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麗常村:嗨!儒家文化村落,我是小屯村

美麗常村:嗨!儒家文化村落,我是小屯村

美麗常村 幸福小屯

嗨,大家好

我是小屯村。

文化底蘊厚重

文氏教子圖

垣邑王謝

這裡

是古村落回回店南

這裡是長垣歷史名人

成伯龍、成仲龍祖塋舊址

這裡有良好的家風傳承

這裡有最珍貴的傳統文化

垣邑王謝

長垣成氏一族自第三世祖成岱娶才女文氏為妻,文氏重視對官宦宰三兄弟家庭教育培養,開啟「紗幔授業」美談。第四世成宰將母親良好的家風教育傳承發揚,辭官後教育侄孫。自明嘉靖至清康熙年間,成氏家族成宰三兄弟後人湧現出6進士、9舉人、29貢生、40秀才。成氏族人入仕為官者多以善詩文、秉正清廉聞名於明清兩朝,湧現出成宰、成蓮、成伯龍、成仲龍、成遜等眾多歷史名人,在明清版《長垣縣誌》中記載篇幅詳盡,世稱「垣邑王謝」。

小屯村廣場一角

紗幔授業

成氏一族家譜記載:長垣成氏一族第三世祖成岱妻文氏,太安夫人,嫻禮度、習故典、紗幔授業,方出三子官宦宰,實為成氏發跡之始,誥贈宜人,累贈夫人。明威武將軍文虎太故祖母。

由於封建社會,女子不宜拋頭露面,教書的時候只能隔著一層紗帳,為學生講課。

文氏詩文水平是那個時代類似於李清照一樣的絕世才女,正是文氏的曠世才華帶來的家庭教育,才造就了成家第三世成官、成宦、成宰三子滿腹經綸,開啟了成家一門科舉的第一步。

小屯村街景

成氏家族祖塋

小屯北,舊稱回回店南,長垣成氏一族第四世族陳留知縣、睢州知府成宰(成閣老)死後擇塋於古村落回回店以南。成伯龍、成仲龍父輩弟兄四人皆葬於此。

成閣老墓地南北長650米,佔地80餘畝。最南邊是正門大石牌坊,石牌坊左右兩邊各立一個4.5米高的石柱,石柱40厘米見方,兩面分別雕刻著牡丹、荷花連環圖案,象徵著富貴和諧。柱子上邊分別有一尊石獅子,形態怪異,其中一個現由成氏後代保存,另一個被做石碾用掉。石牌坊上邊有一個石獅子,下邊有八面石鼓,硬物擊之,叮咚作響,鼓聲各異。正門往北兩邊分列著石人、石馬、石羊等,石人面目猙獰,嘴有爛缺。二門往北是成氏墓葬,墓前邊是石桌、石凳和碩大的墓碑,下邊有龜座。墓地石雕群做工精細,形象逼真,雕技上乘。1958年以前墓地石雕群大部分完好。1958年興修水利,將石雕全部拆遷運走。

目前,保存有大名內閣首輔葉向高等歷史名臣撰寫神道碑銘一座,河南道監察御史郜永春撰寫墓志銘一塊,九龍透孔碑首兩尊。

小屯村簡介

小屯村位於常村鎮區東北2公里,南靠308省道,北鄰東劉庄,西與柳橋屯毗鄰,東與楊寨接壤,距長垣縣城10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越。

明萬曆乙亥年(公元1575年),睢州知府、吏部主事成宰卒後擇塋於大名府長垣縣城西十八里古村落回回店南(今小屯村北),後人一支移居此地護墓。未成村落時,散居人家,因緊鄰柳橋屯東,故俗稱小屯。

小屯村屬「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示範村」,現有李、成、王3個姓氏。成姓屬成宰後裔,李姓自後大郭遷入,王姓自孟崗搬遷而來。

小屯村街景

小屯村垃圾分類處理中心

內景

垃圾分類分揀知識

村民正在垃圾分揀投放

責任到人

污水處理也能曲徑通幽

街景太美

圍村林建設

儒家文化

進士村落

美麗常村

幸福小屯

常村民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斷歷史 的精彩文章:

6月19日,常村匡亭廣場要有大事發生!

TAG:鐵血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