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退位讓賢,胡適為何沒能當上總統?

蔣介石退位讓賢,胡適為何沒能當上總統?

1948年3月份,國民黨召開大會,準備選舉總統、副總統。在這次競爭中,蔣介石宣布不再競選總統,而桂系李宗仁卻表示因」眾望所推,大家都希望讓我這個開明的人登台,給政府換換空氣「致力於競選總統。此時,論誰也想不到,作為無黨派人士,一介書生的胡適,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僅受到蔣介石的垂青,甚至連李宗仁都對他做總統表示贊同,著實讓人費解。

關於這件事,無論是從蔣介石日記、羅家倫的日記,還是國民黨元老居正老先生的記載中,都可以粗略事情的經過。至於蔣介石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將總統職位讓給胡適,這個尚不清楚,不過總統之位最終還是轉回到蔣介石的手中,卻是不爭的事實。

胡適曾經給李宗仁寫信,表示支持李競選總統;而李宗仁也投桃報李,表示為彰顯公平、公正、民主,鼓勵胡適也參加競選。二人的對話被蔣介石獲悉,當日即在日記中寫下了「李宗仁自動競選副總統而要求胡適競選大總統,其用心可知,但余反因此而自慰,以為無上之佳音。只要能有人願負責接替重任,余必全力協助其成功,務使我人民與部下皆能安心服務。」雖然對李宗仁有所揣測,但蔣介石至少在日記中也表示了對胡適參選的歡迎。

面對當時的形勢,蔣介石可以說早就有了應對不利局面的心理準備和想法。早在1948年1月17日,蔣介石即在《上星期反省錄》中提出自己準備「讓賢選能」,在召開的國民大會中,主動退出,不參加競選。

不過,蔣介石雖然做好了退位的準備,但是他也給自己留了後手。在得到美國人對自己的表現十分不滿時,尤其是戰事失利,民意散漫,蔣介石個人威望已經喪失殆盡,加上司徒雷登在背後嚼舌頭,美國早就已經打算放棄蔣介石了。這從司徒雷登、杜魯門、馬歇爾等美國大佬對胡適和李宗仁的表態就已經有所眉目了。

為此,蔣介石明確表示自己棄選之後,可以當個參謀總長、願意做行政院長這些職務,甘心做一個副手,幫助繼任者。在1946年修訂的《中華民國憲法》中,規定民國為「內閣制」,總統一職只是個虛職,並無實權。而行政院長和參謀總長卻是掌握軍隊的實權職位。所以,蔣介石這一招可以說是學曹操「不慕虛名,而儲實貨也」的務實做法,以退為進,不失巧妙。

根據羅家倫日記記載,國民會議召開時,蔣介石當眾宣布不參加競選,主張讓位給社會賢達,但是有一定的條件要求,具體來說是五條:(1)非國民黨員;(2)忠於憲法、忠於憲政;(3)有民主風度;(4)有國家民族思想,勇於為國奮鬥;(5)對中國文化歷史有深刻認識。此時,蔣介石已經意屬胡適了,根據此前的溝通,胡適也已經答應參選總統競選。而根據居正先生的記載,蔣介石也是準備讓位給胡適的。

不過,正如蔣介石最終「黃袍再加身」還是成真了。在被迫做了總統後,根據羅家倫日記記載,原因是當時有人提出,如果蔣介石不參加總統競選,那麼,其他人如李宗仁等都會加入提升競選等級,比如李宗仁本來只準備參加副總統競選,如果蔣介石不參加,那麼李宗仁就會更進一步參加總統競選,很顯然,對於蔣介石來講,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一方面是「盛情難卻」,一方面是李宗仁「虎視眈眈」,蔣介石最終才再次不情願的擔任總統一職。

為此,蔣介石還專門給胡適道歉,稱自己對不起胡適先生。

蔣介石之所以讓位,背後是有原因的。自從憲法修訂後,蔣介石再做總統已經沒什麼意義,因為總統是虛職,所以蔣介石有意讓胡適這個文壇清流去做總統,撐著門面,而自己則在憲法規定內掌握著實權,繼續自己的發揮。蔣介石這樣的苦心,不過他的老部下們卻不理解,這無疑將蔣介石推向憲法的枷鎖中。

當大家要求蔣介石繼續掌權時,蔣介石曾經憤怒的說:像你們這樣鬧下去,政府命運不足兩年。蔣介石此話一語成讖,不到兩年間,國民政府即已敗逃台灣。可見,蔣介石當年對於政府內部的形式時非常了解的,他自己退居二線,推舉胡適上台,未嘗不是一種將國民黨內部的沉痾」打翻重塑「的期望,然而,他沒有成功。

在當上總統的同時,蔣介石主導會議通過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處分權力,可以說,蔣介石又成功的掙脫了憲法的束縛。也正因如此,這次總統競選的爭端也被後人時常詬病,稱其為蔣介石自己的表演,是巧妙的政治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浪 的精彩文章:

兩次鴉片戰爭中,為何德國和義大利沒來?不是不來,是來不了
「吊打」墨西哥,美國要了墨西哥半條命,根本原因是什麼?

TAG:千古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