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借款1000元到手500元,5天後還1200元,有人因此自殺……這樣的貸款你也敢碰?

借款1000元到手500元,5天後還1200元,有人因此自殺……這樣的貸款你也敢碰?

首發:7月19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不上徵信,無視黑白,百分百下款」「僅需身份證,極速到賬,日息0.01%」……時下,各種網貸廣告花樣百出。

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大肆打廣告的網貸平台的真身,其實是「714高炮」(即借款期限為7天、14天的高利息網路貸款,一般包含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它們明目張胆地提供明令禁止的「砍頭貸」「校園貸」,甚至行業頭部上市公司也搞陰陽合同,收高額「砍頭息」,實施暴力催收,盜取公民隱私,侵害公民名譽乃至危及人身安全。

專家指出,不少非法網貸平台違規放貸,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加劇金融風險,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負面因素,亟須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加大打擊、監管力度,維護互聯網金融市場安全、健康、規範發展。

「714高炮」猖獗,非法催收「呼死你」

根據一些社交軟體推送的廣告,今年2月底,《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下載了「水象分期」「樂分期」「秒借貸」3款網貸APP。

註冊登錄後,按步驟提交了個人身份證、人臉識別、工作地址、家庭地址和通訊錄,3款APP分別給出了3200元、2600元、2000元的額度,借款期限分別為28天、14天、7天。記者點擊確認借款訂單之後才發現,「水象分期」和「樂分期」都扣除了800元,實際到賬分別為2400元、1800元;「秒借貸」扣除了600元,實際到賬1400元。

記者調查了解到,3月15日央視曝光「714高炮」之後,大量違規網貸平台依然猖獗。有的平台開發出了「55超級高炮」,即借款1000元,到手500元,5天後要還1200元。

在一款名為「XX財富」的網貸APP中,記者下載測試了「久貸錢包」「紅鯉魚」「隨心花」等十多個借款「口子」,發現大部分「口子」都屬於「55超級高炮」。儘管有的「口子」把還款期限延長至30天,但設定了每5天還一筆款,利息均超過法定的36%。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714高炮」APP並不能在蘋果或安卓應用商店搜索、下載,需通過特定鏈接下載。這些網貸平台多通過手機簡訊發送鏈接,一旦用戶的手機號註冊其中某家平台,將有大量平台大肆進行簡訊轟炸。而且這些APP為躲避監管,會不定期更換名稱和頁面。目前某些網貸APP在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已下架,但在一些社交軟體上仍能搜到現金貸廣告和下載地址。

業內人士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目前全國「714高炮」平台存量大概有上千家,即使整個行業壞賬率居高不下,也有暴利可圖。平台會在借款人還不上利息的時候,引導他們去下一家關聯公司再貸款償還利息。理論上講,只要風險把控得當,「轉單平賬」「以貸還貸」可以無限循環。

「714高炮」不絕的同時,無資質電商平台發放「校園貸」同樣值得警惕。

新華社發 朱慧卿作

今年2月,雲南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大四學生高建軍(化名)無意中點擊了手機簡訊中的一條廣告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小象優品」APP。在借款界面上傳個人身份信息後,高建軍獲得21000元額度,系統自動設定3月還款期限,總還款金額為25400元。

高建軍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他還了2期之後,因生活困難沒錢還債,出現逾期,小象優品每天給他打五六個電話催債。高建軍向客服索要合同,要求依法調整利息,客服稱「沒合同」。

記者向「小象優品」客服諮詢了解到,該平台放貸對象為18歲以上成年人,不管其是否為在校大學生。這明顯與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要求不符。

記者搜索天眼查發現,「小象優品」隸屬北京源石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網購平台。其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與服務、軟體開發和設計、發布廣告等內容,並沒有發放小額貸款資質。

隨著「714高炮」「校園貸」橫行,非法催收更是時有發生。去年5月,雲南昆明市民李勇(化名)通過「恆易貸」APP、「雲錢袋」APP分別借款70000元和50000元,都是分24期還款,還款總額分別高達120000餘元和90000餘元。今年5月,李勇因做生意失敗,資金鏈斷裂,未能按時還款。令李勇沒想到的是,兩家機構都通過外包催收公司向他催債,每天有數十個催收電話輪番騷擾、辱罵他,並多次撥打他的通訊錄聯繫人電話,還冒充「公檢法」機關偽造法律文書進行威脅、恐嚇。李勇不堪忍受,最終向親戚朋友借錢才償還了債務。

像李勇的遭遇一樣,近年來,網貸機構通過暴力或軟暴力手段催收現象日益猖獗,不僅給借款人造成身心困擾,還危害社會穩定。業內人士表示,「呼死你」電話、簡訊轟炸是低成本的催收方式,網貸機構多委託第三方催收機構實施非法催收,出事了都會把責任推給催收人員。

海外上市公司變相收「砍頭息」

來自「21CN聚投訴」平台的投訴案件顯示:2017年12月22日,孫悅(化名)通過「宜人貸」APP借款80000元,分36期償還。她在「宜人貸」APP上提交個人身份證、通訊錄、工作地址、銀行卡等信息後,就收到了80000元。

可是,事後她才從「宜人貸」官網上看到借款合同,合同顯示本金103896.10元,多出的23896.10元為信息諮詢服務費。在「宜人貸」APP上,孫悅每月需償還3974.22元,36期還款總額為143071.98元(記者註:3974.22元*36期=143071.92元)。

為何到手金額和合同本金不一樣?孫悅就該問題進行投訴時,「宜人貸」客服回應稱,由於平台提供了信息搜集公布、資信評估、借貸撮合、貸後管理等一系列服務,因此平台收取23896.10元信息諮詢服務費。孫悅的年綜合費率約為26.28%,年綜合費率包含所有費用,未超過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年利率36%的標準,不屬於高利貸。客服還表示,借款操作時已對年綜合費率、月還款金額、合同金額、到手金額、期限等內容進行頁面告知,經過客戶本人確認後簽署合同。

然而,孫悅告訴記者,她在「宜人貸」APP辦理貸款時,點擊提交資料後,並未有任何關於信息諮詢服務費的頁面提示。她後續才在「宜人貸」網站上查看到合同,發現23896.10元信息諮詢服務費被算入了本金。「這明顯屬於虛假宣傳,合同欺騙。」孫悅說。

信息諮詢服務費到底能不能算入本金?事實上,變相收「砍頭息」,把各種服務費算入本金提高利息率、增加還款額度這類「抖機靈」行為,相關法律法規早就做出明確規定。

根據2015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七條,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發布《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規定不得撮合或變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關利率規定的借貸業務;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雲南權仲律師事務所律師袁瓊飛認為,網貸平台提前劃扣各種費用,變相收取「砍頭息」是違規的,而且計算利率的基數只能是本金,各種服務費只應作為利息計算。如果要收取服務費用,應該一次性收取,不應該算入本金再次收取並提高利息。

此外,「宜人貸」還存在暴力催收、侵犯公民隱私等不法行為,其中不乏威脅恐嚇的情況。2019年3月11日,孫悅因資金緊缺,未能按期償還當月還款額3974.22元。此後,「宜人貸」催收員不斷騷擾孫悅通訊錄聯繫人,多次撥打其工作單位電話,傳播孫悅「欠債不還」的信息,威脅孫悅歸還貸款以及500多元的逾期費用。孫悅的名譽遭到損害,承擔了較大的精神壓力。

記者調查了解到,孫悅的遭遇並非個例。根據「21CN聚投訴」平台顯示,「宜人貸」在2018年3月9日被發起集體投訴,截至發稿時,有效投訴量為3470件,其中有效解決361件,有效解決率10.4%。「陰陽合同」「高利貸」「暴力催收」是用戶投訴最多的三大問題。在網路上還有關於「宜人貸」實施暴力催收導致被害人自殺、死亡、精神失常的舉報。

天眼查顯示,"宜人貸"隸屬恆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是「中國互聯網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金融監管「信息孤島」問題待解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網貸行業總體成交量為1.7萬億元。2017年6月以來,我國發現違規催收頻次1000餘萬次,施害人79萬,受害人92萬。

專家認為,2019年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承上啟下的一年,非法網貸風險較高,要重點加大打擊力度。許多非法網貸平台已成為民間高利貸的「變種」,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挑戰法律紅線。目前全國仍然在開展違法違規業務的網貸機構存量較大,保守估計有800餘家。網貸行業野蠻生長背後存在的監管漏洞值得警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說,目前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現金貸利率畸高且不透明,在隱性突破法律紅線的同時,設置種種陷阱,加重借款人負擔,由於貸款客戶普遍缺乏辨識能力,容易陷入「套路」,事後維權成本很高。

專家認為,網貸平台作為銀行類金融機構貸款的補充存在其社會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起投資者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也降低了社會融資成本,但由於政策法規不完善,監督管理不嚴格,導致大量非法網貸平台成為不法企業和個人攫取高額收益的工具,損害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網貸應該在規範化和制度化的框架內有序發展。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要從制度上防範和堵住監管漏洞,加快推進合法合規網貸機構的備案進程,堅決清退、關停沒有資質的網貸機構。同時要嚴打非法網貸機構藉助黑惡勢力實施暴力催債,加大對虛假網貸廣告的查封力度。

中央財經大學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我國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監管在技術建設方面明顯滯後,突出表現為沒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風險監測、評價、預警和防範體系,缺乏一整套系統性的統計調查、風險預警、處置、緩衝、補救機制。

「互聯網金融市場規範發展亟須加快監管科技發展。」歐陽日輝建議,通過數字技術建立數字化監管系統,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的三級模型體系:平台自控監測體系、行業協會監測體系、監管機構監測體系,從而改變目前「人工報數」和「運動式」的被動監管、事後監管局面,實現實時監管、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同時,要做好平台的信息披露以及平台與監管層的信息共享工作,整合信息資源,解決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這些耳熟能詳的《論語》名言,你可能都理解錯了……
「無小店不上海」:上海十招保護「特色小店」,留住城市記憶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