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沙漠治理已見成效,然而印度早已引用青藏高原的水闢田千萬畝

我國沙漠治理已見成效,然而印度早已引用青藏高原的水闢田千萬畝

沙漠是地球表面最荒涼的地帶之一,改造沙漠就是將這種荒涼的地形環境改造成適合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的地方,那麼依靠現在的技術能完全改造沙漠嗎?當然可以!

沙漠地形地貌的氣候特徵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乾旱,既然是乾旱,當然就是缺水了,只要能給沙漠中提供大量的淡水,就很容易將沙漠變成綠洲。

我國西北地區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帶之一,所以那裡也有很多的沙漠,比如我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木塔格沙漠,都處於我國西北地區,沙漠和戈壁地形在我國的總面積約128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可耕地面積還大,然而全國荒漠化土地達261萬平方公里,佔到了我國國土總面積的1/4多,沙化土地則達172萬平方公里,都是相當大規模的難以利用的土地,如果將它們都轉化成良田或者草原和森林的話,那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那怎樣將沙漠治理成可利用的良田、草原或者森林等呢?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有淡水,只要淡水管夠,管教沙漠變化成良好的生態環境。

但是顯而易見,沙漠中不可能有足夠的水共使用的,不然沙漠也就不必成為沙漠了,其實很多大江大河的河床上都是砂石,挖沙船最喜歡在大河的河床上挖沙,然而大江大河的沿岸大都水草豐美,岸邊都是綠油油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卻不會成為沙漠,正是因為河流沿岸都不缺水。

所以,要想治理沙漠,無論如何都是離不開水的,不過如果方法得當的話,少量的水也可以治理沙漠,比如我國的毛烏素沙漠、庫布齊沙漠都已經基本消失,另外還有塔里木沙漠公路綠化工程、柴達木盆地治沙計劃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些治沙行動還都獲得了聯合國及相關機構的讚揚。

我國在治理毛烏素沙漠的時候,國家和當地統籌水土保持、國土、水利等,形成了國家和地方各類工程多輪驅動促進沙區生態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在治沙的過程中,勤勞的人們使出了很多方法,比如他們以沙柳、檸條等鄉土樹種為主治理沙地,探索出以平茬利用與複壯更新為核心技術的植被群落穩定性的可持續發展途徑,取得了很好的實踐效果。將荒涼了千年的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的毛烏素沙漠,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變成了綠洲。

庫布齊沙漠的治理方式和毛烏素沙漠類似,當地通過對沙漠的生態修復與治理,依託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發展地方特色生態工程,如今,庫布其沙漠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個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的沙漠也正在變成綠洲。

塔里木沙漠公路綠化工程是為護理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而建設的一條綠化工程,這是一條長436公里、寬約70-80米的綠化帶,已在2005年6月建成,公路的兩邊埋下了輸水管道,因此能滋養公路兩邊防沙治沙的草木植物,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性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大,而且是我國最乾旱的地區,綠化治理這樣的沙漠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塔里木沙漠公路綠化工程提供了很好的治沙範本,說明只要有水,再乾旱的沙漠也可以變綠洲。

不僅是我國,很顯然印度也深諳引水治沙之道。近日媒體報道印度在防沙治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們引用來自喜馬拉雅山區的水,將西部的一些沙漠變成了良田。

印度的西北地區受溫暖暖濕氣流影響小,降水不足,因此這裡的土地沙漠化程度非常高,如那裡的塔爾沙漠的面積接近20萬平方公里,印度雖然耕地很多,無奈人口基數龐大,因此也想將沙漠變良田,但是改造沙漠就必須得用水,雖然印度最大的河流恆河流經塔爾沙漠東部,然而印度人卻沒有就近從恆河裡面調水,原來他們打起了喜馬拉雅山降水和冰雪融水的主意。

喜馬拉雅山南麓是全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而且喜馬拉雅山的雪峰上有很多冰川,可以提供大量的冰雪融水,印度就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邊,很多河流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而印度人改造塔爾沙漠引用的河水又來源於發源於我國的薩特累季河,這條河在我國青藏高原上名叫象泉河,發源於西藏的拉昂錯湖附近,是流經巴基斯坦的印度個支流,但是在流出我國之後流經印度喜馬偕爾邦,於是印度人就在這裡築壩修了水庫,提高了水位,並且使得水量常年有保證,接著就開挖了一條600多公里長的運河,把來自北方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的大量水源引流到了塔爾沙漠中,薩特累季河流入印度河的水量也因此減少不少。

印度人辦事雖然都喜歡拖拖拉拉,但是這條任何修建的速度可不慢,從1980年開工之後1987年就全部竣工了,這樣的速度在印度算得上全速搶建了。

運河建成之後,塔爾沙漠距運河較近的地區都變成了綠洲,印度人在沙漠中開闢了近千萬畝的耕地,這種沙漠中開闢出來的相對乾旱的耕田很適合種棉花,印度的棉花產量也因此大大增加。

另外,印度的上恆河運河也是一條向著沙漠地區治沙灌溉出農田的運河,長達900公里,這條運河在100多年前的1885年就建成了,開闢出的農田更多達1000多萬畝。

所以,實際上不只是我國在治理沙漠上取得了一些成績,就連耕地比我國多不少的印度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且他們下手更早,做法也更直接,就是引水治沙,並且從中發展農業經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宇宙可觀測規模就達930億光年,實際規模呢?宇宙之外到底有啥
壁虎可斷尾再生,螃蟹可斷肢再生,人類雖然不能,但已有更高能力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