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思恐極,這部神作里的預言全都實現了

細思恐極,這部神作里的預言全都實現了

周末閱讀

50年前的今天,人類的腳印第一次留在了月球。「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從喬治·梅里愛的《月球之旅》到劉慈欣的《三體》,不管是影視劇還是書籍,科幻題材的作品一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自留地。留言參與討論——科幻作品對於人類的意義。智谷君將綜合留言質量,送出5本本期推薦書目《2001:太空漫遊》

劉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50年來,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星際穿越》《阿凡達》《黑客帝國》《異形》《普羅米修斯》……

入選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軌跡》雜誌、英國《衛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說。

入選美國亞馬遜評選的有生之年必讀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說!

今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說法:經常讀科幻的人,都是見過大世面、喜怒不形於色的。

但站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去看那些早在幾十年前就作出「神預言」的科幻神作時,

相信沒有人能淡定得起來:這麼精細又真實的描寫,作者是不是穿越了?!

沒錯,說的就是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封神之作——

《2001:太空漫遊》

51年間,科學的進步一次次地驗證了小說的高明。任何一個現代人在看這本神作時,都會被震撼到頭皮發麻。

劉慈欣也不禁多次表示崇敬:「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今天又刷了一遍這本書,然後跪著為大家整理了書中最有名的十大預言

真實到讓人懷疑,克拉克大神是不是位穿越者,才能寫出這樣的神級小說!

「太空漫遊」四部曲第二部《2010:太空漫遊》的電影中,主人公兒子房間的床頭貼著一張海報。

海報上赫然寫著:BEIJING08!左上角還有隱隱約約的「北京」字樣,畫面上的人和當年的劉翔極其相似!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4年,此時劉翔剛剛1歲,離北京正式提出申辦奧運還有7年……想想就覺得細思極恐!

不少觀眾為了這一細節吵得不可開交,有些覺得是巧合,而有不少比例的人認為,除了「穿越」,可能真的沒法解釋……

2011年,三星起訴蘋果,稱iPad的設計抄襲了《2001:太空漫遊》,還附上了電影截圖。

電影中,兩位太空船的乘客一邊吃著飯,一邊看著一塊能顯示各種信息的電子薄板。

iPad和《2001:太空漫遊》中的「新聞板」極為相似

雖然三星最終敗訴了,但這次起訴,卻讓世界各地的科幻迷們沸騰了一把。

電影中的人物並沒有和平板互動,但原著小說中詳細描寫了這塊「新聞板」的用法——

它可以聯網顯示國際新聞,可以標記感興趣條目,可以搜索。而且只要點一下,「郵票大小的四方形」就會「放大到剛好佔滿整個屏幕」,看完了還能「重新按回完整的首頁」。

這……不就是打開關上app圖標的特效嗎?!

1968年,克拉克在《2001:太空漫遊》詳細描述了人類月球背面活動的細節。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其場景和《2001:太空漫遊》中的幾乎完全一致

以至於到後世一直有人持陰謀論,認為人類登月的影像不過是NASA和導演庫布里克聯合偽造的,素材就來自於《2001:太空漫遊》!

在《2001:太空漫遊》中,弗洛伊德博士曾在太空船上向家裡打了視頻電話。

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50年前就被克拉克大神精確預測到,想想真是又驚奇又毛骨悚然!

博士與家人視頻通話—《2001:太空漫遊》

2017年有一場轟動世界的圍棋對弈:谷歌旗下Deepmind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人類圍棋棋手柯潔。一時間「人工智慧威脅論」成為熱議話題。

其實早在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中就出現了一款在下棋上碾壓人類的AI——「哈爾9000」。哈爾曾多次和宇航員對弈,殺得他片甲不留。

「哈爾9000」

《2001:太空漫遊》之後,哈爾的設定和形象成為科幻作品中AI的模版。《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就曾公開表示,電影中的AI MOSS,就是對哈爾9000的致敬。

「Moss」

《流浪地球》中飛船經過木星,在木星附近出事的設定,就在某種程度上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

在電影版《2001:太空漫遊》中,「發現號」的目的地就在木星;小說版中更是詳細描寫了飛船如何利用木星重力場,加速前往更遠的宇宙

讓人震撼的是,小說出版後十一年,「旅行者」號探測器完美復現了這一套操作,代表地球衝出了太陽系。

《流浪地球》中「木星吸收地球能量」的場景

我們現在看到的科幻大片中,空間站大多都是環形的。而這其實是阿瑟·克拉克首創的。

1968年,阿瑟·克拉克設想了一種環形結構的空間站,通過軸自轉模擬重力,解決了宇航員在太空中(包括上廁所在內)的種種不便。

今天空間站和太空梭早已經成為現實。但遺憾的是,我們仍不能達到克拉克描述的那種先進程度。

「環形空間站」-《2001:太空漫遊》

在《2001:太空漫遊》電影中,有一個重要的情節:AI「哈爾」出現異常,兩位宇航員偷偷討論這一突發事件。他們以為哈爾聽不見,卻不想,哈爾通過讀唇語「偷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這個50年前不可思議的情節,如今正在變為現實。

2016年,牛津大學聯合Deepmind(沒錯,又是發明「阿法狗」那家公司)推出了唇語識別程序。雖然現在只能識別有限的短句,但程序正在不斷改進中。

《2001:太空漫遊》中,弗洛伊德博士曾通過聲音來核驗身份。

現如今,聲紋識別也作為第三大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大到刑偵國防、金融安全等領域,小到微信的聲音鎖……對現在的人們來說,「聲紋識別」技術已經不再稀奇。

這一條嚴格來說不是預言,而是對人類進化史最極致的猜測

《2001:太空漫遊》中,有一塊跨越300萬年曆史的神秘石板。

300萬年前,它出現在猿人面前,開啟了猿人的心智,引導猿人開始使用工具。

300萬年後,它再次出現,指引固守地球的人類駛向太空的更深處。

這是一場跨越地球到土星十億公里的太空之旅。

人類跟隨神秘的高級文明,試圖在探索太空的同時,找到有關人類自身最隱秘的答案。人類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還是更高級文明的一場實驗?宇宙文明演化的終點又在哪裡?

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是《2001:太空漫遊》中,最瘋狂、最恢宏的構想。

至於它只是克拉克的幻想,還是大神看穿一切後得出的神預言,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的財政密碼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