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新的便利店之王誕生!成立兩年估值百億,它被譽為中國版的711

新的便利店之王誕生!成立兩年估值百億,它被譽為中國版的711

近些年,可以看到即使受到電商衝擊,實體零售遭遇困境,便利店銷售額增速也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市場規模超過了兩千億元。眾所周知,擁有711、羅森、全家三大品牌的日本,是全世界便利店行業最為發達的地方。90年代初把模式傳入國內後,更是成為便利店業態的啟蒙者。不過風水輪流轉,隨著新零售風口的來臨,國內本土品牌正在實現彎道超車。這其中的代表,當屬便利蜂。

資料顯示:兩年多以前,便利蜂第一家門店誕生,到如今這數量已近超過了700家。它已不是人們常規所理解的傳統便利店,而更像本地生活服務入口,先後投放了共享單車、鋪設無人貨架、上線外賣服務、線上超市服務、列印服務等等,外界給出了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左右的估值。

時間倒回到四年前,去哪兒網與攜程合併。作為去哪兒網的創始人之一,庄辰超選擇了隱退,並卸任CEO一職。此後,兜里揣著十億美金、早已實現財務自由的他,創立了斑馬資本,還開啟便利店生意。當時,便利蜂在中關村五店齊開引起熱議,這算是庄辰超個人生涯中的第四次創業,他不認為自己在做純粹的零售。

作為北大畢業的數學天才,庄辰超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要做一個演算法和大數據驅動的便利店系統,快速給門店的選品、貨價陳列等提出指導意見。並突破固有的購物體驗,以用戶為中心,圍繞每個個體進行專屬服務。在他眼裡,自己並不是在做傳統意義上的零售業。便利店巨頭711,在70年代計算機還非常不普及的時候,就開始積累自身的數據化決策的能力。而便利蜂從誕生起,就是用數據思維在搭建整個生態。

隨著原711便利店高管加入團隊,更是讓便利蜂在業界聲名遠揚。所帶來的豐富運營經驗,讓這家企業有了日系便利店的影子,甚至被媒體譽為「中國版的711」。除此之外他們還投了711鮮食合作工廠呀咪呀咪,從供應鏈源頭開始掌握主動權。從早餐套餐、熱食餐點,到特色小吃、現磨咖啡,他們在自有商品的研究上不斷發力。並打出「數據驅動美食」的口號,努力向「千店千面」轉化。團隊認為傳統的便利店,正逐漸失去吸引力,只有精準把握不斷變化的新需求,才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近兩年,便利蜂還試水了智能貨櫃、共享單車、共享雨傘以及共享充電寶,上線了自營外賣服務、超市等業務,並開始布局生鮮電商。通過拓展各種與新零售相關的新興業務,來進一步挖掘門店和用戶資源價值。預計到2019年底便利蜂全國門店數就將超過千家。

有行業人士分析指出:零售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供應鏈、技術體系、顧客關係以及企業的組織管理。新零售背景下的便利店商業模式,應該通過技術手段和數據為小商圈的用戶,找到符合他們真正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形成競爭力和差異化,然後再通過發掘消費者的各類多元化需求, 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先說 的精彩文章:

海底撈為什麼能成功?招的第一位女服務員,她身價已超過了董明珠
中國白手起家女首富:一次離婚損失數百億,直接送前夫上了富豪榜

TAG:柳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