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點映口碑爆棚,它的火不需要同情分

點映口碑爆棚,它的火不需要同情分

今年的暑期檔創歷史之最。

整個7月,毒藥君就沒進過幾次影院。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

比如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

原先,它是被我排除在7月必看片單之外的。

沒想到,這周的點映,它卻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口碑。

失算了。

哪吒之魔童降臨

Ne Zha

可能有的人又忍不住上來說我是在給它打廣告。

不好意思,這次還真不是。

經過連續兩天點映,《哪吒》(簡稱)的豆瓣評分已經開了。

結合毒藥君的觀感,目前的跑分真真兒沒有注水嫌疑。

也不存在因為大面積撤檔給了它同情分一說。

回看這幾年。

我們的劇場動畫老是在文學名著里打轉。

但能夠把名著玩兒得令觀眾心服口服的,真不多。

《大聖歸來》算是例外。

憑藉自來水的口耳相傳,

其創下的口碑票房雙豐收,簡直堪稱當年的奇蹟。

今年早些時候上映的《白蛇:緣起》表現也不錯。

通過加入不同的主題到經典中,一個原本被講爛的故事,

重新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這兩部國產動畫的成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

對經典的重新解讀,讓這些原本老氣橫秋的IP有了新的玩味空間

這個意義上來說,《哪吒》比二者更進了一步。

在大框架不變的情況下,

影片的諸多價值觀和呈現手法,都是非常摩登的

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萊塢式的

舊瓶裝新酒,觀眾依然買單。

如果要問《哪吒》最大的改編是什麼。

顛覆性的人設肯定算其中之一。

比如主角哪吒,他在故事中解除封印後的樣子是這樣的。

是不是乍一看有點兒小帥?

可沒解除封印前,他在片中的大部分時間,

長這樣。

很挫?

放心,不止你一個人這麼想。

有人不但嫌丑。

甚至覺得這套煙熏妝和哥斯拉有得一拼。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在給大家盤點7月院線片時,我沒將它列入片單的原因。

因為主角形象真的太顛覆了。

顛覆得讓人吃不准它的成片品相。

畢竟,上影廠的經典,早已深入人心。

當然,美和丑都是相對的概念。

一旦你接受了這種「大頭兒子」的造型,

看久了其實也能接受。

不光主角造型夠朋克。

配角的造型改動也很大。

哪吒的老師太乙真人,在片中直接成了胖墩兒。

而且還操著明顯的四川口音。

從點映的實際觀影效果來看,配音上的這番大膽嘗試是有效的

因為它的確製造了諸多言語上的笑料,外地觀眾聽著會很新鮮。

不光人物造型有別於傳統認知。

新版《哪吒》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進行了大改

《哪吒鬧海》中的李靖,被刻畫成一個對威權唯唯諾諾的loser。

為了服從帶有黑幫性質的四龍王,甚至一度對親兒子動了殺心。

新版的李靖則更有人情味兒。

為了兒子的未來,他的關鍵性抉擇,

成為影片後期的一大淚點。

此外,在哪吒的塑造上,

老一輩動畫人賦予了這個角色相對單純且剛正不阿的性格。

到了本作中,這個孩子除了調皮搗蛋外,

有時甚至會特別痞

如果深究其性格成因,會發現背後另有蹊蹺。

而這,就牽扯到故事層面反映的主題了。

《哪吒》本質上而言,是一個關於誤解和成見的故事

在成為李家三太子前,哪吒的前身原本是一顆吸收天地靈氣的混元珠。

後來轉世期間因為反派使壞,他被迫繼承了混元珠魔性的一面。

在有除妖傳統的陳塘關,這樣的出身自然不受人待見。

基本上從一出生開始,哪吒就是在一種被歧視的氛圍中長大的。

所以他曾一度自暴自棄道:

他們把我當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

了解清楚這個背景,哪吒後來的痞氣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影片藉由人們對哪吒的偏見,實際想傳遞的是:

世界上並不存在天生的壞種,成長環境才是後期人格成型的關鍵

遺憾的是,在影片中,這樣的成見無處不在。

除了世人對哪吒抱持偏見。

太乙真人的師弟申公豹,同樣被偏見所害,最終遁入邪道。

和哪吒類似,他同樣因為妖怪出身,歷來得不到天尊重用。

意識到「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搬動」的他,最終決定背叛師門,

轉而和同樣受氣的龍族狼狽為奸。

而身為龍族後裔。

龍王三太子敖丙也沒能逃脫成見帶來的中傷。

在哪吒暴走階段,他曾幫忙鎮住發狂的哪吒,

救下李靖夫婦一命。

不曾想,自己的妖族身份,卻成為小鎮人民攻擊自己的理由。

不但得不到感恩,還被貼一臉標籤。

人間的成見從來就不曾間斷。

也因此,傷害也從未停息。

對於這樣的悲劇,有人信命。

而還有人,則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在人生的逆境中沒有選擇聽天由命。

而是勇敢選擇對命運的不公發出反擊。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看完覺得高燃。

那種不甘心淪為命運玩物的鬥志,本身就相當勵志啊。

此外,《哪吒》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部分在於對反派的塑造上

就像剛才說的,反派之所以為反派,並不單純是非黑即白。

背後一定有某種成因促使他們變成現在的狀態。

和申公豹聯合,以鎮壓海怪之名被軟禁在龍宮的龍王一族,

其實仔細想想也非常悲催。

在《哪吒》中,它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族。

而是只能成天呆在海底的妖怪。

作為全族唯一的希望,龍太子敖丙能否除妖成仙將影響整個龍族的未來。

用今天的語境來看,龍王對敖丙的期待,

本質上和當下底層群眾渴望跨越階級壁壘,得到更多認可如出一轍

可這層壁壘正如同一直沒有出現的天庭一般,

因為敖丙任務失敗,再次變得遙不可及。

這也是導致龍王最終崩潰的一個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講,《哪吒》絕不是一部低幼的作品

成年人看完本片,同樣能接收到很多小孩無法感知的主題。

更何況,在親情和友情的描繪上,它的敘事技巧真的已經爐火純青。

沒點兒閱歷,你還真哭不出來。

而說到技術層面。

作為一部國產本土動畫。

動用的技術指標就不多扯了,畢竟和世界頂級公司的差距就擺在那兒。

但在有限的資源下能做到目前的地步,實屬不易。

誠意已經感受到了,確實是拿命在拼。

不過話雖這麼說,短板還是存在

這個問題實際上從《大聖歸來》就存在,並一直延續至今。

比如部分配角的設計,總讓你看得過程中覺得擰巴。

賦予它們某些文化符號的寓意本身無可厚非,

但對比精良的布景,這類角色的「粗製濫造」,真的特別辣眼睛。

拋開技術上的瑕疵,整體而言,《哪吒》算是一部很良心的國產動畫了。

它擁有完整的故事鏈,笑料和悲情兼具。

既能讓人捧腹,也能讓人笑中帶淚。

能讓人全身心代入情感去體驗的動畫,本身即成功了一大半。

至於畫面上的進步,讓我們交給時間。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App 的精彩文章:

專訪《動物管理局》主演陳赫:我是郝一針,不是曾小賢2.0
8.6跌到7.3,「破冰」爛尾太可惜了

TAG:毒藥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