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MD50歲重返巔峰,50年里這些CPU也不應忘記

AMD50歲重返巔峰,50年里這些CPU也不應忘記

暑期活動火熱進行中,詳情請點擊下方鏈接

AMD從成立至今無疑有著許多神奇的經歷,比如其創始人一開始只能艱難地籌集到5000美元創業,到如今AMD成為一家年營業額達到65億美元的公司,這位創始人創始人傑里.桑德斯也賦予了AMD永不放棄,永不投降的精神。曾有過無比輝煌的歷史,也有很多次跌落到低估,甚至一度經歷多年的虧損。但是每一次失敗後,AMD又能用全新的出色產品重新站起來,這也是為什麼AMD一直有一群著支持它的狂熱粉絲。

今年是AMD崛起的一年,使用了全新的ZEN2架構加上7nm工藝,工藝架構雙升級的新銳龍以極低的功耗,強悍的性能讓AMD處理器重返家用CPU的巔峰,而今年又正好是AMD成立50周年,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就帶你回顧下AMD的過去,看看AMD這些年來推出過的那些十分經典,代表著AMD精神的產品。

1.絕對的性能王者:速龍FX-62

速龍FX曾經是AMD最頂級的品牌

是的,這就是那個AMD最輝煌時代的象徵,曾經賣出過萬元價格的AMD K8旗艦---速龍FX-62。從規格上看,FX62採用90納米製造工藝,125W的TDP,64位K8架構,雙核心 2.8G的頻率,高達2MB的二級緩存。在規格上無愧當時旗艦的身份。那麼它的性能究竟在當時怎麼樣呢?小編在此引入了幾張外媒PC Perspective的測試圖片。

從上面的測試我們就可以看出FX-62無疑是當時的CPU王者,單核多核都是當時CPU的最高水平。而且,性能強大的同時FX62的功耗卻依然控制的比較好(如今已是大火爐-滑稽)。但實際上上面的測試只展現了FX-62性能的冰山一角。在當時,速龍系列基本上是全方位領先英特爾的奔騰D,奔騰4系列處理器。FX-62的遊戲性能,能耗比也是大幅領先英特爾的旗艦處理器。但是,由於FX-62高達1031美元的定價,使得這款CPU有著巨大的爭議,至今依然有人認為當時的AMD不良心,不厚道,甚至覺得AMD每當一翻身CPU就會賣出天價。

但其實際上那個時候AMD只是旗艦發燒級處理器定價比較高,這也無可厚非,沒有對手的型號都擁有更大的議價權,比如現在的2080 Ti。但在還有競爭的中高端到低端領域,AMD CPU的價格並不比同性能的英特爾處理器貴,甚至還便宜一些。

經典理由:AMD巔峰時期的絕對CPU性能王者,代表著AMD頂級的技術實力和追求極致的精神。無數A飯們都對它垂涎過,但霸道的1000美金價格使人可望不可即,無論如何,速龍FX-62都是AMD史上一個不可抹去的輝煌。

2.掀起開核狂潮:速龍 X2 5000 /速龍II X4 640

AMD一向喜歡搞一些「騷操作」,還記得當年的鉛筆大法嗎?在當時,雷鳥和毒龍系列都鎖定了倍頻,但當時的玩家卻用鉛筆連接CPU附近的L1緩存金橋,即可將倍頻解鎖達到超頻的目的,性能瞬間得到了釋放。

再後來,就是開核大法了。開核就是開啟在生產四核與六核的CPU過程中屏蔽掉的核心和其它規格。早期的一代羿龍實際上就已經出現過能夠開核的CPU,但是真正掀起開核狂潮的還是二代的速龍和羿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速龍 X2 5000和四核的速龍640。特別是速龍5000,這顆CPU在當時價格十分低廉,而且配套的能夠支持開核的型號也比較豐富。在開核後,所有規格都得到了解放,速龍5000搖身一變成為四核的羿龍FX5000,擁有完整的四核心 6MB三級緩存。而且絕大多數U開核後還能夠超頻到2.75G的基本盤,運氣好買到體質比較好的甚至能超到3.3G的頻率高度。小編當時也入手了這麼一套,而且更令人驚喜的是,這顆CPU即使在開核後溫度也十分的低。當時小編僅用了一個三十多塊帶雙熱管的風扇就能輕鬆的壓住開核加超頻後的FX5000。因此,在當時你只需要極低的成本,通過一些操作,就能將你的電腦性能提升幾個檔次。而另外一顆CPU 速龍四核640更是通過開核後能變成六核的羿龍1405T,輕鬆達到千元級處理器的性能。總之,這兩顆U在當時市場上是極受玩家歡迎的。

雙核5000開核後成為羿龍FX5000

經典理由:雖然AMD在這時高端CPU性能上已經遠遠不及英特爾的酷睿i7系列,但是在中端和中低端市場上依然大有作為。特別是大量支持開核的速龍雙核5000 速龍四核640 湧入市場,掀起了開核的狂潮,不僅降低了玩家的購機成本,而且還大大提高了DIY的可玩性。在當時,相信很多diyer玩開核和超頻玩的不亦樂乎(小編也是)。這就是這兩款U的成功,經典之處。

3.經典中的經典:羿龍II X4 955(黑盒版)

AMD在K8時代經歷過一次巔峰,但隨後便被英特爾全新架構的酷睿系列打敗。K8瞬間變得黯然失色,只能依靠性價比維持市場。但時間長了,即使打價格戰份額還是在不斷下降。在K8用了四年後,最終迎來了K10架構,並帶來許多創新性的功能:完全原生的四核、三級緩存、HT3.0匯流排、AMD-V虛擬化技術。但很可惜,第一代羿龍和速龍處理器在性能上並未達到預期,而且還是大火爐,功耗發熱量十分的大,甚至在上市初期還出現了重大BUG。而真正讓AMD重返市場的是基於K10.5架構的第二代羿龍、速龍系列處理器

羿龍II X4 955作為當時的旗艦U,在採用了改進的架構和45nm工藝後大大降低了功耗和發熱量,超頻性能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在當時955的價格相比競爭對手的i5系列要低不少,在超頻後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超過i5 750 760系列,甚至可以戰二代的酷睿i5 2300。而且搭配的主板也十分的便宜,可玩性特別的高。當時一款955黑盒版處理器搭配一款HD4850 HD5770顯卡,870主板簡直是DIY玩家的遊戲標配。2009年上市的955,即便在3年甚至5年後也性能依然不落伍,而且後面AMD的推土機處理器在性能上開了倒車,新出四核FX4100性能不及955,甚至六核的FX6100性能差距和955都不大。更進一步增加了955的購買價值,畢竟這時955的價格又低了不少。時至今日,羿龍955的市場保有量也依然比較高。所以稱為神U一點也不為過。

955黑盒版

經典理由:高性價比,黑盒版超頻性能強,可玩性十分的高。後來由於推土機性能開倒車,再加上955本身性能不落伍,再搭配一款中等顯卡後,依然有不錯的遊戲性能。因此這款U可以一直從09年戰到13年,時間跨度非常長,一直沒有被市場淘汰。在往後的幾年中市場保有量依然比較高,因此被大多數玩家稱為一代神U,口碑極高。要知道被稱為神U的型號並不多,羿龍II X4 955黑盒版是經典中的經典無可爭議。

4.平民級六核:羿龍II X6 1055T

2009年四核基本成為主流,AMD也意識到更多的核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於是在羿龍II X4上市一年後便發布了六核心的羿龍II 1000T系列。相比羿龍四核,六核羿龍擁有完整的原生六核,並首次在AMD平台加入Tubro core技術,能夠更好的發揮多線程在不同環境中的作用。可喜可賀的是,此時AMD也終於有能夠抗衡酷睿I7的系列了,旗艦1090T基本能和i7 930打個有來有回。而1000T系列最受歡迎的還屬羿龍II X6 1055,相比起酷睿i5系列來說,1055T擁有更多的核心,在多線程軟體上優勢明顯,而且千元級的售價也更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相比頭上幾位125W的大哥,1055T還有95W TDP可供選擇,這對於那些追求低功耗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所以1055T獲得平民級六核的稱號不是白給的。並且在推土機發布後,由於六核的FX面對羿龍六核幾乎沒有任何優勢,這顆1055T甚至還經歷了一波逆勢漲價。你就知道這顆U有多受歡迎了。小編猜測現在依然還有不少人在用1055T吧。(滑稽)

經典的羿龍品牌

經典理由:羿龍這個品牌是AMD歷史上的一個閃光點,它幫助AMD挽回了不少失去的份額,也讓AMD有能力再度去衝擊高端市場。其次是,高性價比以及不鎖倍頻的高度可玩特性給無數DIY玩家增添了不少的樂趣。羿龍1055T也是這個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它無疑是AMD在普及六核道路上的一名功將,親民的價格和不俗的性能讓1055T受到市場的巨大歡迎。可惜的是隨著後來一系列的推土機,打樁機CPU的發布,羿龍品牌也漸漸淡出了市場。如今,我們也只能通過回憶來感受這個品牌給予那個時代的DIY樂趣了。

小結:以上羅列的產品都十分經典,這些年走過來的DIY玩家一個也很熟悉,當然可能各位看官也發現還有不少其他經典產品並不在榜上,其實這只是AMD經典CPU的前半部分,限於篇幅原因,前半部分就到這裡了,接下來我們就將時間軸撥回2010年之後,大家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奧Tech 的精彩文章:

榮耀MagicBook Pro曝光:屏幕增至16寸
一顆神秘的酷睿i5突然現身!秒殺銳龍5

TAG:博奧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