Blade 15運行時機身溫度上升很快,它使用的是一款低主頻的CPU GTX 1070 Max-Q顯卡,在運行遊戲時GPU溫度達到了81度,CPU高達88度。而這次Blade Pro 17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機身溫度更低。GPU的溫度處於71度這樣一種更可控的溫度範圍,而這是我們在當前一代筆記本中散熱管理最好的一款產品,第九代處理器版本的CPU的平均溫度為86度。

遺憾的是,Blade Pro 17在運行時仍然發出很大的風扇噪音。我們不會說它比其他具有類似散熱性能的筆記本電腦聲音更大,但至少從噪音表現上看不會差太多,但整體來說它仍然不算是一款比較安靜的遊戲本,而且它那尖銳的散熱風聲聽起來確實很煩人。

不過我們也非常高興的看到,沒有任何筆記本在散熱方面與Blade Pro 17在設計方面相媲美。我們希望能通過Razer Synapse更好的調整風扇的功率,樣就這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在設計中利用更多的散熱空間。當你把CPU和GPU設置為最佳運行模式時,就失去了對風扇的控制權,所以不能簡單的調低頂部風扇的速度,讓GPU以80度而不是71度的狀態運行。很多筆記本電腦都有這個功能,但對於Blade Pro 17來說,如果想要最好的性能,那麼別無選擇,只能忍這種受吵鬧的風扇噪音。在理想情況下,我們其實應該有更好的方法來利用散熱空間,至少讓零部件保持適宜的溫度,而筆記本電腦的表面也不會像之前的測試那樣在關鍵區域變得非常燙手。

其它一些與性能有關的注意事項包括Blade Pro 17的SSD固態硬碟來自於三星PM981,容量為512GB,它的性能很好,同時還提供了一個額外的M.2插槽進行升級。

Blade Pro 17的屏幕為17.3英寸1080p解析度IPS顯示屏,刷新率為144Hz,效果要比普通面板更出色,對比度超過了1400:1,顏色誤差在2.0-2.5德爾塔之間,這是可以接受的範圍,而遊戲玩家還可以利用這一高刷新率體驗最好的遊戲畫面。

最後關於電池續航表現如下表,排名來看比較靠後。

總結

總體來說,我們對雷蛇Blade Pro 17的評測,從技術角度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性能在設置稱適當的模式時,要比雷蛇宣傳的更出色,特別是顯卡性能。消費者應該對這款筆記本在工作效率和遊戲性能方面的表現感到滿意。

與去年的Blade 15相比,性能並不是雷蛇解決的唯一技術障礙。機身溫度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且機身設計也一如既往地出色。2.5G乙太網介面是個不錯的提升,而1080p解析度144Hz的顯示屏效果也非常出色。不過Blade Pro 17唯一的大問題就是鍵盤,還有改進的空間。

就性價比來說,我們終結了有兩種觀點。從製作精良、輕薄化的遊戲筆記本角度來說,我們認為Blade Pro 17的價格並不那麼貴。在2800美元的幸好身上,只比同定位的微星GS75 Stealth搭配RTX 2080 Max-Q顯卡相差100美元。而當我們比較的是RTX 2070 Max-Q和RTX 2080 Max-Q顯卡版本時,通過測試發現筆記本的性能速度提升了7%,儘管在紙面參數上Blade Pro 17使用了速度較慢的GPU版本,但從實際性能表現來看,依然可以證明其售價的價值。

考慮到雷蛇Blade Pro 17基本上位於RTX 2080 Max-Q檔次中性能表現最好的梯隊,而大多數此定位的筆記本價格都在2500美元以上,因此我們認為鑒於其出色的設計、性能和散熱來考慮,貴不貴的結論還是因人而異。

另一方面從另一個角度看,你還可以用不到2000美元的價格購買到性能與RTX 2070版本Blade Pro 17接近的產品。但總體來說,其它選擇機身更厚、更重,設計也沒有Blade Pro 17這麼看起來高端。如果你只是追求性能,那麼其它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還比較看重雷蛇Blade Pro 17輕薄的設計和優秀的散熱性能,那麼還是Blade Pro 17更符合你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abbit 的精彩文章:

OPPO Reno拆解來了 裡面還真有不少驚喜
FreeSync究竟是個啥?為什麼說它能讓遊戲變得更流暢

TAG:Rab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