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北極發展戰略淺析

美國北極發展戰略淺析

上一篇北極系列文章分析了俄羅斯的北極發展戰略(技經觀察 | 俄羅斯北極發展戰略淺析),而作為北極圈內的另一大國,同時也是世界霸主的美國,其在北極地區有著強烈的領土安全、資源等戰略訴求。美國目前在北極做過哪方面布局?其北極開發進程如何?與俄羅斯相比實力到底如何?本文將結合美國出台的北極戰略報告以及相關專家的觀點,集中梳理美國北極事務並給出答案。

2019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布新版《北極戰略》報告,概述其在「戰略競爭時代」保護美國在北極的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戰略方法。與2013年國防部發布的北極戰略相比,新戰略的重點內容由北極環境保護轉變為北極安全強化。美國認為,近年來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已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需調整北極戰略重心,以對抗中俄在北極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此外,美國也對未來在北極開展的活動做出具體的規劃部署,如開闢北極新港口以對抗俄羅斯在該區的軍事存在,向北極派遣水面艦艇使其橫穿北極航道等等。從戰略調整到具體行動,種種舉措表明北極已成為美國戰略部署重點領域。事實上,美國已在軍事外交兩方面對北極進行重要布局,主要體現如下:

加強軍事建設,保護國家安全利益

安全被視為美國在北極地區最核心的國家利益,而保護國家北極安全利益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強該區軍事力量建設。近年來,美國主要兵種在北極合理分工,協作完善軍事戰略布局。

美海軍是北極軍事行動的主要力量,其在戰略層面予以北極地區高度關注。2014年,美海軍發布《北極路線圖2014-2030》,概述在北極地區的戰略方針,以及實現北極地區防務和國家戰略需採取的手段。同時,美海軍也不斷強化北極軍事力量建設。基於核動力航母無需頻繁補充燃料,且數量多可輪流駐紮的優勢,美海軍在北極部署核動力航母戰鬥群,以實現對該區的長期監控。美海軍在北極的軍事行動還表現為在該區開展威懾性演習活動。2018年10月,「哈里·杜魯門」號航母艦隊群27年來首次越過北極圈進入北極,前往挪威參加北約「三叉戟」軍演。此次軍演是北約冷戰後規模最大的一次軍演,戰爭威懾意味極為強烈,是美海軍加強北極軍事部署的明確信號。

美空軍掌管著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大部分據點,主要負責北極地區的態勢感知工作。目前,美空軍已在北極地區部署了戰鬥機基地(艾爾森空軍基地和埃爾曼多夫理查德森聯合基地)、石油儲存設施和包括空間跟蹤系統在內的預警網路,並對格陵蘭島西北端的圖勒空軍基地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此外,美空軍正對部署在北極地區的50多部雷達進行現代化升級,使其探測範圍能覆蓋到北美上空,以保護美國和加拿大免受導彈和轟炸機襲擊。未來,美空軍還計劃往位於北極地區的阿拉斯加部署100多架戰機,包括F-22A和F-35A,使阿拉斯加成為尖端戰鬥機基地。

美陸軍致力於提升北極戰備能力,積極為北極寒冷環境下的行動進行訓練。截至2016年,阿拉斯加北方戰鬥訓練中心每年估計有1400名士兵在北極地區進行訓練。該中心重點關注小規模部隊作戰,訓練士兵有效掌握嚴寒天氣作戰技能。同時,美陸軍積極發展極地作戰裝備,計劃採購能在零下45度運作的「聯合全天候全地形支持車」。此外,美陸軍還在運作古老的極地生存學校,並不斷提升駕駛特製雪橇飛機冰上著陸的能力。

從上述軍事動作可以看出,美國越來越重視北極,軍力部署也由以往的海軍拓展到其他軍種上,這其中主要原因是為了對抗俄羅斯在北極地區不斷的軍事動作。但就目前情況看,在某些方面美國北極軍事實力與俄羅斯還存在一定差距,如美國在北極圈以北沒有像俄羅斯「三葉草」那樣的大型軍事基地。此外,美海軍當前主要依靠核潛艇在北極進行常規巡邏,缺乏在該區持續開展水面行動的能力。美國目前也在努力彌補這些差距,如建造新型破冰船,計劃部署水面艦隊,同時與加拿大、挪威等北極盟國開展聯合軍演,強化極地裝備與人員的作戰性能等。

開展北極外交,塑造北極影響力

北極外交是美國開展北極事務的重要途徑,主要體現在地區秩序構建和國際合作兩方面,美國希望以此塑造其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在北極秩序構建方面,美國試圖通過積极參与現有北極國際體制和建立新的制度框架,來確立其在北極治理領域的領導地位,達到利用制度約束其他國家並促使其分擔責任的目的。美國在北極事務上對待中國的態度,體現了這一策略。美國歡迎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謀求與中國就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全球治理議題展開合作。但美國此舉也是希望通過把中國納入北極理事會,然後在北極事務上對其施加影響,使其服務於美國的北極戰略。

在國際合作方面,美國北極戰略明確表示,要加強同北極國家、北極理事會以及域外國家的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選擇合作對象是有方向性的。當涉及軍事、安全等高政治領域時,美國偏向於同盟國加拿大,以及北約、歐盟等組織展開合作:如與加拿共同整合北美防空司令部、美國北方司令部和加拿大聯合行動司令部的力量來促進北極地區的安全;與北約其他國家在北極舉行規模盛大的「三叉戟」軍演;往冰島航空站部署反潛巡邏機等等。但當涉及北極科考、生態保護以及環境治理等低政治領域時,美國也會選擇與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合作。此外,美國還通過國際組織——北極理事會這一多邊平台,來主導北極合作事宜。如擔任北極理事會主席國期間,美國主持召開了「北極合作大會」,呼籲各國加強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與合作,並敦促相應國家加強在北極事務上的合作。

奧巴馬政府十分重視北極國際合作,尤其是氣候變化與北極治理方面的合作。但特朗普不重視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且在今年5月份結束的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上因美國拒絕接受涉及氣候變化的宣言,使這屆會議未能發表共同宣言。這些行為勢必使未來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北極環境保護為核心的北極國際合作變得困難。此外,美加、美俄關於西北航道、東北航道主權問題日益激烈的爭議也將影響兩國在北極其他領域的合作。

從近年來美國在北極的動作看,美國已在北極事務上取得一定進展。但與北極大國俄羅斯相比,美國北極實力仍顯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戰略意識缺失

相比亞太、中東而言,北極以往在美國國家戰略布局中屬於非優先考慮區域。奧巴馬執政以來,由於北極冰川加速融化,北極地區地緣政治、經濟環境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再加上俄羅斯風生水起地經營北極事務,美國開始意識到自身在北極地區與俄羅斯存在較大的能力差距。鑒於此,2013年5月,美國出台國內首份《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報告,並把北極放在戰略優先地位。北極戰略的出台表明美國開始重視北極地區,但美國是北極理事會八國中最晚出台北極戰略的國家,以往戰略意識的缺失導致對北極地區的資金投入不足。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報告指出,美國政府並未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加強在北極地區的存在和經濟開發,從而使美國當今在該區的許多關鍵性基礎設施及其管理方面落後俄羅斯。例如,阿拉斯加港口不具備停泊大型船舶的能力,船岸通信基礎設施不足;現有的基礎設施和信息能力不能滿足北極搜救行動需要等。

(二)北極行動能力的破冰船數量少

進入北極行之有效的破冰方式是使用破冰船。因此,破冰船在各國北極開發中都佔據重要地位。目前,俄羅斯擁有40多艘破冰船,其中不乏性能優異的核動力破冰船,加拿大、芬蘭、瑞典等北極國家也至少有6艘破冰船。與這些國家相比,美國海岸警衛隊僅有1艘重型破冰船「北極星」號,且其服役年限久遠破冰能力有限。雖然2019年美國海岸警衛隊獲批建造6艘新型破冰船,但破冰船建造周期較長,首艘新型破冰船預計最早於2024年交付。因此,短期內美國破冰船短缺現狀仍無法改善,而破冰船數量的短缺又將嚴重影響美國在北極的科考、資源開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航道開闢等活動。

作為世界強國,美國在北極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會對北極局勢產生巨大影響。美國擁有超強的經濟實力與科技水平,這些優勢可為國際間合作開發北極,以及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撐。但是,美國北極戰略中對軍力建設的過分強調,以及與俄羅斯在北極展開的日趨激烈的軍事較量很可能刺激其他北極國家在該區投入更多軍事力量,使北極局勢變得更加緊張。而美國新北極戰略中對國土安全的擔憂也意味著其未來要同中俄在北極地區展開新一輪的較量。未來美國在北極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值得密切關注。

作者簡介

武志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三室助理研究員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庄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247/6558

微信:iite_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AMD宣布不再對中國合資公司授權x86晶元架構知識產權
英國政府將投資1.5億英鎊用於量子技術商業開發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