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外科苑】專欄,逢周六推送!本欄文章由該院外科專家名醫親自撰文或指導寫作,內容涉及眾多外科常見病的科普講解與防治建議,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醫學指導:二外科趙先明主任醫師

文/楊海淦、鄧婉瑩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俯卧撐是家戶喻曉的健身運動,主要鍛煉上肢、胸部及腹部等肌群,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使體形均勻挺拔。國外研究發現俯卧撐運動能改善血管彈性,增強機體血流運動,延緩衰老。

近年來,隨著健身運動的流行,俯卧撐成為眾多健身愛好者的必練項目,男女老少皆宜。

然而俯卧撐是否百無禁忌?

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餐後更不適宜做俯卧撐,否則可能出現腸扭轉,甚至腸壞死等嚴重後果,追悔莫及!

下面介紹近期我們胃腸外科的一例典型案例

葉某某,男,63歲,因「突發上腹部絞痛7小時」由急診收入我院胃腸外科,緣患者早餐後行俯卧撐運動後,突發上腹部絞痛,呈持續性,伴腹脹、頭暈、大汗淋漓,遂呼叫120至我院急診科,急診予查全腹CT示:右中腹部節段性輕度積液擴張並腸系膜水腫,腸炎和腸梗阻(內疝?)等鑒別。予胃腸減壓、抗感染、護胃等對症處理後,患者腹痛腹脹較前加重,告知患者相關風險,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後予送手術室行剖腹探查術,術中探查發現距離回盲部約30cm的小腸呈360°扭轉,腸管明顯充血水腫,近端腸管明顯擴張,予腸管複位後觀察腸管血運仍可,腸蠕動尚可,術程順利,術後安返病房。術後予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等對症處理後,患者康復出院。

以上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那麼飯後俯卧撐為何會引起腸扭轉呢?小腸長約5-7米,因人而異。

飯後的小腸內有食糜,腸管擴張,蠕動增加,此時若進行俯卧撐,由於重力的因素,原本充血、蠕動的腸子就有可能在腹腔中隨著劇烈活動纏繞在一起,促使腸扭轉的發生,不易自行複位。輕則可見腹痛、腹脹,重則可見腸缺血壞死,需及時行腸管切除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故飽餐後不建議進行劇烈活動,尤其是身體前傾、旋轉過多的活動。

胃腸外科專家建議飯後半小時以內,應以休息為主,可適當的散步、慢走。若要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建議飯後2小時再進行,以免影響營養吸收、損傷胃腸道,引起胃腸道疾病。運動分時段,善待胃腸道。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專家簡介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趙先明

外科教授

趙先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外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三十五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外科急腹症、各種結石症以及泌尿男性外科疾病,特別是對胃腸道、甲狀腺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在省級以上各類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各級教學科研課題20餘項,參編學術著作及教材10餘部。

出診安排:2號樓5樓外科門診,周二下午第2診室,周日下午第1診室,周五上午第5診室。

溫馨提醒:

請關注下方「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或「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公眾號。關注後進入頁面菜單欄「就診助手」或「門診服務」,搜索「醫生姓名」即可挂號。

覺得不錯,請點好看↓↓↓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外科苑」餐後俯卧撐,你我需謹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提個醒」孩子要長高,更應注意骨齡發育
「食療葯膳」用綠豆、蓮藕、老鴿等搭配煲出的鮮美靚湯,能健脾益腎、養血補心、清熱解毒、祛濕解暑,適宜炎夏酷暑一般人群服食!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